调休,不止不休

文/开膛手贝塔

1

《不止不休》这部电影, 本来是讲记者的,但我觉着这个名字很好,可以很形象地形容现在的调休制度——加班不停止,假期不休息。

最近的这个假期是五一,按照规定,放假是5月1号到5号,一共五天,看上去很美。

但其实都是拼出来的,其实是前后两个周末都要上班,就是放了一天假。

就是这一天假,需要我们耗费前后两周连上七天的精力。

这就是咱们很多时候一以贯之的逻辑——看起来你获得了,实际上你付出了。

2

不过就是个朝三暮四的游戏,但抵不住,它真的有用。

比如新华社记者就做过调查,他们采访了一个旅游局的调研员,结果是——

“对于一般的景区来说,清明节等小长假,游客量比双休日高3至4倍,春节、国庆长假,游客量是小长假的5倍以上。”

把假期攒起来一起放,人就多了,消费就旺了,对经济的拉动立竿见影。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个十分惊人而又非常普通的发现。

就像货币里的乘数效应一样,假期就像是一个幌子,重要的是,它可以通过叠加周末这个buff,创造多少消费数据。

3

最近一个热搜,很多人点赞。

图片

但实际上,这样的企业太少了,更多的企业都巴不得你不休息。

我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普遍采取“低基本工资和高加班工资”的薪酬组合,职工只有通过不断加班才能获得更高收入。

在《资本论》里,这个叫无偿占有劳动者剩余价值,是被马克思唾弃的行为。

而且现在这种情况,也向着更多的领域扩大。现在带薪休假能落实,估计也只有一些大国企,大事业,大焦点。

早在2014年,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状况调查报告》就显示,带薪年休假普及率低,全国只惠及大约50%的职工。这意味着有一半在岗职工难以休假。

过了这几年,您猜怎么着?

现在的带薪年休假普及率的数据,干脆找不到了。

4

其实,我国法定节假日还是有11天,与世界平均水平接近。

只是我们不会认为,休假是人的正当权利,这种权利应该是人来自己安排自己的闲暇时光。

于是,他们帮你安排了。安排你先把班在一定时间里上够,然后去享受自己的法定假期。

这个假期,你要敢出去,那就是人从众,就是飞涨的酒店和机票,就是景区里喊着后悔,但不出去又不心甘。

你要是在家里,你也会觉得辜负了大好春光,如果这几天自己安排,明明可以错峰,但现在哪里都是人,并且,你除了在家里待着,根本就没有办法规避。

5

这就成了一个系统性问题。而且无解。

一方面,是带薪休假没有落实,甚至有些企业一周只休一天。

另一方面,则是所有人熬了两周,就为了这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小长假,

最后是也没歇着,也没乐着,只是稀里糊涂又加了几天班,或者比加班更憋屈,更累。

拼经济的时代,什么都是拼,连长假都是东拼西凑的。

所以,又回到那个问题,什么时候可以取消调休呢?

呼吁是没有用的,因为无论怎样,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基数下,总是有人前赴后继,只要这个方式还能够带来足够的数据,它就不会停止。

还是有一个办法的,就是大家都累了,不为所动;

或者就是等,就是拼,拼出一个更有钱的未来,到那个时候,生产极大丰富,休假也就不再是一种奢侈,当人们有足够假期并且能够有对自己假期支配权的时候,调休也就不存在了。

你看看,是不是比调休还难,还美?

你看看,一到了小长假那么多票已经预订一空,就知道,这个办法还奏效,大家还是想出去玩的。

只有真到小长假人们不再蜂拥外出了,那拼假期也就没有必要了,调休才会取消。

反正现在的情况是——

你要么是生产者,要么是消费者,但你一定要在假期做贡献。

调休,就是为了让你不止不休。

调休,不止不休

左岸记:要是可以,大家还是要多消费,你的消费支撑着别人的收入,他们有了收入也更可能购买你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只是我们更希望大家获得的消费体验是美好的,而不是只有一个“累”字了得,所以好好优化你的假期吧,不要负了调休的“良口用心”。

调休,不止不休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35625244@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如果您有优秀的作品,汉江南岸会帮您宣传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