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乖”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那些“乖”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那些“乖”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那些“乖”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出乎意料,作为一个传说中那个“隔壁邻居家的孩子”,小A在我面前哭得很伤心,越过她的优秀,我看到了更多的是孤单和哀伤。

  知乎上一个邀请提问,再次让我感到诧异: 懂事的“乖”孩子容易自责、自残、自杀吗?心理学上是什么原因?

  原来他们过得并不轻松,甚至有些心酸。

  一段时间内,我开始关注一群人。他们被贴上“懂事”,“乖”,“邻居家的孩子”之类的标签。“榜样”,“优秀”,“成熟”经常用于形容他们,成功对于他们而言非常轻松。同时也成为我们追逐和厌烦的对象。

  三五知己酒足饭饱,闲聊到孩子教育。一些有意思的规律让大家都提起兴致。比如:“乖”孩子最可能出现在中间的子女身上(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当然这与性别,子女个数都有关系,不可一言以蔽之)。再例如,父母对于“乖”孩子,反而关注较少,更多被“熊”孩子吸引注意力。

  “乖”孩子除了听话以外,性格都相对沉敛,少言寡语,更为安静。这些规律让我意识到在他们身上似乎缺了点什么,但又无法用两三句言语说清楚。

  那些“乖”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乖孩子”日常

  仔细去观察,可以发现“乖孩子”是很有特点的。

  1)被动

  不会去主动要东西,不会主动去表达。

  2)自我牺牲

  更多克扣自己去满足家庭,满足父母,满足周围的人。

  3)郁闷,憋

  每一个人都是有需求,都想被满足。当这种应当满足变成无法满足,不会表达的他们,往往是憋着。久而久之会处于强烈矛盾中。

  4)强烈自责

  任何情绪都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当这股能量无法对他人表达时(例如,愤怒,厌恶),自己便会成为情绪的受害者(自责,自罪)。

  5)对“不好”的恐惧

  对他们而言,“不好”等于灭顶之灾,因为他们常常认为只有变得“好”,才会被人爱,被人接近;反之,则会随时担心被抛弃,陷入战战兢兢的状态。

  6)退缩、敏感

  无法向外表达,通常会退回到内心,同时也回避了外面的“兵荒马乱”,但长期来看对人际影响很大。

  7)讨好,没有边界(过度被侵入)

  作为牺牲自己完成他人的“好人”,他们时常会通过行为去示好,但“老好人”经常会被他人麻烦,甚至欺负,憋屈在所难免。

  8)孤独,不被理解

  被动,不愿意表达的他们,内心世界的感受是不被外人所知,“不懂我”,“不能被懂”往往会对人际失望。

  9)对拒绝的过敏

  某种程度上,他人的拒绝对“乖孩子”而言,也是一种心理上的抛弃。

  10)情感冷漠

  一个人怎样感受他人取决于他怎样被感受。

  那些“乖”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图/Pinterest

  那些“乖”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为什么要“乖”?

  孩子变得乖巧,我想是很多父母的愿望。带过孩子的都清楚让孩子安静下来有多难,他们天生就是新世界的探险家。

  对于孩子过分的乖巧你会感到奇怪吗? 天性使然的他们,如果变得安静,超懂事,甚至内向,沉闷(并不是所有的“乖”都会让人感到违和,这与孩子本身的年龄,认识,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我们看到一个幼童表现出过于成熟的地方,这便是让我们感到违和的地方),你会不会想要问问为什么?

  对于一部分孩子而言, 他们的乖,乖得很被动。

  当然造成“乖孩子”的情况很多,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进行过罗列(例如经济,疾病,父母婚姻状况等)。

  无论何种原因, 早年缺乏有情感的养育,父母对于孩子情感上不照顾,冷漠,贬低都会使得孩子内心被爱的需要无法满足。 虽然也许现实层面上父母依旧还在,但情感上而言,父母已经 “越走越远”

  而对于孩子而言,父母是他们唯一的依靠。

  但是,一部分父母对待孩子是冷漠的没有情绪的,并不能理解孩子的感受,使得孩子在获得信任感,自主感,安全感方面出现问题。

  无法得到情感满足的孩子愤怒着, 但这种愤怒不足以抵消掉他们对于父母的依赖,渴望,对于父母浓烈的爱。

  对于一个爱父母,希望父母给予爱的孩子而言,这种愤怒是不被允许的, 因为他们害怕如果自己表现出对父母的愤怒、攻击,真的会赶走父母,或是被父母所抛弃。

  处于矛盾中央弱小的他们更倾向于自责,寻找自己的问题,“是不是我没做好,爸爸妈妈不喜欢我”,“这都是我的错”。 他们会将父母的缺失,情感上的冷漠归咎到自己身上。

  当然在这行为背后藏着一个美丽的愿望,一个童话: 如果我足够好,足够优秀,爸爸妈妈就会回来,会爱我,不会离开我。

  所以我们会看到他们战战兢兢的维持“好”的状态,却无法将真实的情绪和愿望进行表达。

  用一种满足他人,类似于讨好的方式,去换得他人的情感投入,肯定和爱。同时他们害怕有一天被发现,发现“好”的状态下,不那么“好”的状态(这部分更为真实)。于是,这种“好”与“不好”反复的折磨着一些人。

  那些“乖”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图/Pinterest

  那些“乖”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乖孩子”修炼手册

  1)表达的力量

  单单从行为而言,“乖孩子”的一切似乎都来至于, 不会说,不敢说,不会要。

  他人对于自己的评价,特别是指责,他们更愿意去相信。这个时候往往认为自己是糟糕的,不可能改变,陷入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同时对于不能直截表达,感到自责,更加加深了对这种无力的感受。

  其实 表达能够给人带来一种力量 。当我们主动的去发声(特别是表达质疑,反抗),这本身代表着一种权利,同时也是在捍卫个人“领土”,它会让你感到有力。

  主动表达需求(要),能够让他人知道你的需求,从而更容易从他人处获得满足,能够增加掌控感。直接表达情绪, 能够让一个人直接的释放情绪所带来的压力 。积极情绪的分享能够让彼此走得更近,

  而消极情绪的分享,能够第一时间获得他人的理解,安慰,共情,能够及时获得周围人的帮助。

  去表达爱吧,让你爱的人知道,你有多稀罕ta,我们不需要默默的奉献,讨好,用一种无声的方式去爱他们。说出来吧,让他们知道自己有多爱他们。

  2)稳定的自我

  另一方面在行为之下(不会表达),“乖孩子”时刻纠结着对自己的定位:好孩子or坏孩子。他们一直在维持着看起来好的那一面,而尽量避免不那么积极的一面。

  这是一个很心累的过程,同时也存在风险,因为任何人都不能保证不会出现意外。

  如果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认识/定位取决于随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 那么很可能对自己的评价是不稳定的,很可能随着事件的结果在“好”、“坏”两端摇摆。

  形成对自我稳定的认识对每个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我经常会告诉学生,一个人对自己的肯定是: 即便一件事情搞砸了,也不会影响他对于自己整体的评价 (“虽然这件事我没做好,我依然不错”)。

  但往往我们看到的是,一部分人会不断的因为周围的情况,反复的否定自己,他们的世界就像是设计图纸,不允许一厘米的偏差。

  “乖孩子”别那么自责,其实你很好。 再他人爱我之前,我们能先爱自己吗?

  那些“乖”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图/Pinterest

  3)稳定的关系

  稳定的关系对孩子而言是温暖的温床。但种种原因“乖孩子”并没有享受到这样的待遇,他们在关系中体验到更多的是不稳定,时刻担心是否会被养育者抛弃。早期关系对于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不稳定的关系就像是梦魇或是一种诅咒。想让梦魇消散,诅咒打破,

  稳定的关系必不可少。当“乖孩子”被一段稳定的关系养育(特别是亲密关系),内心的充实,关系的稳定会让他们获得安全,不再担心对方会一去不复回。所以即使成年,每个人都可能在关系中获得再一次被养育的机会。 或许你不相信,但总有人在等着你。

  4)淡定的分离

  “乖孩子”对于分离过敏与于害怕抛弃有关。 他们不敢表达,讨好,自责似乎都与其有着巨大的联系。稳定的关系对于他们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除了肯定自己的存在,形成稳定的对自己认识以外,在一段稳定的关系中养育与自我养育, “乖孩子”还得学会面对分离。 分离可以是时间上的,可以是空间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它可以是一段时间的,也可以是短暂的离开。

  当“乖孩子”不再将分离与自身评价联系在一起的时候(“爸爸妈妈不在/离开我,是因为我不好”),不再将离开视为永远,而是期待离开后的回归,那时他心中便能获得足够多的安全。 你在或是不在,关系就在那里,不舍不离。

  那些“乖”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图/Pinterest

  那些“乖”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家长”指南

  1)蛇和毛绒熊,补充能量

  家人讲过一个真事。某一年家里闯进一条蛇,非常恐慌,完全无法接近,家人不确定是否是毒蛇也不敢靠近。后来,蛇缠在毛绒熊上变得安静。再后来就成了家里的宠物。

  有时候孩子也许就像是慌张的小动物,而作为父母,应该像是毛绒熊柔软而温暖。作为孩子最早接触的“他人”,父母在孩子心中存多少温暖,直接决定的以后ta有多结实,多自信。当他们还脆弱时,感到无力时,父母的存在就是一种稳定的依靠,所表现出的接纳,包容,会像是一种能量灌注到孩子身上,让孩子一点点强壮。

  孩子的长大伴随着父母与孩子的分离,怎样让孩子安全平静的分离,而不是将分离看作是被父母所抛弃,这是一门学问。父母得认识并接受,某一天小鸟会一点点离巢,接纳子女离开后的失落。另一方面,做好当“充电宝”的准备。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这么一个时期,他们开始要求自己走路,奔跑,希望离开父母的保护,像小大人。同时他们又会是不是得回到母亲怀抱里“充电”,享受父母的温暖。当孩子经历挫败时,想要回归时,甚至退回到幼儿时,父母应随时拥抱着他们回归,像是避风港,又像是充电宝。

  那些“乖”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图/Pinterest

  2)“好”与“不好”最早来源于父母

  孩子有好坏的概念吗?一个孩子扔着碗筷,噼噼啪啪的声音会让他们开心。但随着他们长大,被告知不能这样做,当他们不小心将碗筷打碎,他们会担心批评,会感到内疚甚至羞耻。

  对于打破碗筷这件事而言,并没有好坏,甚至对于幼儿而言,是一件好事;能够让自己开心快乐。

  但随着孩子被“管”之后,他们开始因为规条而感到自责。很多过分自责的人,他们都存在很多极端的一些想法,例如,这件事没做好,我是个无能的人;或是我以后都不会有希望。

  这样的规条来自于哪儿呢?有些时候父母在担心,忧虑,甚至责备孩子的问题时,也许应该思考自己在其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俯下身子尊重与共情

  一个同行告诉我,他在养闺女的时候,往往会俯下身子。我问为什么。他很诚恳的告诉我,这样小孩子才能感到亲密,感到被尊重。

  是的,当我们俯下身子去面对孩子的时候,我们不再显得那么遥远,我们不再是孩子眼中仰望的存在。不那么高大的我们(孩子眼中),反而能够更好的倾听,了解他们情感上的需要。

  同时你也在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理解,对孩子的爱。这将有利于他们发展为一个有感受的人。

  那些“乖”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图/Pinterest

  4)鼓励表达忧伤,接纳孩子的愤怒

  一部分的父母看不得孩子的悲伤,会愤怒的指责。结果是,孩子不敢表达悲伤,因为一旦表达就会,招致父母的批评,渐渐的他们将这种情绪隐藏在心中。

  情绪也许是一种能量,那么隐藏的情绪会去哪儿呢?它不会无故消失, 最终孩子会成为这股能量的受害者。 父母通过他们的指责成功的抑制了孩子表达情绪,其结果表示,孩子不再进行表达(情绪也罢,需求也好)。

  鼓励孩子表达悲伤,父母需从自己做起;这代表着父母对于自己消极情绪的接纳。他们需要认识到,悲伤是有意义的情绪,它是此时此刻我们所需要的,这并不意味着懦弱无能。不带批评的表达哀伤,会让孩子学习到如何正确的接纳自己的情绪。

  另一方面允许孩子对自己质疑,甚至表达愤怒。“乖孩子”之所以倾向于憋着而不去表达,来源于他们对于直接表达的担心。

  在他们脑海中,直接表达意味着会让父母越来越远。作为稳定的存在,父母需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 他们是能够向自己表达质疑,愤怒;而抛弃,离开这样的担心是不会发生的。

  当孩子愿意去表达对父母的质疑,愤怒,这本身就意味着孩子的成长。

  PS:希望对“乖孩子”们和父母们有所帮助。并不希望“乖孩子”成为一个特定的标签,但也希望那些曾经的“乖孩子”们,好好的对待自己,能够去学会表达,去要,获得内心的安全。

  总是很难表达自己的情绪?

  点击原文链接,预约心理咨询师聊聊:

那些“乖”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35625244@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如果您有优秀的作品,汉江南岸会帮您宣传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