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搜索劳神的结果,共34条记录

情满龙缸

一 从小生活在喀斯特地貌的武陵山,我对岩溶之类的地质景观并不那么感兴趣。可是当我几次游览了龙缸国家级地质公园,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如此奇妙的地质景观。 远远望去,…

古镇风情

一 说起来还有点不好意思,我第一次进古镇,完全是受了一串油炸圈圈粑的诱惑。 记得6岁那年,父亲在古镇上的一位好友来我家砍伐木料整修房屋。他打开包袱,拿出一串油亮金黄的圈圈粑分给…

磁洞沟里那些事

一 在鄂渝边界莽莽群山中,有一道幽深狭长的山谷名叫磁洞沟。磁洞沟因瓷而得名,由于古人常将磁瓷二字混用,磁洞沟这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说起磁洞沟得名,早已是祖宗八代的事儿了。可是在…

村里那根白杨树

一 不久前,外侄给我传了几幅照片,我才知道村里那根大白杨古树已经轰然倒下,寿终“圆寂”了。 世间万物有生必有死,这是不可改变的自然规律。村里那根白杨古树的逝去,却让我久久沉浸在…

从麻柳湾到麻柳岸

一 我这一生似乎与麻柳有着不解之缘。 老家小溪边的麻柳,陪伴我度过了一段快乐无忧的童年岁月;县城清江岸边的麻柳,陪伴我走过了几十年含辛茹苦的新闻从业岁月;在我经历了生命的起死回…

插秧季节那些事

一 在布谷鸟声声啼鸣的季节,生产队明天就要开秧门了。 “芒种忙忙栽,夏至谷怀胎。”插秧是农耕稻作最关键的环节,是庄稼人一年丰收愿景的开始。 天还没亮,睡梦里听到父亲催促我和二弟…

龙渠古镇传奇

一、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天下流水皆向东,唯有郁江向西流。郁江发源于利川佛宝山,从东往西流170公里,在重庆彭水县郁山镇汇入乌江。郁江是罕见的倒流河,自古号称“倒流三千八百里”。…

一座桥对一座城的百年守望

一 我家门外有一条河,河上有座古代石拱桥。 晴天夜晚,我常在古桥上凭栏伫立。一轮明月挂在空中,洒下一片皎洁的亮光,脚下宽阔的江面泛起涟漪,古桥的倒映在水面上摇曳,荡漾着三座圆圆…

石板岭之路

一 同事去石板岭林场有事,邀我重游利川东大门石板岭。 石板岭古称石板顶,岭上崇山峻岭,林木葱郁,边沿悬崖峭壁,峡谷幽深。石板岭古代卡门建在海拔1738米的两山对峙之间,是川鄂古盐道…

老家的晒谷场

一 我们生产队的晒谷场在一座猫鼻梁山头的半坡上,远看就像一把老长的弯刀架在山腰。 “天河搭屋梁,家家把新尝”。每到天上银河星光灿烂,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的“七夕节”,也正是稻谷、…

乡村腊月吃“刨汤”

到了寒冬腊月,正是乡村人家围着火炉述说家长里短的闲散季节,也是外出打工的亲人回家过年团聚的时侯。于是家家户户就要杀年猪请客吃“刨汤”。乡村的腊月也就有了过年的气息,刨汤刚散…

中秋月下桥

一 庚子年在武汉过中秋,正逢国庆中秋双节同天。下午,儿子提议到武汉长江大桥去看夜景,这正合我意。 退休之前出差武汉,我去武汉长江大桥拍过照片。我还拍摄抄录了两座建桥纪念碑的碑文…

想起人鸟争食火棘果的岁月

一 初冬正是火棘果成熟的季节,我回到了老家乡下。 这是一个边远偏僻的山湾,近年来有一半以上的农户到城镇安家落户去了。在远山近岭茂密的竹树遮掩下,不时露出几栋青砖瓦房或水泥平顶楼…

沧桑的盐道古镇

“川盐济楚”,在千里川盐古道上催生了大大小小的集镇,这些商贾云集的盐道古镇,一度成为当地经济文化政治中心。 现如今,利川境内的纳水溪、老屋基、理智坳等盐道古镇的原始风貌尚存,…

捉鬼招婿

夜半时分,风雨大作,院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秦老汉提着灯笼警惕地打开了院门。“老人家,我是山那边的涂石匠,我们师徒赶夜路回家,正遇上大雨,请老人家行个方便!” 秦老汉看到二人肩…

远去的盐道歌谣

“桑木扁担两头弯,上挑漆棉下挑盐。才从四川打回转,又要启程下湖南。”流传在川盐古道上风情浓郁的盐夫歌谣,像火一样燃烧在盐夫们的血液中。采访一些挑过盐的垂暮老人,他们唱起当年…

神奇的盐道景观

川盐古道就像一条纽带,一线串珠似地连接起沿线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我寻访的虽然只是千里川盐古道上的一小段,沿线那些富有传奇色彩的景观却让我收获了一路的精彩和惊讶。 一 川盐…

喊山的秋夜

一 寨子坡顶上的晚霞慢慢变成了铁灰色,秋风送来了一阵阵凉意。在老屋宽敞的院坝里,一串串土叶子烟经过一天的晾晒,满院子弥散着浓浓的土烟焦油味。 父亲一边忙着收拾打捆他的土叶子烟,…

古城开封记

一 鄂西南边陲利川古城,始建于清乾隆元年。 绕城而过的清江就像一张弓,一字排开的古城就像一根弦,这就是利川城的历史轮廓。 现存的古城主体就是西门至东门1.5公里长的解放路和一条岔街…

母亲的千层底布鞋

一 “呼啦——呼啦——”,母亲深更半夜坐在煤油灯下纳鞋底、上鞋帮的声音,在我的记忆中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几十年来不时在梦里浮现。 记得我小时候,乡下人一年四季都是自己做千层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