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情感 > 南柯一梦

南柯一梦

第1章 优化了管理,却断了别人财路
  本世纪初,内地某省会,益都市郊区,某家具产业园区。
  一个年轻人正从一家工厂跑出来,不要命地逃跑!
  七八个手提木棒的人,在后面追赶!
  这个年轻人穿一身西服,但衣领已被撕破,领带搭在了后肩上,头发也是满头蓬乱,好一幅狼狈相!
  追着打这个年轻人的七八个人中,有两个穿西服打领带的,其余都是穿工装的。
  追赶的人,追出厂门有一百来米了,没有追上,也就停步了。
  其中一个穿西装的人高叫道:“黄奕明,你个恶棍狗日的,给老子滚,有多远滚多远!
  “你娃娃胆敢再走到厂门边来,就要把你狗日的打成残废!”
  这个被追打的年轻人,当然是好汉不吃眼前亏,头也不回地跑了。
  被叫作“黄奕明”的这个小伙子,为什么会被追打呢?
  原来……
  黄奕明是外省人,家离益都市远着呢。
  黄奕明高中刚毕业,因家贫,根本就不可能读大学,就跑到广东深圳去打工。
  兜里没钱,只图快点儿找到工作,一开始应聘,就进了家具行业。
  黄奕明头脑灵光,也有较高文化底子。
  九十年代后期的家具行业里,高中毕业生要算高学历了呢。
  在深圳不过干了两三年,黄奕明就觉得,自己把家具厂的工厂管理、工艺流程、市场营销,全都弄懂了。
  黄奕明就想干白领的工作了,而且还想当厂长,或当销售总监,甚至想当上老板之下,全企业之上的总经理!
  但是,到了黄奕明想干白领的那个时候,深圳的家具行业已经比较成熟了,别说所有管理层职位,就是一线流程的普通技工,都已经很难再求得半个职位了。
  黄奕明就向老板自荐,但几经努力,却没有效果,甚至想跳槽都很难找到接受他的同类企业。
  但是,黄奕明从来没有放弃过想当厂长经理的努力。
  从媒体、通讯渠道和打工仔的口头渠道,黄奕明得知了内地益都市的家具行业,也颇具规模了,而且正在蓬勃发展。
  既然正在蓬勃发展,那么,就一定有用武的职位!
  黄奕明就毅然辞了职,乘火车到了益都市来求职。
  那个时候,全国的家具行业,最有名气的,就是深圳和广东各地的企业和品牌了,以致业界有“广东仿外国,内地仿广东”的潜规则。
  而深圳的名气,更居广东之首。
  自然了,内地的家具企业,就把深圳的家具企业当成了神。
  因为黄奕明是来自深圳的业界内行,到内地家具企业找工作,首站就谋到了一个厂长职位!
  然而,黄奕明哪里知道,沿海的家具企业,又特别是深圳,规模无论大小,都不同程度地在按企业制度运行。
  而内地的家具企业,大多还处于帮派林立、没有管理、作坊式小承包的初始阶段。
  就连企业老板,都不相信管理,更不相信创新设计,他们普遍认为:“造家具又不是造飞机,哪来那么多的框框调调?”
  黄奕明凭着“深圳”的光环,一到内地,就当上了“财旺家具厂”的厂长!
  这个厂,不过七八十个工人。
  黄奕明来以前,木工工段包给了一个木工主管,油漆工段包给了一个油漆主管,安装工段包给了一个安装主管。
  三个主管包干管理各自工段内的一切,包括开除和新招工人,都是主管说了算。
  就是发工资,都是老板把一个工段的全部工资,打包发给工段主管,由工段主管去给工人发放。
  在业界,这种包干管理和工资发放方式,叫“提口袋”。
  想想吧,工段主管就是小皇帝,他能不任人唯亲?能不在分配工件时难易有别?发工资时能不看人抽头?工段主管那是想不发些小财都做不到呢?
  而老板呢,只要他赚到钱了,工段主管把下面摆平了,他就能少操心,也就很满足这种提口袋的管理模式。
  黄奕明上任当了厂长后,先花了几天了解工厂现状。
  了解的结果,黄奕明认为,如此落后的管理方式,与沿海的规范式管理,简直没法比!
  甚至都不能算是管理!
  黄奕明就向老板汇报了他的看法和改进的思路。
  老板当然巴不得这个新厂长给他理顺了,最好是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就说:“黄厂长,就按你说的,大胆去做吧。
  “不过有话在先,你可不能给我搞乱套了哟!”
  老板还真肯放权啊?太好了!
  黄奕明兴奋得像打了鸡血,兴致勃勃地开始了他的管理改革和工艺改革。
  平心而论,要是黄奕明的改革真能顺利实施的话,那么,财旺家具厂肯定能够不仅做好质量,增加产量,降低成本,还能在这个家具行业普遍水平低下的内地城市,率先脱颖而出,迅速壮大。
  黄奕明推行改革的头两个月,因为他是老板新聘的从沿海来的厂长,再加上他的执行力超强,既很会说,又态度强硬,工厂里面,表面上风平浪静,好像大家都很服他。
  然而,到了第三个月发工资时,这种表面的风平浪静,就开始起波浪了!
  因为一连三个月了,工资是由厂里的出纳,也就是老板娘,直接发给每个工人手里的!
  三个月了!三个工段主管心里的那个火气呀,“呼呼呼”直窜,就再也按捺不住了!
  而且,以前那些专干花工夫少而工价高的关系户工人,分配工件一视同仁了,不能处处占便宜了,也都按捺不住心里的火气了!
  这三个工段主管,有两个都是老板娘娘家的远亲,有一个还是老板家的近亲!
  那些常占便宜的工人,有的是老板和老板娘娘家的亲戚,有的是工段主管的亲戚或哥们儿。
  只有那些吃亏专业户工人,从内心拥护黄厂长的改革,但他们是厂里的弱势群体,没有说话的份儿。
  于是,三个工段主管就唆使那些沾亲带故的工人,一看到老板到厂里来了,就到老板那里去闹事,变着花样儿告黄奕明的恶状。
  再接下去,三个工段主管以工人不服黄厂长的管理为由,也隔三岔五来找老板闹事,并以“我们都干不下去了”来要挟老板。
  这样,在黄奕明当厂长的第四个月里,厂里就几乎天天吵闹,更有工人暗里拖进度,明里装病请假,甚至故意弄坏机器,毁坏板材,倒掉油漆!
  头三个月刚刚见到点儿起色,第四个月一算账,产量减少了一大截,成本却上升了一大截,还常常请人修机器!
  这一下,三个工段主管都找到了状告黄奕明的好由头了!
  三个工段主管不但频频到老板那儿告恶状,还唆使了十几个老占便宜的工人,下班后在厂外围住黄奕明威胁:“姓黄的,你娃娃要是下个月都还在厂里,老子们在厂外见到你一次,就要暴打你一次!”
  
  第2章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黄奕明个性再强横,也懂得猛虎敌不住群狼的道理。
  当然,以他黄奕明那颗灵光的头脑,他怎可能会看不出幕后主使是那三个主管呢?
  怎么可能不知道是因为他的管理改革,断了主管吃工人工钱的财路呢?
  三四个月了,怎么可能不知道三个主管和老板家族的关系呢?
  怎么可能不知道来威胁他的这十几个工人,也是投机取巧占便宜的既得利益群体呢?
  自从四月份不断发生人为捣乱以来,黄奕明心里就明白了,这个财旺家具厂,不可能把厂子搞好!
  因为他黄奕明是外来人,还势单力薄,老板不可能因为他而开除那三个主管都是老板和老板娘的亲戚呢!
  而且,黄奕明早已经知道了,这个益都市,成气候的工业园就有两三个,散聚的家具工业片区,还有好些呢!
  总不可能,个个家具厂,都是财旺家具厂这个样子吧?
  其实,还没到发工资时,黄奕明心里就想过了,实在干不下去,就跳跳槽吧,东方不亮西方亮嘛。
  因而,黄奕明面对那十几个摩拳擦掌,凶神恶煞的工人,没有和他们据理力争,只是说:“你们莫要那么凶!不需要你们在这里逞凶!
  “你们就不来逞凶,我这一两天也要去找老板辞职了!
  “我不在这里当厂长了,管你们以后咋搞,都与我无关了!”
  那十几个工人听说黄奕明就要辞职走人了,也就作罢了。
  当黄奕明找到老板辞职时,老板竟然没有挽留!
  因为,在老板的心里,这个黄奕明虽然有几下子,但他那套沿海的管理模式,不适合内地家具行业,不能让他继续造成亏损了,就欣然同意了黄奕明的辞职。
  当然,老板巴不得黄奕明走人,当即就发给了应领的全部工资。
  黄奕明到这个城市四个月了,虽然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厂里,几乎还每晚加班,但一个月一天的放假,他还是要到同行业各处去走走看看的。
  自然,就不再是刚来益都时那种对家具行业状况两眼一抹黑了。
  再说,黄奕明在财旺家具厂头两三个月的工作,也被家具材料商传到了好些其他厂家,有的厂还想来挖他呢!
  所以,黄奕明辞职的当天,就另外找到了工作,还是当厂长!
  黄奕明一是年轻,二是行业阅历浅,找工作是只求一个厂长职位,从来没有去想过,考察考察企业和老板,不懂得良禽择木而栖,所以找到工作容易,却总碰上内部混乱不堪的企业。
  厂长倒是当上了,但是,或许是内地和沿海家具业界的行业文化不相容吧,黄奕明在另一个厂干了半年,还是走人了!
  在另一个厂,也是干出了成绩的,但其间,黄奕明在厂外餐馆吃饭时,还挨了一次黑打,吃了几天药呢!
  而这次挨打,黄奕明直到离开这个厂都还不知道,竟然是老板的舅子买凶找人打他的呢!
  从此,黄奕明就开始了频繁的辞职、找工作……
  但是,近三年下来,干得最久的,也就半年时间,还有才干两个月就被老板炒掉了的呢!
  黄奕明被一伙人追着打跑了的这个企业,也是既威胁到了原厂长的职位,又断了一些人的财路,这才让那些人积怨成仇,竟然明火执仗地追打他!
  黄奕明多在几个厂干过,又都是干不下去了,才被迫辞或被炒掉的,因而在每个厂干的时间都很短,三年不到,竟干了八个厂!
  拜家具材料商们的义务传播,业界就盛传开了“黄奕明这个人,本事是有一点儿,但老爱跳槽,这个人用不得”的名声!
  黄奕明这一次被追打跑了后,就在家具业界找不到工作了!
  虽然黄奕明也小有积蓄,但老是租房住,坐吃山空,决不是办法。
  当然,不可能回到环境恶劣、极端贫困的老家去,黄奕明不得不苦苦寻思出路。
  也不可能再回深圳,因为要找个当头儿的职位,是很难的。
  在益都的家具行业,是干不下去了!
  可是,其他行业吧,自己又是外行,至于工资最高的IT行业,那更是门外汉!
  体制内的行业倒好,那更是想想都会犯错!
  唉,只可惜,自己没本钱,要是自己有一百万,就可以办个小厂,要是自己有三五千万,就能办个上规模的公司!
  我黄奕明,就有这个胆气说这个话
  要是有了足够的投资,内地这些家具业同行,能成为我黄奕明的对手的,那是屈指可数的!
  可是,英雄气短呀!
  黄奕明闲着的这些天,乘公交车,搭火三轮,到益都四郊各工业园区和家具行业聚集片区,都去看过。
  没想到,在远离原来工作过的家具园区,一旦遇到了他黄奕明还看得入眼的家具企业,竟然也都知道他黄奕明是个爱跳槽的人!
  这可让黄奕明感到两眼一抹黑了!
  难道家具企业多如牛毛,就没有我黄奕明的用武之地吗?
  黄奕明甚至想到改个名字,可身份证没法改呀?
  而且,回老家去改身份证,那得花多少时间和受多少折腾啊!
  再说了,我黄奕明的名字,是爹妈取的,哪有随便改了的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虽然也还能耗得起一段时间,但没了工作,黄奕明的心里,就空落得承受不住了。
  家具行业的工作这么难找,何不换个思路呢?难道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吗?
  想到这里,黄奕明两眼一亮:有了!
  前些天,在到处去看家具厂的过程中,不是看到有一家生产钢皮文件柜的工厂吗?
  还记得,之所以当时引起了注意,就因为看到厂名叫“益丰箱柜厂”,当时还以为是家具厂,还到厂门口去瞟了一眼里面的呢。
  钢皮文件柜和家具,无非就是材料不同,当然工艺肯定也不同,但总不可能是需要多么高深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吧?
  对,不妨去问问看!
  于是,黄奕明乘公交,换火三轮,熟门熟路地来到了“益丰箱柜厂”。
  到了厂门口,黄奕明对守门老头说:“老人家,请问一下,你们厂的老板贵姓,叫什么名字?”
  守门老头打量了一下黄奕明,反问道:“你找我们老板干啥?”
  “是这样,我原来一直在深圳家具厂当厂长,新近来到了益都,准备找个厂长工作,今天一出来找工作,就看到了你们厂,我想和老板谈谈,请您去通知一下吧!”
  “哦,我们厂长叫金远益,可是,没听说他要聘厂长啊?不过,你大老远来了,我去问问看,你在这里等着。”
  守门老头就进去了。
  少倾,走在守门老头前面的金远益就出来了,一见黄奕明就问:“就是你,从深圳回来找厂长工作的吧?你叫啥名字?”
  黄奕明连忙起身,说:“您就是金老板吧?我叫黄奕明,刚从深圳来到内地,想找个家具厂的厂长工作。”
  黄奕明知道,因为这是钢皮家具厂,不是用的同类材料。
  所以,特爱在行业界传递消息的家具材料商们,就不会把黄奕明的“跳槽狂”名号传到非家具企业里来。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黄奕明就略去了在内地干过若干个家具厂的厂长这一茬儿。
  金远益就说:“我本来没有打算聘请厂长的,但你既然大老远从沿海过来了,嗯……那就这样,我先带你到厂里面看看,然后到我办公室去谈。”
  “好啊,那就请金总带我去看看吧。”
  这时是半上午,工人们正上着班。
  但是,一路走过来,黄奕明总共不过看到十几个工人。第1章 优化了管理,却断了别人财路
  本世纪初,内地某省会,益都市郊区,某家具产业园区。
  一个年轻人正从一家工厂跑出来,不要命地逃跑!
  七八个手提木棒的人,在后面追赶!
  这个年轻人穿一身西服,但衣领已被撕破,领带搭在了后肩上,头发也是满头蓬乱,好一幅狼狈相!
  追着打这个年轻人的七八个人中,有两个穿西服打领带的,其余都是穿工装的。
  追赶的人,追出厂门有一百来米了,没有追上,也就停步了。
  其中一个穿西装的人高叫道:“黄奕明,你个恶棍狗日的,给老子滚,有多远滚多远!
  “你娃娃胆敢再走到厂门边来,就要把你狗日的打成残废!”
  这个被追打的年轻人,当然是好汉不吃眼前亏,头也不回地跑了。
  被叫作“黄奕明”的这个小伙子,为什么会被追打呢?
  原来……
  黄奕明是外省人,家离益都市远着呢。
  黄奕明高中刚毕业,因家贫,根本就不可能读大学,就跑到广东深圳去打工。
  兜里没钱,只图快点儿找到工作,一开始应聘,就进了家具行业。
  黄奕明头脑灵光,也有较高文化底子。
  九十年代后期的家具行业里,高中毕业生要算高学历了呢。
  在深圳不过干了两三年,黄奕明就觉得,自己把家具厂的工厂管理、工艺流程、市场营销,全都弄懂了。
  黄奕明就想干白领的工作了,而且还想当厂长,或当销售总监,甚至想当上老板之下,全企业之上的总经理!
  但是,到了黄奕明想干白领的那个时候,深圳的家具行业已经比较成熟了,别说所有管理层职位,就是一线流程的普通技工,都已经很难再求得半个职位了。
  黄奕明就向老板自荐,但几经努力,却没有效果,甚至想跳槽都很难找到接受他的同类企业。
  但是,黄奕明从来没有放弃过想当厂长经理的努力。
  从媒体、通讯渠道和打工仔的口头渠道,黄奕明得知了内地益都市的家具行业,也颇具规模了,而且正在蓬勃发展。
  既然正在蓬勃发展,那么,就一定有用武的职位!
  黄奕明就毅然辞了职,乘火车到了益都市来求职。
  那个时候,全国的家具行业,最有名气的,就是深圳和广东各地的企业和品牌了,以致业界有“广东仿外国,内地仿广东”的潜规则。
  而深圳的名气,更居广东之首。
  自然了,内地的家具企业,就把深圳的家具企业当成了神。
  因为黄奕明是来自深圳的业界内行,到内地家具企业找工作,首站就谋到了一个厂长职位!
  然而,黄奕明哪里知道,沿海的家具企业,又特别是深圳,规模无论大小,都不同程度地在按企业制度运行。
  而内地的家具企业,大多还处于帮派林立、没有管理、作坊式小承包的初始阶段。
  就连企业老板,都不相信管理,更不相信创新设计,他们普遍认为:“造家具又不是造飞机,哪来那么多的框框调调?”
  黄奕明凭着“深圳”的光环,一到内地,就当上了“财旺家具厂”的厂长!
  这个厂,不过七八十个工人。
  黄奕明来以前,木工工段包给了一个木工主管,油漆工段包给了一个油漆主管,安装工段包给了一个安装主管。
  三个主管包干管理各自工段内的一切,包括开除和新招工人,都是主管说了算。
  就是发工资,都是老板把一个工段的全部工资,打包发给工段主管,由工段主管去给工人发放。
  在业界,这种包干管理和工资发放方式,叫“提口袋”。
  想想吧,工段主管就是小皇帝,他能不任人唯亲?能不在分配工件时难易有别?发工资时能不看人抽头?工段主管那是想不发些小财都做不到呢?
  而老板呢,只要他赚到钱了,工段主管把下面摆平了,他就能少操心,也就很满足这种提口袋的管理模式。
  黄奕明上任当了厂长后,先花了几天了解工厂现状。
  了解的结果,黄奕明认为,如此落后的管理方式,与沿海的规范式管理,简直没法比!
  甚至都不能算是管理!
  黄奕明就向老板汇报了他的看法和改进的思路。
  老板当然巴不得这个新厂长给他理顺了,最好是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就说:“黄厂长,就按你说的,大胆去做吧。
  “不过有话在先,你可不能给我搞乱套了哟!”
  老板还真肯放权啊?太好了!
  黄奕明兴奋得像打了鸡血,兴致勃勃地开始了他的管理改革和工艺改革。
  平心而论,要是黄奕明的改革真能顺利实施的话,那么,财旺家具厂肯定能够不仅做好质量,增加产量,降低成本,还能在这个家具行业普遍水平低下的内地城市,率先脱颖而出,迅速壮大。
  黄奕明推行改革的头两个月,因为他是老板新聘的从沿海来的厂长,再加上他的执行力超强,既很会说,又态度强硬,工厂里面,表面上风平浪静,好像大家都很服他。
  然而,到了第三个月发工资时,这种表面的风平浪静,就开始起波浪了!
  因为一连三个月了,工资是由厂里的出纳,也就是老板娘,直接发给每个工人手里的!
  三个月了!三个工段主管心里的那个火气呀,“呼呼呼”直窜,就再也按捺不住了!
  而且,以前那些专干花工夫少而工价高的关系户工人,分配工件一视同仁了,不能处处占便宜了,也都按捺不住心里的火气了!
  这三个工段主管,有两个都是老板娘娘家的远亲,有一个还是老板家的近亲!
  那些常占便宜的工人,有的是老板和老板娘娘家的亲戚,有的是工段主管的亲戚或哥们儿。
  只有那些吃亏专业户工人,从内心拥护黄厂长的改革,但他们是厂里的弱势群体,没有说话的份儿。
  于是,三个工段主管就唆使那些沾亲带故的工人,一看到老板到厂里来了,就到老板那里去闹事,变着花样儿告黄奕明的恶状。
  再接下去,三个工段主管以工人不服黄厂长的管理为由,也隔三岔五来找老板闹事,并以“我们都干不下去了”来要挟老板。
  这样,在黄奕明当厂长的第四个月里,厂里就几乎天天吵闹,更有工人暗里拖进度,明里装病请假,甚至故意弄坏机器,毁坏板材,倒掉油漆!
  头三个月刚刚见到点儿起色,第四个月一算账,产量减少了一大截,成本却上升了一大截,还常常请人修机器!
  这一下,三个工段主管都找到了状告黄奕明的好由头了!
  三个工段主管不但频频到老板那儿告恶状,还唆使了十几个老占便宜的工人,下班后在厂外围住黄奕明威胁:“姓黄的,你娃娃要是下个月都还在厂里,老子们在厂外见到你一次,就要暴打你一次!”
  
  第2章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黄奕明个性再强横,也懂得猛虎敌不住群狼的道理。
  当然,以他黄奕明那颗灵光的头脑,他怎可能会看不出幕后主使是那三个主管呢?
  怎么可能不知道是因为他的管理改革,断了主管吃工人工钱的财路呢?
  三四个月了,怎么可能不知道三个主管和老板家族的关系呢?
  怎么可能不知道来威胁他的这十几个工人,也是投机取巧占便宜的既得利益群体呢?
  自从四月份不断发生人为捣乱以来,黄奕明心里就明白了,这个财旺家具厂,不可能把厂子搞好!
  因为他黄奕明是外来人,还势单力薄,老板不可能因为他而开除那三个主管都是老板和老板娘的亲戚呢!
  而且,黄奕明早已经知道了,这个益都市,成气候的工业园就有两三个,散聚的家具工业片区,还有好些呢!
  总不可能,个个家具厂,都是财旺家具厂这个样子吧?
  其实,还没到发工资时,黄奕明心里就想过了,实在干不下去,就跳跳槽吧,东方不亮西方亮嘛。
  因而,黄奕明面对那十几个摩拳擦掌,凶神恶煞的工人,没有和他们据理力争,只是说:“你们莫要那么凶!不需要你们在这里逞凶!
  “你们就不来逞凶,我这一两天也要去找老板辞职了!
  “我不在这里当厂长了,管你们以后咋搞,都与我无关了!”
  那十几个工人听说黄奕明就要辞职走人了,也就作罢了。
  当黄奕明找到老板辞职时,老板竟然没有挽留!
  因为,在老板的心里,这个黄奕明虽然有几下子,但他那套沿海的管理模式,不适合内地家具行业,不能让他继续造成亏损了,就欣然同意了黄奕明的辞职。
  当然,老板巴不得黄奕明走人,当即就发给了应领的全部工资。
  黄奕明到这个城市四个月了,虽然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厂里,几乎还每晚加班,但一个月一天的放假,他还是要到同行业各处去走走看看的。
  自然,就不再是刚来益都时那种对家具行业状况两眼一抹黑了。
  再说,黄奕明在财旺家具厂头两三个月的工作,也被家具材料商传到了好些其他厂家,有的厂还想来挖他呢!
  所以,黄奕明辞职的当天,就另外找到了工作,还是当厂长!
  黄奕明一是年轻,二是行业阅历浅,找工作是只求一个厂长职位,从来没有去想过,考察考察企业和老板,不懂得良禽择木而栖,所以找到工作容易,却总碰上内部混乱不堪的企业。
  厂长倒是当上了,但是,或许是内地和沿海家具业界的行业文化不相容吧,黄奕明在另一个厂干了半年,还是走人了!
  在另一个厂,也是干出了成绩的,但其间,黄奕明在厂外餐馆吃饭时,还挨了一次黑打,吃了几天药呢!
  而这次挨打,黄奕明直到离开这个厂都还不知道,竟然是老板的舅子买凶找人打他的呢!
  从此,黄奕明就开始了频繁的辞职、找工作……
  但是,近三年下来,干得最久的,也就半年时间,还有才干两个月就被老板炒掉了的呢!
  黄奕明被一伙人追着打跑了的这个企业,也是既威胁到了原厂长的职位,又断了一些人的财路,这才让那些人积怨成仇,竟然明火执仗地追打他!
  黄奕明多在几个厂干过,又都是干不下去了,才被迫辞或被炒掉的,因而在每个厂干的时间都很短,三年不到,竟干了八个厂!
  拜家具材料商们的义务传播,业界就盛传开了“黄奕明这个人,本事是有一点儿,但老爱跳槽,这个人用不得”的名声!
  黄奕明这一次被追打跑了后,就在家具业界找不到工作了!
  虽然黄奕明也小有积蓄,但老是租房住,坐吃山空,决不是办法。
  当然,不可能回到环境恶劣、极端贫困的老家去,黄奕明不得不苦苦寻思出路。
  也不可能再回深圳,因为要找个当头儿的职位,是很难的。
  在益都的家具行业,是干不下去了!
  可是,其他行业吧,自己又是外行,至于工资最高的IT行业,那更是门外汉!
  体制内的行业倒好,那更是想想都会犯错!
  唉,只可惜,自己没本钱,要是自己有一百万,就可以办个小厂,要是自己有三五千万,就能办个上规模的公司!
  我黄奕明,就有这个胆气说这个话
  要是有了足够的投资,内地这些家具业同行,能成为我黄奕明的对手的,那是屈指可数的!
  可是,英雄气短呀!
  黄奕明闲着的这些天,乘公交车,搭火三轮,到益都四郊各工业园区和家具行业聚集片区,都去看过。
  没想到,在远离原来工作过的家具园区,一旦遇到了他黄奕明还看得入眼的家具企业,竟然也都知道他黄奕明是个爱跳槽的人!
  这可让黄奕明感到两眼一抹黑了!
  难道家具企业多如牛毛,就没有我黄奕明的用武之地吗?
  黄奕明甚至想到改个名字,可身份证没法改呀?
  而且,回老家去改身份证,那得花多少时间和受多少折腾啊!
  再说了,我黄奕明的名字,是爹妈取的,哪有随便改了的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虽然也还能耗得起一段时间,但没了工作,黄奕明的心里,就空落得承受不住了。
  家具行业的工作这么难找,何不换个思路呢?难道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吗?
  想到这里,黄奕明两眼一亮:有了!
  前些天,在到处去看家具厂的过程中,不是看到有一家生产钢皮文件柜的工厂吗?
  还记得,之所以当时引起了注意,就因为看到厂名叫“益丰箱柜厂”,当时还以为是家具厂,还到厂门口去瞟了一眼里面的呢。
  钢皮文件柜和家具,无非就是材料不同,当然工艺肯定也不同,但总不可能是需要多么高深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吧?
  对,不妨去问问看!
  于是,黄奕明乘公交,换火三轮,熟门熟路地来到了“益丰箱柜厂”。
  到了厂门口,黄奕明对守门老头说:“老人家,请问一下,你们厂的老板贵姓,叫什么名字?”
  守门老头打量了一下黄奕明,反问道:“你找我们老板干啥?”
  “是这样,我原来一直在深圳家具厂当厂长,新近来到了益都,准备找个厂长工作,今天一出来找工作,就看到了你们厂,我想和老板谈谈,请您去通知一下吧!”
  “哦,我们厂长叫金远益,可是,没听说他要聘厂长啊?不过,你大老远来了,我去问问看,你在这里等着。”
  守门老头就进去了。
  少倾,走在守门老头前面的金远益就出来了,一见黄奕明就问:“就是你,从深圳回来找厂长工作的吧?你叫啥名字?”
  黄奕明连忙起身,说:“您就是金老板吧?我叫黄奕明,刚从深圳来到内地,想找个家具厂的厂长工作。”
  黄奕明知道,因为这是钢皮家具厂,不是用的同类材料。
  所以,特爱在行业界传递消息的家具材料商们,就不会把黄奕明的“跳槽狂”名号传到非家具企业里来。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黄奕明就略去了在内地干过若干个家具厂的厂长这一茬儿。
  金远益就说:“我本来没有打算聘请厂长的,但你既然大老远从沿海过来了,嗯……那就这样,我先带你到厂里面看看,然后到我办公室去谈。”
  “好啊,那就请金总带我去看看吧。”
  这时是半上午,工人们正上着班。
  但是,一路走过来,黄奕明总共不过看到十几个工人。
  从堆料车间,裁料车间,折弯车间,钻铣车间,到磷化车间,打磨车间,喷塑车间,再到组装车间,这么一路看过来,黄奕明心里就有数了。
  虽然不同于家具制造,但工艺流程,还是一看就懂了七八分的!
  而且,黄奕明还发现,这个规模的工厂,哪怕就容纳一百几十个工人,也不会打挤,却只有十几个工人在上班,说明生意并不好!
  原来的生意不好,正是显示我黄奕明的才能的好机会呢!
  看完了生产流程,金远益就带黄奕明来到了他的办公室里。
  
  第3章 祸兮福兮?
  黄奕明在进门时,就扫眼打量了一下金远益的办公室。
  办公室很大,进门就是一组棕红色真皮沙发和棕红大理石茶几。
  老板台还有八九成新,是那种中高档的七字形大号老板台。
  老板台也是棕红色的,老板椅还是棕红色的。
  老板椅后面靠墙,是一组棕红色的大型电视墙。
  电视墙上层,供着电子蜡烛照着的财神,中层是营业执照和一些奖牌,竟然还有几个大像框,那些放大照片,好像是金远益和大领导的合影。
  黄奕明刚到,还不好去近看那些合影。
  金远益和黄奕明坐到沙发上,就叫:“珠儿,沏两杯茶来!”
  隔壁就过来一个长得还挺受看的姑娘,用大号纸杯沏来两杯茶。
  在放茶杯时,这个叫珠儿的姑娘看了黄奕明一眼,说了声“你好,请喝茶”,就回到隔壁去了。
  金远益问:“小黄,简单说说你的经历吧。”
  黄奕明说:“其实,我也没啥经历可说,无非是高中毕业后,没考起也读不起大学,老家又太穷,就到深圳去打工了。
  “一去就应聘到了一家家具厂当工人,我很快就学会了流程工艺技术,还学会了款式改进。
  “老板见我还比较会说,有点儿组织能力,就叫我当工段主管。
  “当了两年工段主管,我就升任厂长了。
  “当了一年厂长,我听说内地这个益都市,家具行业正在蓬勃发展。
  “以我的能力,我还不满足于在沿海那家小家具厂当个厂长,觉得既然这里正在发展中,我的机会肯定就多得多。
  “我老家穷,当然想咸鱼翻身啰,就毅然辞去了厂长,来到了这里,想寻个用武之地。
  “这不,我刚到,还住在宾馆里的呢,一出来找厂,就看到了“益丰箱柜厂”,不知金总这里可需要我?”
  金远益虽然原本并没有想聘厂长的,但因这些年来,生意一直不好,工厂的资源闲置那么多,很是浪费,一听黄奕明在深圳是从工人当到厂长的,就动开了心思。
  当然,当老板的,在聘请管理人员时,都是追求给最少的钱,收获最大的效益的。
  很多老板都认为,产品是工人做出来的,工人成天灰尘加汗水,计件制挣得多,是天经地义的。
  可管理人员呢,就动动口,还能穿干净衣服,凭啥该挣高薪?
  金远益就问:“那么小黄,你在深圳当厂长,工资是多少呢?”
  其实,那个年代,黄奕明所在的深圳远郊,家具厂的厂长,也就两千上下。
  黄奕明所在的那个厂,工人一百来号人,厂长才一千五呢,而工人挣两三千是普遍现象,木工骨干四千五千的都有,油漆工还有挣七八千的呢!
  黄奕明就说:“回金总的话,我当主管那阵,月薪是二千五,当厂长那阵是一月四千。”
  金远益一听工资这么高,就想作罢了。
  不过又觉得,黄奕明来都来了,还是说说,这和做生意讲价钱是一样的嘛,要是能把工资谈低些,那就聘他当厂长吧。
  金远益就说:“小黄,我们厂,你都看到了,现在家具厂太多了,钢皮文件柜越来越不好卖,有的机关,还把钢皮文件柜换成了木质柜呢,我们厂,就这么点儿进账。
  “你要是不嫌眼下工资低,就来给我当厂长吧,不过,只要生意做大了,你不开口,我都会给你涨工资的!”
  “那,金总能给到多少呢?”
  “两千,这已经是我能开出来的最高工资了,怎么样?”
  其实,黄奕明来到益都后,只当过一次三千的厂长,其余都是两千、两千五的厂长,还当过一千八的厂长呢!
  黄奕明一听,觉得还能接受,心里暗暗庆幸自己会玩技巧!
  黄奕明故作沉吟了一番,这才说:“金总,说实话,以我的能力,要你五千六千,都不为高!
  “不过,我和您换位一想,也是哈,我都没挣到钱,怎可能聘高薪厂长呢?
  “这样子,金总,眼下就依您说的,月薪两千,但是,我把您的厂子给做起来了,您可要给我按劳付酬哟!”
  “这个没说的!好,那你就来给我当厂长吧!那么,你哪天能来上班呢?”
  “一旦说好了,我下午就能住到厂里来,明天就能上班。”
  “行,我叫厂里给你准备一个单间,你下午就住过来吧。哦,对了,要不要我派个车来接你?”
  我不是还住在宾馆的吗?怎能让厂方的人从临时租的棚户房里来接我呢?
  黄奕明就说:“不用了,我远道而来,没什么行李,叫个火三轮儿就拉过来了。”
  “那也好。”
  金远益觉得,为了让这个黄奕明舍得卖命,工资谈下来了,其他方面还是要把面子做够,就说:“这样,小黄,既然说定了,反正也快到吃午饭的时候了,我们出去吃个饭,算是我给你接风!”
  “那就多谢金总的盛情了!”
  金远益就又叫:“珠儿,过来过来!”
  刚才倒茶那个姑娘就过来了。
  金远益说:“我们已经聘定了这个从深圳过来的黄奕明当厂长,月薪两千,他下午就把行李拿过来,明天就上班。
  “今天中午,我们要给黄厂长接个风,你去通知你妈,还有两个主管,和技师老张,我们几个人去老纤夫火锅,一起给黄厂长接风。”
  听着这话,黄奕明就知道了,这个叫珠儿的女孩子,是金远益的女儿呢!
  这个女娃子长得还挺漂亮的嘛,就不知道她结了婚没有?
  要是没有结婚,没准我黄奕明就时来运转了,还有名利双收、一箭多雕的机会呢!
  嗯,可得对这个珠儿多关注着点儿!
  少倾,金远益用他的轿车载着他的老婆、女儿和黄奕明,那个技师老张开着破面包,载着两个主管,出了厂门,朝数公里外的一个郊区集镇驶去。
  一会儿,一行人来到了镇上的老纤夫火锅店。
  进去坐下后,老板娘就拿起菜谱点菜。
  金远益就先向众人介绍了黄奕明,并说了明天还要开个全厂大会宣布,从明天起,凡是生产上的事情,都由黄厂长负责。
  然后,金远益挨个儿向黄奕明介绍:“这位老张,张工,是我们厂的总工程师,下料折弯,钻铣组装,都是张工在主打操作。
  “这位胖点儿的,是前几个工序的梁主管。
  “这位年长点儿的,是后几个工序的陈主管。
  “点菜这位,就是管我这个皇帝的慈禧太后,叫柳小叶,只是她这些年体弱多病,在厂里,就只管一下钱。
  “这个小丫头嘛,叫金珠儿,是我的大女儿,在厂里面,是除了生产以外的万金油。
  “什么接单、发货、进材料、记账、算成本、接待来客,都是她在干,还算能干吧。
  “我还有个小儿子,叫金盛丰,差不多要高中毕业了,他还在学校里,你以后有机会认识他的。
  “至于工人嘛,你多干些天,自然就会认识了。”
  听了金远益这一介绍,黄奕明觉得,这个金远益,还有点儿幽默感,应该比其他几个老板好处些,就说:“嘿嘿,金总很幽默呢!
  “各位,我小黄初来乍到,往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全靠各位多多关照啰!
  “哦,还有一点,就是在坐的,可能除了珠儿妹子外,都是我的长辈了,年轻的,也是我的大哥了,往后,你们就不要叫什么黄厂长了,都叫我小黄好了,这样随和些!”
  ……
  吃完午饭后,黄奕明顺搭了一段路的轿车,就和金远益全家告辞,叫了个火三轮,回租房处退房搬行李去了。
  
  第4章 走出过时套路
  黄奕明到了“益丰箱柜厂”后,还在了解厂情的头几天里,就发现这个厂生意不好的原因了。
  金远益办这个箱柜厂都二十来年了,他办厂那阵,就是东南沿海,家具产业也是才刚刚开始发展,内地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家具企业呢。
  本市的那些和金远益同期或稍后开办各类家具厂的,到两千年前后,就已经陆续倒闭了,老牌家具厂都在吆喝“家具淘汰年到了”。
  这么一比较,他金远益还算生命力强的几家老牌家具厂之一呢。
  因为是依托省会大城市,那时的钢皮文件柜生意可好了,厂子里工人最多的时候,差不多有两百人呢!
  那时,金远益都在考虑扩厂了!
  却不料,三两年之间,益都市的各类家具企业,竟像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了。
  城里面的很多机关,因为重新装修办公楼,图气派的,都换木质的板式文件柜和新型办公桌了,就连有的还在用着的钢皮柜,都在换板式柜了。
  这一下,金远益的生意,陡然之间,就明显淡下来了,而且那些合影照上的领导,也没法为他站台了,就不得不打消了扩厂的念头。
  恰好厂子的生意越来越淡的九十年代中后期,又正是养育孩子的人生阶段,金远益的老婆柳小叶又多病,就不敢再有扩张企业的打算了。
  到了近几年,金远益就只能养十几个工人,半死不活地吊着了。
  黄奕明到厂里的第二天和第三天,就发现了办公室电视墙里的那些奖状、荣誉证书和金远益跟省市领导的合影了!
  这些东西说明,“益丰箱柜厂”在上一个市场时代,还是当地的明星企业呢!
  黄奕明已经隐约觉得,金远益还沉迷在当年靠拉拢领导站台,获得大单位定单的模式里,没有去分析当今为什么会越来越惨淡。
  说白了,金远益只注重了上层关系,却忽略了市场变化!
  不过这也不难理解,金远益办厂那个年代,本来就不是市场主导产业的时代。
  反倒是,在刚刚允许私人经商办厂的早期,金远益就办了一个在当时可算很大的私营箱柜厂了,足见金远益是个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商业奇才呢!
  至于生产线的管理,黄奕明觉得,比那些他帮过的内地家具厂都还不如!
  那些厂,不管他们有没有内部管理,或内部管理有多么混帐,但人家的产品赶上了市场潮流,不缺订单,缺的只是内部管理。
  “益丰箱柜厂”呢,是外无市场,内无管理,内乱外忧,都占全了!
  不过,黄奕明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个“益丰箱柜厂”,如果现在就着手改进内部管理,搞不好又会让主管和工人群起反对!
  更而且,就算顺顺利利地改革好了,没有充足的定单,又有什么用呢?
  老板可是以他赚没赚到钱来衡量我黄奕明的工作的啊!
  这么看,我还不如先不动现状,只是在现场脏乱方面提高一下要求,先把产品的竞争力提升起来,再来改进管理。
  相信只要老板赚的钱在开始多了,我再来说要怎样改进管理,老板必然会听我的,不会再迁就主管和工人了。
  反倒是,这时就改进管理,老板肯定是迁就主管和工人而炒掉我黄奕明!
  还别说,黄奕明这么一想,还真想对了!
  要是他在工业园那阵,不那么一根筋地到了哪个厂,都想通过迅速改进生产管理来显示自己的才能,也不会落下臭名声!
  黄奕明观察了解了工厂现状后,先在心里打了一番腹稿,就去向老板汇报他的想法了。
  金远益见黄奕明来汇报观察到的厂情和改进的想法,就说:“黄厂长你稍等,我叫他们都来一起听听。”
  说过,金远益就叫:“珠儿,你去把你妈叫到办公室来,你们两娘母和我一起听听黄厂长的改进意见!”
  少倾,金远益的老婆女儿都过来了,几个人围在沙发上,黄奕明说:“金总、柳总、珠儿妹子,我到底是从沿海过来的,见得多些,针对咱们厂的厂情,能多一些参照。
  “所以,我在汇报意见之时,涉及的问题,可能带有批评意味儿,言语不顺耳之处,还请多多包涵哦!”
  金远益忙说:“哪里话?工厂嘛,是为了赚钱的,不是政府,为了听好话的,黄厂长你只管提意见!”
  “那我就直说了哈!
  “首先,生产管理几乎完全缺失,工人们没有最起码的企业员工的应有素养!
  “比如,对车间定置的整理,对工件物品的清理,对场地和工作台的清扫,对安全的督促,对车间的清洁保持,这些都是每天应该做到的事情,但好像从来就没有做过!
  “而且对工艺质量,没有控制标准,计件工资给出去了,老板却没有收获合格的质量回报!
  “这就成了什么呢?对于工人,是做了活儿就给钱,而不是要做好做合格了才给钱!这样,谁还愿意做好质量呢?
  “当然,这与流程交接责任制度缺失有关。
  “当前的现状就是,工人做完后没任何检验,就交给下一道工序了!
  “所以,成品柜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毛病,在销售时,就没有了讲价的资本了,倒是给买主提供了砍价的理由!
  “应该说,当前的生产管理,根本就谈不上管理,纯粹是放羊式生产,羊群一放出去,就不管羊儿怎样乱跑了。”
  说到这里,黄奕明话锋一转:“不过,生产尽管毫无管理,但我眼下还不打算改进生产管理,而是任其保持现状,最多在场地整洁方面提高点儿要求。”
  听到这儿,金远益有点儿急了,心想,我花两千月薪聘你来当厂长,你都看到问题了,咋不改进呢?
  金远益就打断黄奕明的话,问:“黄厂长,你既然看到问题了,为啥不着手改进呢?”
  黄奕明做出成竹在胸的样子,说:“金总,柳总、珠儿妹子,你们先莫急嘛,听我把话说完。
  “打个比方说吧,我们换了好的厨房厨具,换了很好的厨师,也准备好了上等食材,可顾客没有来,我们把菜炒出来,有啥用呢?
  “所以啊,咱们“益丰箱柜厂”的难点,当务之急,不是在于生产管理缺失,而是产品销量的缺失!
  “没有能广泛占领市场的产品,改进了生产管理,有啥用呢?这就是说,当务之急,应该是开拓市场啊!”
  金远益又急了:“黄厂长,你刚到我们厂,你还不知道,我们厂在十几年前,那可是两百来工人生产,都嫌厂小挤不下了呢!要不,我哪来那么多荣誉?
  “你是不知道啊,现在使用钢皮柜的,越来越少了,哪儿还有钢皮柜的市场呢?”
  黄奕明得意地说:“金总,柳总、珠儿妹子,这正是我小黄加盟“益丰箱柜厂”的意义所在啊!
  “你们听着哈,我把我的想法说说,你们都来评判,看行不行哈。
  “我的拓展销路的方式,分三块:
  “第一块,就是坚守现有阵地,也就是当前的产品,我们不能丢,而且还要在现基础上做好质量,改进款式和功能,因为这是我们当下吃饭的本钱。
  “第二块,我们制造钢家具的设备齐全,可有需求的钢家具产品却很单一,我们可以开发些不同型号的保险柜、角柜、厨具柜,边角废料就开发些细软保险盒,进行同材料同工艺的产品延伸。
  “第三块嘛,应该还是市场空白,就是开发钢木家具,而且是特别适合办公用的钢木家具。
  “不是很多单位都在把钢皮文件柜换成板式文件柜吗?那我们就开发既有木板的纹理和平滑,又有钢质的结实和简洁,没准还更现代,更上档次呢!
  “此外,当然还需要再多看看市场再说,就是用边角废料,为其他家具厂配套提供钢质部件,这东西可是卖高价钱的呢!
  “金总,柳总、珠儿妹子,现在厂里还有不少整件钢板,大大小小的下脚料,都多得没法处理了,优化产品,并不需要多大的投入啊。
  “你们只消再购进少量三聚氰胺中纤板,我先来打些样品出来,试销了再批量生产,你们看怎么样?”
  问过后,黄奕明盯着金远益和柳小叶,生怕他们一口回绝了这些建议……
  
  第5章 起死回生
  金远益、柳小叶会了一下眼神,表示赞许,但一时还没表态。
  金珠儿对这些不感兴趣,就没什么看法。
  黄奕明怕事情黄了,就继续说:“我们的少量样品做出来后,拍成照片,先花点儿小钱印些折页图片。
  “到时候,我亲自拿去推销,根据推销情况,再来逐渐上量,做到以销定产,避免死货积压。
  “到了需要增招工人了,我再来推出生产管理改革,那时改革,就水到渠成了。
  “不说两百工人,就是做到五六十个工人了,金总,柳总、珠儿妹子,你们到那时来看,“益丰箱柜厂”是不是就重振旗鼓了?
  “这下子,你们总理解我为什么不立即就改进生产管理了吧?”
  产品越来越不对路的困境,金远益是最有深切体会的!
  只是他以前的思路,自己把自己困在了单一的钢皮文件柜范围里了,一直都苦于找不到出路。
  此时听了黄奕明的分析,在心里思考了至少两分钟。
  不过,冷场的这两分钟里,可把黄奕明煎熬得如隔三秋
  万一我的建议被否决了,那我在“益丰箱柜厂”的前途就完蛋了!要是这份工作都黄了,那就只好换个城市了!
  金远益想好后,先朝他老婆柳小叶点了点头,把大腿一拍,兴奋地说:“小黄啊,你说的这些,按理说,我早该想到啊,你今天可是一语点醒了梦中人呢!
  “好,这样子,你开个材料申购单,我叫珠儿立刻就买回来,就按你说的,说干就干!”
  这一下,黄奕明心里吊着的石头算是落了地!
  黄奕明说:“金总,我还开不出来材料申购单,我得先开个绘图用品申购单,请珠儿妹子去买回来。
  “因为,我必须把要开发的产品图纸画一画,还要征求一下你们的意见呢,有了图纸,才能计划材料嘛!”
  这个话,说得金远益心里更踏实了,自古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唉,叹我金远益,曾经那么红火,都是去买回柜子来照着做的呢!
  金远益就说:“那就这样,吃过午饭,珠儿就开车带黄厂长去城里面,黄厂长你需要买啥,就自己挑,免得珠儿给你买错了。”
  “也好,那就这样吧。”
  ……
  吃过午饭后,金珠儿带上钱,用小车载上黄奕明,就朝城里面去了。
  一路上,两个年轻人竟然没有说话。
  黄奕明因为才来几天,不但屁大的成绩都还没做出点儿来,连地皮都还没踩热,也就是说,饭碗都还是晃动着的呢,就不敢造次。
  金珠儿呢,倒是几次想开口,问问这个还颇有点儿帅气的黄厂长结婚了没有,有女朋友了没有,但几次都话到口边,又咽回去了。
  黄厂长毕竟才来几天啊,谁知道他是个说大话的壳子客吹吹匠,还是个实干家呢?
  这是大事,还是多看看,看准了再说吧!
  于是,两人从厂里出来,行驶了二十几公里的路,都没有说一句话,就直接到市里文化用品商场去买绘图用品了。
  ……
  这一下,黄奕明可有干劲了,白天要到车间,绘图的时间很难连贯,为赶图纸,每天晚上忙到十二点才睡觉……
  两个多月后,黄奕明拿着样品折页,到家具商城的办公家具区去推销。
  还别说,一去就和好几家办公家具经销商达成了意向,互留了联系方式。
  商场里面,都是老板聘的业务经理或业务员,自己不能做主,都得先请示老板,要等老板拿着折页去和办公家具的置办方恰谈后,才能确定。
  还别说,黄奕明的这些想法,还真迎合了办公家具置办单位的爱好,半个月不到,“益丰箱柜厂”就签好了足够现有工人做三个月的订单!
  这一下,可把金远益一家子高兴得,干脆叫黄奕明别再在工厂食堂吃饭了,一天三顿,就在他们家里吃饭。
  每天晚上,金远益还要和黄奕明喝两杯呢!
  这个头一开好了,就陆续有专做办公家具经销生意的老板,主动联系“益丰箱柜厂”要货了!
  这下子,工厂就必须陆续招聘工人了。
  黄奕明就赶紧推行生产管理改革,因为,经销商会经常到厂里来洽谈业务,怎能让经销商们看到这么脏乱差呢?
  金远益也意识到了,如今的生意,不能再是以前那种做法了,就啥都依着黄奕明,还亲自去做一时没想通的主管和工人的工作。
  在企业里,只要老板发话了,主管也好,工人也好,就算不理解,不愿意,也只能乖乖服从。
  有时,黄奕明也在想,以前在园区那边时,要是那些厂的老板也这么支持我,哪儿可能改革不动呢?
  不过,黄奕明也清楚,那些老板生意都很好,没有痛感,哪儿知道企业的毛病呢?
  这个“益丰箱柜厂”是快死了的企业,我黄奕明下的药凑效了,他金老板当然是言听计从啰!
  看来,企业的成败和好坏,关键还在老板一人身上呢!
  ……
  “益丰箱柜厂”这一重新上了路,就越来越红火了,自做成首次经销商定单以后,不过半年,工人就又恢复到两百来人了!
  金远益扩厂的雄心壮志又被激发出来了!
  金远益是这一片由村委打造的杂牌工业片区的本地人,和队里村里的关系都很不错,而且他和一些退休的省市领导,至今都还有往来,有时候村委还求他摆平一些事呢,所以,可算是一个能通天彻地的地头蛇呢!
  金远益曾经以象征性的价格拿的地,除开他自己厂用的二十几亩地外,还有四十几亩,就一直分租给别人在用。
  金远益之前虽然没能扩成厂,但生意还在做,赚钱不多,还有地租,倒也够一家人开支和儿子读书,原来猛赚那阵的巨额存款,就一直没用。
  所以,如今只要有条件扩厂了,地皮和资金,都是现成的。
  于是,金远益就通知租他土地办厂的所有厂家,限期搬家,他要建新厂了。
  又一年后,“益丰箱柜厂”就搬进了全新的钢构厂房里了!
  原来的石棉瓦老厂房,改建了一下,就用来做食堂和员工的生活用房了。
  当然,金远益一家住家,还是那栋在老厂里面一角的两楼一底的土俗小别墅里面。
  新建的“益丰箱柜厂”,可不简单呢,厂大门足有四十米宽,还是安装的电子移动门。
  进厂大门就是一片草地,过了草地,才是宏伟的钢构厂房。
  草地的左边,是三楼一底的办公楼,右边是一楼一底的产品展示楼,看上去,现代化味儿十足。
  本来,黄奕明建议新厂的卧式黑色大理石门牌上,嵌上“宏裕箱柜有限责任公司”的,可是,金远益一为纪念企业的起家阶段,二为少缴税,就不同意改为公司。
  不过,这些意见,一来黄奕明做不了主,二来黄奕明也觉得,能少交税为最好。
  因为黄奕明做事,计划和安排很是细密,所以不但很快就搬进了新厂,还很快理顺了新厂。
  从此,黄奕明就深得老板一家人的信任了。
  
  第6章 还真是时来运转了!
  从来到“益丰箱柜厂”到搬进新厂,黄奕明到“益丰箱柜厂”当厂长,已经两年半了。
  搬进了新厂,部门设置和生产流程理顺了以后,一天晚上,吃过晚饭,黄奕明和珠儿就离开小别墅到新厂去了,生意好,厂里在加夜班呢。
  黄奕明和珠儿一走,老板娘柳小叶就对丈夫说:“老金,我心里一直有个想法,但没到火候,我就没说。”
  金远益说:“小叶,你心里那个小九九,你还没说,我就猜出了八九分呢!”
  “难不成你是我肚子里的蛔虫?那你说说看?”
  “就是咱们珠儿的事儿嘛,对不对?”
  “光是珠儿,还能算事儿吗?你只说对了一半。”
  “另一半,就是小黄嘛,这下说对了吧?”
  “你还算有点儿聪明,不过,还不知道小黄有没有女朋友,看样子,他肯定还没有结婚。”
  “当然,也得问问,咱们珠儿看不看得上小黄。”
  “我看啊,咱们珠儿早就看小黄很顺眼了,我估计呀,死女娃子,也是在看火候呢!”
  “如今火候到了,那么,我们明天背地里先问问珠儿,要是珠儿愿意,我们再去问小黄有没有女朋友?”
  “行,但愿这事儿能成,小黄虽然是外地人,但这两年多下来,看得出,是个既能干,又实在的好小伙子呢!”
  “是啊,要是这事儿能成了,就可以把企业的担子甩给年轻人了,我们两个,也该清闲清闲了。”
  “也是哈,我们的企业做到这么大了,别说出国去旅游,国内的很多地方都还没去过呢。”
  “好了,说定了就休息吧,你是当妈的,明天你去问珠儿。”
  ……
  第二天吃过早饭,柳小叶把女儿叫到卧室里,问:“珠儿,你对黄厂长是啥看法?”
  金珠儿明知妈问的是什么,故意捣蛋,说:“妈,黄厂长的工作表现怎样,您该去问爸嘛,我哪儿知道呢?”
  柳小叶揪了一下女儿的脸蛋,嗔道:“再捣蛋,看妈打你!珠儿,你不去问问黄厂长有女朋友没有吗?”
  “女儿知道,这些事情,自有爸和妈操心,女儿怎么好去问呢?”
  其实,自厂子起死回生开始,金珠儿就心仪黄奕明了。
  而且根据各方面观察,金珠儿还肯定,黄奕明还没有女朋友呢。
  甚至,趁了机会,金珠儿还翻过黄奕明的手机呢,金珠儿发现黄奕明手机里并没有业务联系以外的女孩子的名字。
  不过,颇有心计的金珠儿,很清楚自己的家庭格局。
  金珠儿觉得,自己是老大,弟弟是老二,企业继续惨淡下去倒也罢了,但要是做好了,那么继承企业的,肯定就是弟弟了。
  要是黄奕明真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招赘进来,那么,自己很可能就能占到一半或者软一半的企业股份。
  从黄奕明的工作看,能力是不错,但还得把火候看老一点儿才行。
  何况,我金珠儿,刚过二十,还有的是时间,以我金珠儿的条件,长相还能算得上美女,父母是企业老板,学历也是高中毕了业的,白马王子,那是由我选的呢!
  所以,直到都开始筹备新建工厂了,金珠儿才暗暗把芳心放在了黄奕明身上。
  不过,金珠儿还要看看,一旦厂子大了,这个黄奕明还有没有能力驾驭,所以就只暗暗观察,当然也在注意黄奕明究竟有没有女朋友。
  不过,金珠儿自信,就算黄奕明有女朋友,只要没结婚,自己一旦发起了攻势,任她是谁,也没法和自己竞争的!
  这个金珠儿,也许是出身自老板家庭吧,她是不相信什么爱情不爱情的,她认为,那是写小说的人糊弄小姑娘的把戏。
  金珠儿坚信,好的婚姻,是建立在殷实的经济基础上的。
  只有有了好的婚姻,才会有稳固的爱情,要是黄奕明真的是打理大企业的能人,经济基础就不愁了,爱情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所以,金珠儿就在暗暗注视着黄奕明怎样来打理搬了厂以后的各方面安排。
  当然,黄奕明把“益丰箱柜厂”救活并推向快速发展后,不仅深得老板一家的信任,还被老板一家在当未来女婿观察着,在经营管理方面,自然就能令行禁止了,一切都能顺风顺水。
  还在新厂修建的后期,黄奕明在征得金远益同意的前提下,就在开始筹建新厂的班子和规划组织结构了。
  所以,新厂搬定没多久,新厂里的副厂长、销售部、专业的办公室主任和文员、增加的车间主管、增设的仓储物流,都搞定了!
  特别是,厂子大了,黄奕明自己用手绘图,就远水不救近火了,而到了这两年,益都会CAD、PS、3DMX软件的人,也不再稀缺了。
  应该用电脑绘图了!
  黄奕明就成立了一个只有两个员工的设计部,以取代黄奕明自己低效的手工绘图。
  销售渠道是畅通的,生产班子是已经有二百工人的基础团队的,搬进新厂后,只消陆续增招工人就行,所以新厂很快就顺利运行了。
  这时,金珠儿就差不多下定决心了,正想向母亲提出来呢,没想到,母亲却比她还急,所以她要和母亲捣捣蛋。
  柳小叶说:“还跟妈捣蛋!快说,你看不看得起黄奕明?一句话!”
  “妈女儿看得起女儿还暗中打探了黄奕明还没有耍女朋友呢!”
  “我女儿还算有心!不过,也是哈,小黄十几岁就到沿海打工,人生地不熟的,二十多点儿就到我们厂来了,还没挣到钱,他哪儿有条件耍女朋友呢!”
  “妈,你女儿我,算沉得住气吧?黄奕明刚把老厂做活那阵,女儿就对他有心了。
  “但是,你女儿是谁啊?是“益丰箱柜厂”老板的千金嘛,天下白马王子,由你女儿选呢,哪能随随便便呢,是不是?
  “他黄奕明刚干出了点儿小成绩,能说明啥问题?女儿要看到黄奕明是个管理上规模企业的帅才了,才会下决心呢!
  “妈,女儿认为,现在可以下决心了,就请您和爹全权安排吧!”
  柳小叶听了,觉得女儿比自己当年谈婚论嫁现实到哪里去了,因而很是欣慰,就又揪了一下女儿的脸蛋,说:“好,我们的乖女儿同意,妈和你爹就给你们安排”
  ……
  就在当天吃晚饭时,反正黄奕明也是在和老板一家三口一起吃饭的,还在刚开始吃酒时,柳小叶就突然问:“小黄,你对我们家珠儿是啥看法?”
  黄奕明在老板家吃了两年多饭了,第一次听到问这个问题,心知已经水到渠成了!
  其实,黄奕明自从知道了老板一家的家庭结构后,心里就在打着当上乘龙快婿的主意了。
  但是,头脑灵活的黄奕明,自从总结了刚到内地那两三年的沉痛教训后,心机也变得特别深沉了。
  黄奕明认为,越是好事情,就越要小心谨慎,凡事得讲火候,欲速就会不达!
  所以,黄奕明既不主动向金珠儿表白,也不在老板夫妇面前现殷勤,只以晚辈和职业经理人的身份来尊重老板一家人,就一直默默地表现自己的才能,暗暗等着机会。
  黄奕明内心还认定,你金家的千金,总是要嫁人的!
  我还不信,我黄奕明一个帅小伙子,把你金家企业救活了,做大了,你招女婿,会放下我不招,去招你们不了解的人?
  因而,老板一家竟一直没有看出黄奕明对金家有任何企图。
  听了老板娘的问话,黄奕明故作惊讶和意外状,好像感到很突然似地回话……
  
  第7章 黄奕明身份镀金了
  黄奕明听柳小叶突然问起对他们家珠儿是啥看法,心里就知道,水到渠成了!
  但是,早就瞄准了金家乘龙快婿职位,只是隐忍不发的黄奕明,反而感到很突然似地回话:“柳总,我对珠儿妹子的看法,一直都是很好的啊,她为人诚恳,工作踏实,能力很强的呢!”
  柳小叶当然不知道黄奕明内心的那些九九,就进一步问道:“小黄,我是说,如果说珠儿和你耍朋友,你觉得珠儿咋样?”
  黄奕明刚喝下一口酒,哈气张着的嘴,停了一下才合拢:“我、我,柳总,我就一来自贫困地区的穷打工仔,哪儿敢和您家珠儿耍朋友啊?
  “我、我真的不敢有这种非分之想呢,真的,请您们相信我!”
  黄奕明装懵,还真装神了!
  因为,只要说起工作上的事情来,他黄奕明,可是口若悬河的呢,此刻不但结结巴巴,还脸红筋胀的呢!
  此刻的金珠儿,却有了一种自尊心满满的自豪感!不过,她只是红着脸没开腔。
  金远益说:“小伙子,你理解反了,你听你柳孃继续给你说嘛!”
  其实,黄奕明的心里,明亮着呢!
  黄奕明嘴里还是说:“金总,您们家是什么地位?珠儿妹子是什么身份?我哪儿敢打歪主意呢?这不成了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了吗?”
  柳小叶说:“要是你刚到我们厂那阵,你这么说,倒还贴切。
  “可是,小黄,自从你让我们厂起死回生后,我们就在另眼看你了,要不,哪儿可能让你一天三顿在我家里吃饭呢?
  “你听说过有那家企业对打工仔有这种待遇吗?那是因为我们一家都看得起你呀!
  “现在,新厂修好了,搬也搬定了,可以松口气了,所以,我们在征求了珠儿的意见后,想把你们的关系给明确了。
  “小黄,你说老实话,你有没有女朋友?
  “要是没有,要是心里看得起我家珠儿,就干脆看个日子,把婚事办了,你们也好全副身心放在工作上!”
  黄奕明故作沉吟了一番,诚恳地说:“金总、柳总、珠儿妹妹,我自知出身卑微,从来不敢有非分之想。
  “但是,既然你们看得起我黄奕明,那我就说实话了!
  “我对珠儿妹子,虽然从来不敢生非分之想,但不代表我内心不爱慕她!
  “既然珠儿妹子也看得上我,您二位也看得起我,那我也就敢来想想这个事情了。
  “你们想啊,我老家那么贫困,出来打工,还没挣到钱,哪儿敢耍女朋友啊?
  “我原来还想呢,要是到三十岁能成家,就算谢天谢地了呢!
  “如今,你们既然慎重地提出来了,那我就得改变一下人生规划了!
  “我首先表白一下,我对珠儿妹子,一直是深爱的,只是今天之前,根本就不敢爱!
  “我对您们二老,是非常敬重的,即便没有这门婚事,也是非常敬重您们二老的,这两年多,你们应该看得出来。
  “如果我黄奕明能够成为金家的一员,也就是“益丰箱柜厂”的主人之一了,我就不会再满足于把企业只做到现在这个样子,就维持现状,止步不前了。
  “要是我能有幸成为金家的一员,我还有很多想法,要把企业做到年利润上亿甚至过亿!而且,还并不需要很多年!
  “那么,就请二老为我和珠儿妹妹操办吧!”
  说这个话时,黄奕明就不再称金总柳总了,而改成 “二老”了。
  这是双方各自都蓄谋已久的事情,既然说好了,就算是敲定了,柳小叶就说:“那么,小黄,从此刻起,你叫老金和我,就该改口叫爸妈了!”
  黄奕明就巴巴贴贴地叫道:“爸,妈,珠儿妹妹!”
  “哎这就对了嘛!”
  金远益说:“那就这样,今天下班后,我们把厂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还是请到老纤夫火锅去,吃顿火锅,宣布两个孩子的关系,算是定婚吧!
  “然后找人看个日子,最迟下个月,把婚事办了,也算了却一桩大事!”
  柳小叶说:“奕明,等日子看定,你就早点儿通知你老家父母前来吃喜酒哟!”
  黄奕明说:“我先代表我父母感谢爸妈的美意了!只是,我的母亲,在我还在读高中时就过世了。
  “我的父亲倒还健在,但因我哥嫂长年在外打工,要为我哥嫂照料家里和孩子,根本走不了。
  “我就只能等啥时候厂里能抽个七八天时间了,再和珠儿妹妹回去,请家里人和亲戚邻居吃顿喜酒了。”
  “嗯,这样也好,奕明你考虑得很周到。”
  ……
  隔了二十多天,金家就在镇上一家四星大酒店里,为黄奕明和金珠儿完了婚。
  因为是姐姐结婚,金盛丰也特意请了假,回来参加了姐姐的婚礼。
  而这时的金盛丰,已经在读大学了。
  ……
  从此,黄奕明当上了乘龙快婿,身份就也是老板了。
  黄奕明因为还有更宏伟的打算,虽然身份已经鲤鱼跃龙门了,但他这个厂长,对于下属,还是保持了威严加尊重的特点,没有让下属感到他因为变了身份就盛气凌人。
  有了用电脑设计的设计师,黄奕明要推出什么新产品,就叫设计师按他的想法设计,把设计图打印出来,请金远益看了后,觉得可行,就试制打样。
  一个系列一个系列的样品打好后,就请专业机构拍照印书,家大业大了,就不再印折页了,而是印成豪华图片书。
  一般情况,外出推销,就是销售部的事情了,除非是大经销商或地区总经销,黄奕明是不会亲自出差的了。
  另外,还在本市的几个家具商场里租了店面,开了几个零售兼发展经销商的展示窗口。
  于是,在大大扩大了产能的情况下,黄奕明多方拓展销售渠道,不断扩大着市场范围。
  新搬了工厂不过两年,“益丰箱柜厂”的年产值,就增加到了两个亿!
  而这个过程中,金远益在企业组织上,自行卸去了职务,放手让女婿去经营,只有女婿来找他最后拍板时,他才操心企业的事情了。
  又经营了一年,年产值还是两个来亿,因为新工厂的产能,就撑了,死也只能够能产出这么多了。
  一天吃午饭时,金远益说:“奕明,你看哈,今年的产值,几乎没有继续增长,是不是又该扩厂了?”
  “爸,这段时间,我也在想这个问题呢。
  “但是,我从我们的经销商们在各地商城租店营业来看,也从我们自己在本城的几个家具商城租店营业看,我觉得,一味增加产能,不是很好的选择。”
  “那,奕明,你有啥想法呢?”
  “爸,妈,我和珠儿妹妹已经多次闲聊到过呢,本市那几家员工过万的巨型家具企业,销量稍跌一点儿,老板就着急了!
  “因为,摊子太大,每月的工资,就是天文数字了,还有各种有没有销售都得开支的项目呢!
  “像那些企业,一旦市场出现了拐点,可就麻烦了。
  “所以,我和珠儿妹妹都认为,因为我们做的是耐用消费品,不可以一味扩大产能,而应该在同一条市场链上,另辟蹊径。”
  “那你们两个想到了路子没有呢?”
  
  第8章 用好资源,迅猛扩张
  现在的金远益,对女婿的意见,已经极少有反对的时候了。
  既然女婿觉得不宜再扩大产能了,他也同意,就追问女婿有没有其他路子。
  黄奕明答道:“爸,妈,你们看哈,就说我们本市的随便哪个大型家具商城吧,哪个不是开头投资大一点,后来就日进斗金呢?
  “而且,还远远没有经营工厂操心!
  “我们不说月租两三百元一平米的吧,就拿那家区位不是很好的家具商城来说事吧。
  “他们楼上楼下各有五百来家门市,加起来一千余家,最少的租四十平米,多的租三四百平米,我们就按平均租八十平米算吧。
  “零头不算,就算一千家整数,就是八万平米。
  “他们的月租金,平均只有六十元,一月净入四百八十万,他们实际净入超过五百万,这样算来,他们一年就净入六千万呢!
  “六千万,要是工厂,那得要五六亿的年产值,才能净赚到六千万啊!
  “要是把那家商场用来改做工厂,我敢说,一年撑死了能做到两亿产值,也就我们厂现在这个样子,而且远比开商场操心多了!
  “而且,水、电、网费,还是租户自己出呢,那点儿商场物业管理成本,能与生产工厂的成本相比吗?
  “如果他们的区位好,也能租到两三百元一平米,爸,妈,你们想想,一年能净入多少呢?又才需要几个成本呢?
  “所以,我和珠儿妹妹闲聊时,就是聊的,我们也来搞一个大型家具商城,而且招商的门类更全一些,把跟家具相关的家电、家饰、厨卫、装修材料、板材木材,五金油漆,家具机械,全都招进来,分区布局!
  “那样的话,我们就既有一个能年净赚两三千万的工厂,又有一个不需要像办工厂这样操心劳累,就能年净赚两三个亿的商城了!”
  柳小叶说:“是的,我也早就听说,家具业界,赚松活钱的,赚大头的,不是制造工厂,而是家具商场呢!”
  金远益说:“奕明,你这个主意好是好,可是问题来了
  “第一,开家具商城,没个五六百亩土地,是成不了规模的,没有规模,就不好招商。
  “第二,修建一座巨型商城,不算买土地的钱,没个七八亿投资,是不敢动工修建的,不像修工厂,有个三五七八千万,就能修出来一个上规模的工厂了。
  “我们现在的积蓄,因为修了新厂,目前还没到亿呢,在银行贷款,哪儿可能贷到十几个亿那么多呀!
  “第三,建一个商城的用地,可不是建一个工厂,地少了是不行的,可是,这两年拿地,可远没有我们二十几年前初建厂那阵那么好拿地了呢!
  “这些,奕明你们两人想过没有?”
  黄奕明说:“爸,妈,我们都聊过了的。
  “爸,您不是和省市一些领导都有私交吗?您啥时候带我去拜访拜访那些大领导,让我先和他们攀上关系!”
  黄奕明说到这里,金远益心里不由得盛赞自己的女婿,还真是个办企业的料呢!
  当年,自己就是巴结到了省市领导,才拿到那么多暴利钢皮柜订单的啊!
  “官场上是有一些朋友,可都是退休一届两届了的呢,他们都没实权了呀!”
  “没事,只要爸把我介绍给他们了,我再通过他们介绍几个有用处的在任领导,这不就把关系接上了?”
  拉官场关系,金远益可算是老手了。
  听了女婿这一说,金远益觉得可行,就问:“那么,当和领导建立起关系后,奕明你打算怎样操作呢?”
  “我是这样想的,爸,我先请他们吃饭、洗澡、唱歌,给他们送名烟名酒,把面子混熟。
  “然后,视职务的高低和项目的关联性,分别给他们送上十万到五十万不等的见面礼,说出我的项目,开出给他们赠送商城股份的条件,请他们给我搞定地皮。
  “当然,搞地皮的过程中,可能还要送许多按百万计的银行卡,不过,凭他们关系压下来的土地价格,没准就够给他们送银行卡了。
  “我们自己呢,只需要在拿到土地以前,花点儿自己的钱,只要拿到了土地,就用土地抵押,到银行去贷款修建。
  “爸,你是知道的,银行还巴不得多贷款出来呢,只是既没抵押又没硬关系的人,没法贷到分文。
  “其实,这几年,好多迅猛扩张的工厂,就是那么操作的,先用自有资金拿地,有了地就贷款,这样就跨过了原始积累的漫长过程呢!”
  这些思路,对于金远益来说,那是一点即通的,所以,他听了女婿这么一说,十分认同建商场确实远比继续扩工厂强!
  金远益就说:“奕明,爸没想到,你把怎么来操作,都想好了呢!
  “还有,等不到商场修好,你弟弟也就完成了实习,应该毕业了,我们就又多了一个自家人参与经营了!”
  听了这个话,黄奕明心里暗暗打了一个咯噔,但没有表露出来。
  金远益继续问:“那么奕明,一旦上商城项目了,你对“益丰箱柜厂”和家具商城的工商关系,有了打算没有呢?”第1章 优化了管理,却断了别人财路
  本世纪初,内地某省会,益都市郊区,某家具产业园区。
  一个年轻人正从一家工厂跑出来,不要命地逃跑!
  七八个手提木棒的人,在后面追赶!
  这个年轻人穿一身西服,但衣领已被撕破,领带搭在了后肩上,头发也是满头蓬乱,好一幅狼狈相!
  追着打这个年轻人的七八个人中,有两个穿西服打领带的,其余都是穿工装的。
  追赶的人,追出厂门有一百来米了,没有追上,也就停步了。
  其中一个穿西装的人高叫道:“黄奕明,你个恶棍狗日的,给老子滚,有多远滚多远!
  “你娃娃胆敢再走到厂门边来,就要把你狗日的打成残废!”
  这个被追打的年轻人,当然是好汉不吃眼前亏,头也不回地跑了。
  被叫作“黄奕明”的这个小伙子,为什么会被追打呢?
  原来……
  黄奕明是外省人,家离益都市远着呢。
  黄奕明高中刚毕业,因家贫,根本就不可能读大学,就跑到广东深圳去打工。
  兜里没钱,只图快点儿找到工作,一开始应聘,就进了家具行业。
  黄奕明头脑灵光,也有较高文化底子。
  九十年代后期的家具行业里,高中毕业生要算高学历了呢。
  在深圳不过干了两三年,黄奕明就觉得,自己把家具厂的工厂管理、工艺流程、市场营销,全都弄懂了。
  黄奕明就想干白领的工作了,而且还想当厂长,或当销售总监,甚至想当上老板之下,全企业之上的总经理!
  但是,到了黄奕明想干白领的那个时候,深圳的家具行业已经比较成熟了,别说所有管理层职位,就是一线流程的普通技工,都已经很难再求得半个职位了。
  黄奕明就向老板自荐,但几经努力,却没有效果,甚至想跳槽都很难找到接受他的同类企业。
  但是,黄奕明从来没有放弃过想当厂长经理的努力。
  从媒体、通讯渠道和打工仔的口头渠道,黄奕明得知了内地益都市的家具行业,也颇具规模了,而且正在蓬勃发展。
  既然正在蓬勃发展,那么,就一定有用武的职位!
  黄奕明就毅然辞了职,乘火车到了益都市来求职。
  那个时候,全国的家具行业,最有名气的,就是深圳和广东各地的企业和品牌了,以致业界有“广东仿外国,内地仿广东”的潜规则。
  而深圳的名气,更居广东之首。
  自然了,内地的家具企业,就把深圳的家具企业当成了神。
  因为黄奕明是来自深圳的业界内行,到内地家具企业找工作,首站就谋到了一个厂长职位!
  然而,黄奕明哪里知道,沿海的家具企业,又特别是深圳,规模无论大小,都不同程度地在按企业制度运行。
  而内地的家具企业,大多还处于帮派林立、没有管理、作坊式小承包的初始阶段。
  就连企业老板,都不相信管理,更不相信创新设计,他们普遍认为:“造家具又不是造飞机,哪来那么多的框框调调?”
  黄奕明凭着“深圳”的光环,一到内地,就当上了“财旺家具厂”的厂长!
  这个厂,不过七八十个工人。
  黄奕明来以前,木工工段包给了一个木工主管,油漆工段包给了一个油漆主管,安装工段包给了一个安装主管。
  三个主管包干管理各自工段内的一切,包括开除和新招工人,都是主管说了算。
  就是发工资,都是老板把一个工段的全部工资,打包发给工段主管,由工段主管去给工人发放。
  在业界,这种包干管理和工资发放方式,叫“提口袋”。
  想想吧,工段主管就是小皇帝,他能不任人唯亲?能不在分配工件时难易有别?发工资时能不看人抽头?工段主管那是想不发些小财都做不到呢?
  而老板呢,只要他赚到钱了,工段主管把下面摆平了,他就能少操心,也就很满足这种提口袋的管理模式。
  黄奕明上任当了厂长后,先花了几天了解工厂现状。
  了解的结果,黄奕明认为,如此落后的管理方式,与沿海的规范式管理,简直没法比!
  甚至都不能算是管理!
  黄奕明就向老板汇报了他的看法和改进的思路。
  老板当然巴不得这个新厂长给他理顺了,最好是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就说:“黄厂长,就按你说的,大胆去做吧。
  “不过有话在先,你可不能给我搞乱套了哟!”
  老板还真肯放权啊?太好了!
  黄奕明兴奋得像打了鸡血,兴致勃勃地开始了他的管理改革和工艺改革。
  平心而论,要是黄奕明的改革真能顺利实施的话,那么,财旺家具厂肯定能够不仅做好质量,增加产量,降低成本,还能在这个家具行业普遍水平低下的内地城市,率先脱颖而出,迅速壮大。
  黄奕明推行改革的头两个月,因为他是老板新聘的从沿海来的厂长,再加上他的执行力超强,既很会说,又态度强硬,工厂里面,表面上风平浪静,好像大家都很服他。
  然而,到了第三个月发工资时,这种表面的风平浪静,就开始起波浪了!
  因为一连三个月了,工资是由厂里的出纳,也就是老板娘,直接发给每个工人手里的!
  三个月了!三个工段主管心里的那个火气呀,“呼呼呼”直窜,就再也按捺不住了!
  而且,以前那些专干花工夫少而工价高的关系户工人,分配工件一视同仁了,不能处处占便宜了,也都按捺不住心里的火气了!
  这三个工段主管,有两个都是老板娘娘家的远亲,有一个还是老板家的近亲!
  那些常占便宜的工人,有的是老板和老板娘娘家的亲戚,有的是工段主管的亲戚或哥们儿。
  只有那些吃亏专业户工人,从内心拥护黄厂长的改革,但他们是厂里的弱势群体,没有说话的份儿。
  于是,三个工段主管就唆使那些沾亲带故的工人,一看到老板到厂里来了,就到老板那里去闹事,变着花样儿告黄奕明的恶状。
  再接下去,三个工段主管以工人不服黄厂长的管理为由,也隔三岔五来找老板闹事,并以“我们都干不下去了”来要挟老板。
  这样,在黄奕明当厂长的第四个月里,厂里就几乎天天吵闹,更有工人暗里拖进度,明里装病请假,甚至故意弄坏机器,毁坏板材,倒掉油漆!
  头三个月刚刚见到点儿起色,第四个月一算账,产量减少了一大截,成本却上升了一大截,还常常请人修机器!
  这一下,三个工段主管都找到了状告黄奕明的好由头了!
  三个工段主管不但频频到老板那儿告恶状,还唆使了十几个老占便宜的工人,下班后在厂外围住黄奕明威胁:“姓黄的,你娃娃要是下个月都还在厂里,老子们在厂外见到你一次,就要暴打你一次!”
  
  第2章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黄奕明个性再强横,也懂得猛虎敌不住群狼的道理。
  当然,以他黄奕明那颗灵光的头脑,他怎可能会看不出幕后主使是那三个主管呢?
  怎么可能不知道是因为他的管理改革,断了主管吃工人工钱的财路呢?
  三四个月了,怎么可能不知道三个主管和老板家族的关系呢?
  怎么可能不知道来威胁他的这十几个工人,也是投机取巧占便宜的既得利益群体呢?
  自从四月份不断发生人为捣乱以来,黄奕明心里就明白了,这个财旺家具厂,不可能把厂子搞好!
  因为他黄奕明是外来人,还势单力薄,老板不可能因为他而开除那三个主管都是老板和老板娘的亲戚呢!
  而且,黄奕明早已经知道了,这个益都市,成气候的工业园就有两三个,散聚的家具工业片区,还有好些呢!
  总不可能,个个家具厂,都是财旺家具厂这个样子吧?
  其实,还没到发工资时,黄奕明心里就想过了,实在干不下去,就跳跳槽吧,东方不亮西方亮嘛。
  因而,黄奕明面对那十几个摩拳擦掌,凶神恶煞的工人,没有和他们据理力争,只是说:“你们莫要那么凶!不需要你们在这里逞凶!
  “你们就不来逞凶,我这一两天也要去找老板辞职了!
  “我不在这里当厂长了,管你们以后咋搞,都与我无关了!”
  那十几个工人听说黄奕明就要辞职走人了,也就作罢了。
  当黄奕明找到老板辞职时,老板竟然没有挽留!
  因为,在老板的心里,这个黄奕明虽然有几下子,但他那套沿海的管理模式,不适合内地家具行业,不能让他继续造成亏损了,就欣然同意了黄奕明的辞职。
  当然,老板巴不得黄奕明走人,当即就发给了应领的全部工资。
  黄奕明到这个城市四个月了,虽然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厂里,几乎还每晚加班,但一个月一天的放假,他还是要到同行业各处去走走看看的。
  自然,就不再是刚来益都时那种对家具行业状况两眼一抹黑了。
  再说,黄奕明在财旺家具厂头两三个月的工作,也被家具材料商传到了好些其他厂家,有的厂还想来挖他呢!
  所以,黄奕明辞职的当天,就另外找到了工作,还是当厂长!
  黄奕明一是年轻,二是行业阅历浅,找工作是只求一个厂长职位,从来没有去想过,考察考察企业和老板,不懂得良禽择木而栖,所以找到工作容易,却总碰上内部混乱不堪的企业。
  厂长倒是当上了,但是,或许是内地和沿海家具业界的行业文化不相容吧,黄奕明在另一个厂干了半年,还是走人了!
  在另一个厂,也是干出了成绩的,但其间,黄奕明在厂外餐馆吃饭时,还挨了一次黑打,吃了几天药呢!
  而这次挨打,黄奕明直到离开这个厂都还不知道,竟然是老板的舅子买凶找人打他的呢!
  从此,黄奕明就开始了频繁的辞职、找工作……
  但是,近三年下来,干得最久的,也就半年时间,还有才干两个月就被老板炒掉了的呢!
  黄奕明被一伙人追着打跑了的这个企业,也是既威胁到了原厂长的职位,又断了一些人的财路,这才让那些人积怨成仇,竟然明火执仗地追打他!
  黄奕明多在几个厂干过,又都是干不下去了,才被迫辞或被炒掉的,因而在每个厂干的时间都很短,三年不到,竟干了八个厂!
  拜家具材料商们的义务传播,业界就盛传开了“黄奕明这个人,本事是有一点儿,但老爱跳槽,这个人用不得”的名声!
  黄奕明这一次被追打跑了后,就在家具业界找不到工作了!
  虽然黄奕明也小有积蓄,但老是租房住,坐吃山空,决不是办法。
  当然,不可能回到环境恶劣、极端贫困的老家去,黄奕明不得不苦苦寻思出路。
  也不可能再回深圳,因为要找个当头儿的职位,是很难的。
  在益都的家具行业,是干不下去了!
  可是,其他行业吧,自己又是外行,至于工资最高的IT行业,那更是门外汉!
  体制内的行业倒好,那更是想想都会犯错!
  唉,只可惜,自己没本钱,要是自己有一百万,就可以办个小厂,要是自己有三五千万,就能办个上规模的公司!
  我黄奕明,就有这个胆气说这个话
  要是有了足够的投资,内地这些家具业同行,能成为我黄奕明的对手的,那是屈指可数的!
  可是,英雄气短呀!
  黄奕明闲着的这些天,乘公交车,搭火三轮,到益都四郊各工业园区和家具行业聚集片区,都去看过。
  没想到,在远离原来工作过的家具园区,一旦遇到了他黄奕明还看得入眼的家具企业,竟然也都知道他黄奕明是个爱跳槽的人!
  这可让黄奕明感到两眼一抹黑了!
  难道家具企业多如牛毛,就没有我黄奕明的用武之地吗?
  黄奕明甚至想到改个名字,可身份证没法改呀?
  而且,回老家去改身份证,那得花多少时间和受多少折腾啊!
  再说了,我黄奕明的名字,是爹妈取的,哪有随便改了的呢?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虽然也还能耗得起一段时间,但没了工作,黄奕明的心里,就空落得承受不住了。
  家具行业的工作这么难找,何不换个思路呢?难道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吗?
  想到这里,黄奕明两眼一亮:有了!
  前些天,在到处去看家具厂的过程中,不是看到有一家生产钢皮文件柜的工厂吗?
  还记得,之所以当时引起了注意,就因为看到厂名叫“益丰箱柜厂”,当时还以为是家具厂,还到厂门口去瞟了一眼里面的呢。
  钢皮文件柜和家具,无非就是材料不同,当然工艺肯定也不同,但总不可能是需要多么高深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吧?
  对,不妨去问问看!
  于是,黄奕明乘公交,换火三轮,熟门熟路地来到了“益丰箱柜厂”。
  到了厂门口,黄奕明对守门老头说:“老人家,请问一下,你们厂的老板贵姓,叫什么名字?”
  守门老头打量了一下黄奕明,反问道:“你找我们老板干啥?”
  “是这样,我原来一直在深圳家具厂当厂长,新近来到了益都,准备找个厂长工作,今天一出来找工作,就看到了你们厂,我想和老板谈谈,请您去通知一下吧!”
  “哦,我们厂长叫金远益,可是,没听说他要聘厂长啊?不过,你大老远来了,我去问问看,你在这里等着。”
  守门老头就进去了。
  少倾,走在守门老头前面的金远益就出来了,一见黄奕明就问:“就是你,从深圳回来找厂长工作的吧?你叫啥名字?”
  黄奕明连忙起身,说:“您就是金老板吧?我叫黄奕明,刚从深圳来到内地,想找个家具厂的厂长工作。”
  黄奕明知道,因为这是钢皮家具厂,不是用的同类材料。
  所以,特爱在行业界传递消息的家具材料商们,就不会把黄奕明的“跳槽狂”名号传到非家具企业里来。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黄奕明就略去了在内地干过若干个家具厂的厂长这一茬儿。
  金远益就说:“我本来没有打算聘请厂长的,但你既然大老远从沿海过来了,嗯……那就这样,我先带你到厂里面看看,然后到我办公室去谈。”
  “好啊,那就请金总带我去看看吧。”
  这时是半上午,工人们正上着班。
  但是,一路走过来,黄奕明总共不过看到十几个工人。
  从堆料车间,裁料车间,折弯车间,钻铣车间,到磷化车间,打磨车间,喷塑车间,再到组装车间,这么一路看过来,黄奕明心里就有数了。
  虽然不同于家具制造,但工艺流程,还是一看就懂了七八分的!
  而且,黄奕明还发现,这个规模的工厂,哪怕就容纳一百几十个工人,也不会打挤,却只有十几个工人在上班,说明生意并不好!
  原来的生意不好,正是显示我黄奕明的才能的好机会呢!
  看完了生产流程,金远益就带黄奕明来到了他的办公室里。
  
  第3章 祸兮福兮?
  黄奕明在进门时,就扫眼打量了一下金远益的办公室。
  办公室很大,进门就是一组棕红色真皮沙发和棕红大理石茶几。
  老板台还有八九成新,是那种中高档的七字形大号老板台。
  老板台也是棕红色的,老板椅还是棕红色的。
  老板椅后面靠墙,是一组棕红色的大型电视墙。
  电视墙上层,供着电子蜡烛照着的财神,中层是营业执照和一些奖牌,竟然还有几个大像框,那些放大照片,好像是金远益和大领导的合影。
  黄奕明刚到,还不好去近看那些合影。
  金远益和黄奕明坐到沙发上,就叫:“珠儿,沏两杯茶来!”
  隔壁就过来一个长得还挺受看的姑娘,用大号纸杯沏来两杯茶。
  在放茶杯时,这个叫珠儿的姑娘看了黄奕明一眼,说了声“你好,请喝茶”,就回到隔壁去了。
  金远益问:“小黄,简单说说你的经历吧。”
  黄奕明说:“其实,我也没啥经历可说,无非是高中毕业后,没考起也读不起大学,老家又太穷,就到深圳去打工了。
  “一去就应聘到了一家家具厂当工人,我很快就学会了流程工艺技术,还学会了款式改进。
  “老板见我还比较会说,有点儿组织能力,就叫我当工段主管。
  “当了两年工段主管,我就升任厂长了。
  “当了一年厂长,我听说内地这个益都市,家具行业正在蓬勃发展。
  “以我的能力,我还不满足于在沿海那家小家具厂当个厂长,觉得既然这里正在发展中,我的机会肯定就多得多。
  “我老家穷,当然想咸鱼翻身啰,就毅然辞去了厂长,来到了这里,想寻个用武之地。
  “这不,我刚到,还住在宾馆里的呢,一出来找厂,就看到了“益丰箱柜厂”,不知金总这里可需要我?”
  金远益虽然原本并没有想聘厂长的,但因这些年来,生意一直不好,工厂的资源闲置那么多,很是浪费,一听黄奕明在深圳是从工人当到厂长的,就动开了心思。
  当然,当老板的,在聘请管理人员时,都是追求给最少的钱,收获最大的效益的。
  很多老板都认为,产品是工人做出来的,工人成天灰尘加汗水,计件制挣得多,是天经地义的。
  可管理人员呢,就动动口,还能穿干净衣服,凭啥该挣高薪?
  金远益就问:“那么小黄,你在深圳当厂长,工资是多少呢?”
  其实,那个年代,黄奕明所在的深圳远郊,家具厂的厂长,也就两千上下。
  黄奕明所在的那个厂,工人一百来号人,厂长才一千五呢,而工人挣两三千是普遍现象,木工骨干四千五千的都有,油漆工还有挣七八千的呢!
  黄奕明就说:“回金总的话,我当主管那阵,月薪是二千五,当厂长那阵是一月四千。”
  金远益一听工资这么高,就想作罢了。
  不过又觉得,黄奕明来都来了,还是说说,这和做生意讲价钱是一样的嘛,要是能把工资谈低些,那就聘他当厂长吧。
  金远益就说:“小黄,我们厂,你都看到了,现在家具厂太多了,钢皮文件柜越来越不好卖,有的机关,还把钢皮文件柜换成了木质柜呢,我们厂,就这么点儿进账。
  “你要是不嫌眼下工资低,就来给我当厂长吧,不过,只要生意做大了,你不开口,我都会给你涨工资的!”
  “那,金总能给到多少呢?”
  “两千,这已经是我能开出来的最高工资了,怎么样?”
  其实,黄奕明来到益都后,只当过一次三千的厂长,其余都是两千、两千五的厂长,还当过一千八的厂长呢!
  黄奕明一听,觉得还能接受,心里暗暗庆幸自己会玩技巧!
  黄奕明故作沉吟了一番,这才说:“金总,说实话,以我的能力,要你五千六千,都不为高!
  “不过,我和您换位一想,也是哈,我都没挣到钱,怎可能聘高薪厂长呢?
  “这样子,金总,眼下就依您说的,月薪两千,但是,我把您的厂子给做起来了,您可要给我按劳付酬哟!”
  “这个没说的!好,那你就来给我当厂长吧!那么,你哪天能来上班呢?”
  “一旦说好了,我下午就能住到厂里来,明天就能上班。”
  “行,我叫厂里给你准备一个单间,你下午就住过来吧。哦,对了,要不要我派个车来接你?”
  我不是还住在宾馆的吗?怎能让厂方的人从临时租的棚户房里来接我呢?
  黄奕明就说:“不用了,我远道而来,没什么行李,叫个火三轮儿就拉过来了。”
  “那也好。”
  金远益觉得,为了让这个黄奕明舍得卖命,工资谈下来了,其他方面还是要把面子做够,就说:“这样,小黄,既然说定了,反正也快到吃午饭的时候了,我们出去吃个饭,算是我给你接风!”
  “那就多谢金总的盛情了!”
  金远益就又叫:“珠儿,过来过来!”
  刚才倒茶那个姑娘就过来了。
  金远益说:“我们已经聘定了这个从深圳过来的黄奕明当厂长,月薪两千,他下午就把行李拿过来,明天就上班。
  “今天中午,我们要给黄厂长接个风,你去通知你妈,还有两个主管,和技师老张,我们几个人去老纤夫火锅,一起给黄厂长接风。”
  听着这话,黄奕明就知道了,这个叫珠儿的女孩子,是金远益的女儿呢!
  这个女娃子长得还挺漂亮的嘛,就不知道她结了婚没有?
  要是没有结婚,没准我黄奕明就时来运转了,还有名利双收、一箭多雕的机会呢!
  嗯,可得对这个珠儿多关注着点儿!
  少倾,金远益用他的轿车载着他的老婆、女儿和黄奕明,那个技师老张开着破面包,载着两个主管,出了厂门,朝数公里外的一个郊区集镇驶去。
  一会儿,一行人来到了镇上的老纤夫火锅店。
  进去坐下后,老板娘就拿起菜谱点菜。
  金远益就先向众人介绍了黄奕明,并说了明天还要开个全厂大会宣布,从明天起,凡是生产上的事情,都由黄厂长负责。
  然后,金远益挨个儿向黄奕明介绍:“这位老张,张工,是我们厂的总工程师,下料折弯,钻铣组装,都是张工在主打操作。
  “这位胖点儿的,是前几个工序的梁主管。
  “这位年长点儿的,是后几个工序的陈主管。
  “点菜这位,就是管我这个皇帝的慈禧太后,叫柳小叶,只是她这些年体弱多病,在厂里,就只管一下钱。
  “这个小丫头嘛,叫金珠儿,是我的大女儿,在厂里面,是除了生产以外的万金油。
  “什么接单、发货、进材料、记账、算成本、接待来客,都是她在干,还算能干吧。
  “我还有个小儿子,叫金盛丰,差不多要高中毕业了,他还在学校里,你以后有机会认识他的。
  “至于工人嘛,你多干些天,自然就会认识了。”
  听了金远益这一介绍,黄奕明觉得,这个金远益,还有点儿幽默感,应该比其他几个老板好处些,就说:“嘿嘿,金总很幽默呢!
  “各位,我小黄初来乍到,往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全靠各位多多关照啰!
  “哦,还有一点,就是在坐的,可能除了珠儿妹子外,都是我的长辈了,年轻的,也是我的大哥了,往后,你们就不要叫什么黄厂长了,都叫我小黄好了,这样随和些!”
  ……
  吃完午饭后,黄奕明顺搭了一段路的轿车,就和金远益全家告辞,叫了个火三轮,回租房处退房搬行李去了。
  
  第4章 走出过时套路
  黄奕明到了“益丰箱柜厂”后,还在了解厂情的头几天里,就发现这个厂生意不好的原因了。
  金远益办这个箱柜厂都二十来年了,他办厂那阵,就是东南沿海,家具产业也是才刚刚开始发展,内地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家具企业呢。
  本市的那些和金远益同期或稍后开办各类家具厂的,到两千年前后,就已经陆续倒闭了,老牌家具厂都在吆喝“家具淘汰年到了”。
  这么一比较,他金远益还算生命力强的几家老牌家具厂之一呢。
  因为是依托省会大城市,那时的钢皮文件柜生意可好了,厂子里工人最多的时候,差不多有两百人呢!
  那时,金远益都在考虑扩厂了!
  却不料,三两年之间,益都市的各类家具企业,竟像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了。
  城里面的很多机关,因为重新装修办公楼,图气派的,都换木质的板式文件柜和新型办公桌了,就连有的还在用着的钢皮柜,都在换板式柜了。
  这一下,金远益的生意,陡然之间,就明显淡下来了,而且那些合影照上的领导,也没法为他站台了,就不得不打消了扩厂的念头。
  恰好厂子的生意越来越淡的九十年代中后期,又正是养育孩子的人生阶段,金远益的老婆柳小叶又多病,就不敢再有扩张企业的打算了。
  到了近几年,金远益就只能养十几个工人,半死不活地吊着了。
  黄奕明到厂里的第二天和第三天,就发现了办公室电视墙里的那些奖状、荣誉证书和金远益跟省市领导的合影了!
  这些东西说明,“益丰箱柜厂”在上一个市场时代,还是当地的明星企业呢!
  黄奕明已经隐约觉得,金远益还沉迷在当年靠拉拢领导站台,获得大单位定单的模式里,没有去分析当今为什么会越来越惨淡。
  说白了,金远益只注重了上层关系,却忽略了市场变化!
  不过这也不难理解,金远益办厂那个年代,本来就不是市场主导产业的时代。
  反倒是,在刚刚允许私人经商办厂的早期,金远益就办了一个在当时可算很大的私营箱柜厂了,足见金远益是个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商业奇才呢!
  至于生产线的管理,黄奕明觉得,比那些他帮过的内地家具厂都还不如!
  那些厂,不管他们有没有内部管理,或内部管理有多么混帐,但人家的产品赶上了市场潮流,不缺订单,缺的只是内部管理。
  “益丰箱柜厂”呢,是外无市场,内无管理,内乱外忧,都占全了!
  不过,黄奕明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个“益丰箱柜厂”,如果现在就着手改进内部管理,搞不好又会让主管和工人群起反对!
  更而且,就算顺顺利利地改革好了,没有充足的定单,又有什么用呢?
  老板可是以他赚没赚到钱来衡量我黄奕明的工作的啊!
  这么看,我还不如先不动现状,只是在现场脏乱方面提高一下要求,先把产品的竞争力提升起来,再来改进管理。
  相信只要老板赚的钱在开始多了,我再来说要怎样改进管理,老板必然会听我的,不会再迁就主管和工人了。
  反倒是,这时就改进管理,老板肯定是迁就主管和工人而炒掉我黄奕明!
  还别说,黄奕明这么一想,还真想对了!
  要是他在工业园那阵,不那么一根筋地到了哪个厂,都想通过迅速改进生产管理来显示自己的才能,也不会落下臭名声!
  黄奕明观察了解了工厂现状后,先在心里打了一番腹稿,就去向老板汇报他的想法了。
  金远益见黄奕明来汇报观察到的厂情和改进的想法,就说:“黄厂长你稍等,我叫他们都来一起听听。”
  说过,金远益就叫:“珠儿,你去把你妈叫到办公室来,你们两娘母和我一起听听黄厂长的改进意见!”
  少倾,金远益的老婆女儿都过来了,几个人围在沙发上,黄奕明说:“金总、柳总、珠儿妹子,我到底是从沿海过来的,见得多些,针对咱们厂的厂情,能多一些参照。
  “所以,我在汇报意见之时,涉及的问题,可能带有批评意味儿,言语不顺耳之处,还请多多包涵哦!”
  金远益忙说:“哪里话?工厂嘛,是为了赚钱的,不是政府,为了听好话的,黄厂长你只管提意见!”
  “那我就直说了哈!
  “首先,生产管理几乎完全缺失,工人们没有最起码的企业员工的应有素养!
  “比如,对车间定置的整理,对工件物品的清理,对场地和工作台的清扫,对安全的督促,对车间的清洁保持,这些都是每天应该做到的事情,但好像从来就没有做过!
  “而且对工艺质量,没有控制标准,计件工资给出去了,老板却没有收获合格的质量回报!
  “这就成了什么呢?对于工人,是做了活儿就给钱,而不是要做好做合格了才给钱!这样,谁还愿意做好质量呢?
  “当然,这与流程交接责任制度缺失有关。
  “当前的现状就是,工人做完后没任何检验,就交给下一道工序了!
  “所以,成品柜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毛病,在销售时,就没有了讲价的资本了,倒是给买主提供了砍价的理由!
  “应该说,当前的生产管理,根本就谈不上管理,纯粹是放羊式生产,羊群一放出去,就不管羊儿怎样乱跑了。”
  说到这里,黄奕明话锋一转:“不过,生产尽管毫无管理,但我眼下还不打算改进生产管理,而是任其保持现状,最多在场地整洁方面提高点儿要求。”
  听到这儿,金远益有点儿急了,心想,我花两千月薪聘你来当厂长,你都看到问题了,咋不改进呢?
  金远益就打断黄奕明的话,问:“黄厂长,你既然看到问题了,为啥不着手改进呢?”
  黄奕明做出成竹在胸的样子,说:“金总,柳总、珠儿妹子,你们先莫急嘛,听我把话说完。
  “打个比方说吧,我们换了好的厨房厨具,换了很好的厨师,也准备好了上等食材,可顾客没有来,我们把菜炒出来,有啥用呢?
  “所以啊,咱们“益丰箱柜厂”的难点,当务之急,不是在于生产管理缺失,而是产品销量的缺失!
  “没有能广泛占领市场的产品,改进了生产管理,有啥用呢?这就是说,当务之急,应该是开拓市场啊!”
  金远益又急了:“黄厂长,你刚到我们厂,你还不知道,我们厂在十几年前,那可是两百来工人生产,都嫌厂小挤不下了呢!要不,我哪来那么多荣誉?
  “你是不知道啊,现在使用钢皮柜的,越来越少了,哪儿还有钢皮柜的市场呢?”
  黄奕明得意地说:“金总,柳总、珠儿妹子,这正是我小黄加盟“益丰箱柜厂”的意义所在啊!
  “你们听着哈,我把我的想法说说,你们都来评判,看行不行哈。
  “我的拓展销路的方式,分三块:
  “第一块,就是坚守现有阵地,也就是当前的产品,我们不能丢,而且还要在现基础上做好质量,改进款式和功能,因为这是我们当下吃饭的本钱。
  “第二块,我们制造钢家具的设备齐全,可有需求的钢家具产品却很单一,我们可以开发些不同型号的保险柜、角柜、厨具柜,边角废料就开发些细软保险盒,进行同材料同工艺的产品延伸。
  “第三块嘛,应该还是市场空白,就是开发钢木家具,而且是特别适合办公用的钢木家具。
  “不是很多单位都在把钢皮文件柜换成板式文件柜吗?那我们就开发既有木板的纹理和平滑,又有钢质的结实和简洁,没准还更现代,更上档次呢!
  “此外,当然还需要再多看看市场再说,就是用边角废料,为其他家具厂配套提供钢质部件,这东西可是卖高价钱的呢!
  “金总,柳总、珠儿妹子,现在厂里还有不少整件钢板,大大小小的下脚料,都多得没法处理了,优化产品,并不需要多大的投入啊。
  “你们只消再购进少量三聚氰胺中纤板,我先来打些样品出来,试销了再批量生产,你们看怎么样?”
  问过后,黄奕明盯着金远益和柳小叶,生怕他们一口回绝了这些建议……
  
  第5章 起死回生
  金远益、柳小叶会了一下眼神,表示赞许,但一时还没表态。
  金珠儿对这些不感兴趣,就没什么看法。
  黄奕明怕事情黄了,就继续说:“我们的少量样品做出来后,拍成照片,先花点儿小钱印些折页图片。
  “到时候,我亲自拿去推销,根据推销情况,再来逐渐上量,做到以销定产,避免死货积压。
  “到了需要增招工人了,我再来推出生产管理改革,那时改革,就水到渠成了。
  “不说两百工人,就是做到五六十个工人了,金总,柳总、珠儿妹子,你们到那时来看,“益丰箱柜厂”是不是就重振旗鼓了?
  “这下子,你们总理解我为什么不立即就改进生产管理了吧?”
  产品越来越不对路的困境,金远益是最有深切体会的!
  只是他以前的思路,自己把自己困在了单一的钢皮文件柜范围里了,一直都苦于找不到出路。
  此时听了黄奕明的分析,在心里思考了至少两分钟。
  不过,冷场的这两分钟里,可把黄奕明煎熬得如隔三秋
  万一我的建议被否决了,那我在“益丰箱柜厂”的前途就完蛋了!要是这份工作都黄了,那就只好换个城市了!
  金远益想好后,先朝他老婆柳小叶点了点头,把大腿一拍,兴奋地说:“小黄啊,你说的这些,按理说,我早该想到啊,你今天可是一语点醒了梦中人呢!
  “好,这样子,你开个材料申购单,我叫珠儿立刻就买回来,就按你说的,说干就干!”
  这一下,黄奕明心里吊着的石头算是落了地!
  黄奕明说:“金总,我还开不出来材料申购单,我得先开个绘图用品申购单,请珠儿妹子去买回来。
  “因为,我必须把要开发的产品图纸画一画,还要征求一下你们的意见呢,有了图纸,才能计划材料嘛!”
  这个话,说得金远益心里更踏实了,自古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唉,叹我金远益,曾经那么红火,都是去买回柜子来照着做的呢!
  金远益就说:“那就这样,吃过午饭,珠儿就开车带黄厂长去城里面,黄厂长你需要买啥,就自己挑,免得珠儿给你买错了。”
  “也好,那就这样吧。”
  ……
  吃过午饭后,金珠儿带上钱,用小车载上黄奕明,就朝城里面去了。
  一路上,两个年轻人竟然没有说话。
  黄奕明因为才来几天,不但屁大的成绩都还没做出点儿来,连地皮都还没踩热,也就是说,饭碗都还是晃动着的呢,就不敢造次。
  金珠儿呢,倒是几次想开口,问问这个还颇有点儿帅气的黄厂长结婚了没有,有女朋友了没有,但几次都话到口边,又咽回去了。
  黄厂长毕竟才来几天啊,谁知道他是个说大话的壳子客吹吹匠,还是个实干家呢?
  这是大事,还是多看看,看准了再说吧!
  于是,两人从厂里出来,行驶了二十几公里的路,都没有说一句话,就直接到市里文化用品商场去买绘图用品了。
  ……
  这一下,黄奕明可有干劲了,白天要到车间,绘图的时间很难连贯,为赶图纸,每天晚上忙到十二点才睡觉……
  两个多月后,黄奕明拿着样品折页,到家具商城的办公家具区去推销。
  还别说,一去就和好几家办公家具经销商达成了意向,互留了联系方式。
  商场里面,都是老板聘的业务经理或业务员,自己不能做主,都得先请示老板,要等老板拿着折页去和办公家具的置办方恰谈后,才能确定。
  还别说,黄奕明的这些想法,还真迎合了办公家具置办单位的爱好,半个月不到,“益丰箱柜厂”就签好了足够现有工人做三个月的订单!
  这一下,可把金远益一家子高兴得,干脆叫黄奕明别再在工厂食堂吃饭了,一天三顿,就在他们家里吃饭。
  每天晚上,金远益还要和黄奕明喝两杯呢!
  这个头一开好了,就陆续有专做办公家具经销生意的老板,主动联系“益丰箱柜厂”要货了!
  这下子,工厂就必须陆续招聘工人了。
  黄奕明就赶紧推行生产管理改革,因为,经销商会经常到厂里来洽谈业务,怎能让经销商们看到这么脏乱差呢?
  金远益也意识到了,如今的生意,不能再是以前那种做法了,就啥都依着黄奕明,还亲自去做一时没想通的主管和工人的工作。
  在企业里,只要老板发话了,主管也好,工人也好,就算不理解,不愿意,也只能乖乖服从。
  有时,黄奕明也在想,以前在园区那边时,要是那些厂的老板也这么支持我,哪儿可能改革不动呢?
  不过,黄奕明也清楚,那些老板生意都很好,没有痛感,哪儿知道企业的毛病呢?
  这个“益丰箱柜厂”是快死了的企业,我黄奕明下的药凑效了,他金老板当然是言听计从啰!
  看来,企业的成败和好坏,关键还在老板一人身上呢!
  ……
  “益丰箱柜厂”这一重新上了路,就越来越红火了,自做成首次经销商定单以后,不过半年,工人就又恢复到两百来人了!
  金远益扩厂的雄心壮志又被激发出来了!
  金远益是这一片由村委打造的杂牌工业片区的本地人,和队里村里的关系都很不错,而且他和一些退休的省市领导,至今都还有往来,有时候村委还求他摆平一些事呢,所以,可算是一个能通天彻地的地头蛇呢!
  金远益曾经以象征性的价格拿的地,除开他自己厂用的二十几亩地外,还有四十几亩,就一直分租给别人在用。
  金远益之前虽然没能扩成厂,但生意还在做,赚钱不多,还有地租,倒也够一家人开支和儿子读书,原来猛赚那阵的巨额存款,就一直没用。
  所以,如今只要有条件扩厂了,地皮和资金,都是现成的。
  于是,金远益就通知租他土地办厂的所有厂家,限期搬家,他要建新厂了。
  又一年后,“益丰箱柜厂”就搬进了全新的钢构厂房里了!
  原来的石棉瓦老厂房,改建了一下,就用来做食堂和员工的生活用房了。
  当然,金远益一家住家,还是那栋在老厂里面一角的两楼一底的土俗小别墅里面。
  新建的“益丰箱柜厂”,可不简单呢,厂大门足有四十米宽,还是安装的电子移动门。
  进厂大门就是一片草地,过了草地,才是宏伟的钢构厂房。
  草地的左边,是三楼一底的办公楼,右边是一楼一底的产品展示楼,看上去,现代化味儿十足。
  本来,黄奕明建议新厂的卧式黑色大理石门牌上,嵌上“宏裕箱柜有限责任公司”的,可是,金远益一为纪念企业的起家阶段,二为少缴税,就不同意改为公司。
  不过,这些意见,一来黄奕明做不了主,二来黄奕明也觉得,能少交税为最好。
  因为黄奕明做事,计划和安排很是细密,所以不但很快就搬进了新厂,还很快理顺了新厂。
  从此,黄奕明就深得老板一家人的信任了。
  
  第6章 还真是时来运转了!
  从来到“益丰箱柜厂”到搬进新厂,黄奕明到“益丰箱柜厂”当厂长,已经两年半了。
  搬进了新厂,部门设置和生产流程理顺了以后,一天晚上,吃过晚饭,黄奕明和珠儿就离开小别墅到新厂去了,生意好,厂里在加夜班呢。
  黄奕明和珠儿一走,老板娘柳小叶就对丈夫说:“老金,我心里一直有个想法,但没到火候,我就没说。”
  金远益说:“小叶,你心里那个小九九,你还没说,我就猜出了八九分呢!”
  “难不成你是我肚子里的蛔虫?那你说说看?”
  “就是咱们珠儿的事儿嘛,对不对?”
  “光是珠儿,还能算事儿吗?你只说对了一半。”
  “另一半,就是小黄嘛,这下说对了吧?”
  “你还算有点儿聪明,不过,还不知道小黄有没有女朋友,看样子,他肯定还没有结婚。”
  “当然,也得问问,咱们珠儿看不看得上小黄。”
  “我看啊,咱们珠儿早就看小黄很顺眼了,我估计呀,死女娃子,也是在看火候呢!”
  “如今火候到了,那么,我们明天背地里先问问珠儿,要是珠儿愿意,我们再去问小黄有没有女朋友?”
  “行,但愿这事儿能成,小黄虽然是外地人,但这两年多下来,看得出,是个既能干,又实在的好小伙子呢!”
  “是啊,要是这事儿能成了,就可以把企业的担子甩给年轻人了,我们两个,也该清闲清闲了。”
  “也是哈,我们的企业做到这么大了,别说出国去旅游,国内的很多地方都还没去过呢。”
  “好了,说定了就休息吧,你是当妈的,明天你去问珠儿。”
  ……
  第二天吃过早饭,柳小叶把女儿叫到卧室里,问:“珠儿,你对黄厂长是啥看法?”
  金珠儿明知妈问的是什么,故意捣蛋,说:“妈,黄厂长的工作表现怎样,您该去问爸嘛,我哪儿知道呢?”
  柳小叶揪了一下女儿的脸蛋,嗔道:“再捣蛋,看妈打你!珠儿,你不去问问黄厂长有女朋友没有吗?”
  “女儿知道,这些事情,自有爸和妈操心,女儿怎么好去问呢?”
  其实,自厂子起死回生开始,金珠儿就心仪黄奕明了。
  而且根据各方面观察,金珠儿还肯定,黄奕明还没有女朋友呢。
  甚至,趁了机会,金珠儿还翻过黄奕明的手机呢,金珠儿发现黄奕明手机里并没有业务联系以外的女孩子的名字。
  不过,颇有心计的金珠儿,很清楚自己的家庭格局。
  金珠儿觉得,自己是老大,弟弟是老二,企业继续惨淡下去倒也罢了,但要是做好了,那么继承企业的,肯定就是弟弟了。
  要是黄奕明真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招赘进来,那么,自己很可能就能占到一半或者软一半的企业股份。
  从黄奕明的工作看,能力是不错,但还得把火候看老一点儿才行。
  何况,我金珠儿,刚过二十,还有的是时间,以我金珠儿的条件,长相还能算得上美女,父母是企业老板,学历也是高中毕了业的,白马王子,那是由我选的呢!
  所以,直到都开始筹备新建工厂了,金珠儿才暗暗把芳心放在了黄奕明身上。
  不过,金珠儿还要看看,一旦厂子大了,这个黄奕明还有没有能力驾驭,所以就只暗暗观察,当然也在注意黄奕明究竟有没有女朋友。
  不过,金珠儿自信,就算黄奕明有女朋友,只要没结婚,自己一旦发起了攻势,任她是谁,也没法和自己竞争的!
  这个金珠儿,也许是出身自老板家庭吧,她是不相信什么爱情不爱情的,她认为,那是写小说的人糊弄小姑娘的把戏。
  金珠儿坚信,好的婚姻,是建立在殷实的经济基础上的。
  只有有了好的婚姻,才会有稳固的爱情,要是黄奕明真的是打理大企业的能人,经济基础就不愁了,爱情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所以,金珠儿就在暗暗注视着黄奕明怎样来打理搬了厂以后的各方面安排。
  当然,黄奕明把“益丰箱柜厂”救活并推向快速发展后,不仅深得老板一家的信任,还被老板一家在当未来女婿观察着,在经营管理方面,自然就能令行禁止了,一切都能顺风顺水。
  还在新厂修建的后期,黄奕明在征得金远益同意的前提下,就在开始筹建新厂的班子和规划组织结构了。
  所以,新厂搬定没多久,新厂里的副厂长、销售部、专业的办公室主任和文员、增加的车间主管、增设的仓储物流,都搞定了!
  特别是,厂子大了,黄奕明自己用手绘图,就远水不救近火了,而到了这两年,益都会CAD、PS、3DMX软件的人,也不再稀缺了。
  应该用电脑绘图了!
  黄奕明就成立了一个只有两个员工的设计部,以取代黄奕明自己低效的手工绘图。
  销售渠道是畅通的,生产班子是已经有二百工人的基础团队的,搬进新厂后,只消陆续增招工人就行,所以新厂很快就顺利运行了。
  这时,金珠儿就差不多下定决心了,正想向母亲提出来呢,没想到,母亲却比她还急,所以她要和母亲捣捣蛋。
  柳小叶说:“还跟妈捣蛋!快说,你看不看得起黄奕明?一句话!”
  “妈女儿看得起女儿还暗中打探了黄奕明还没有耍女朋友呢!”
  “我女儿还算有心!不过,也是哈,小黄十几岁就到沿海打工,人生地不熟的,二十多点儿就到我们厂来了,还没挣到钱,他哪儿有条件耍女朋友呢!”
  “妈,你女儿我,算沉得住气吧?黄奕明刚把老厂做活那阵,女儿就对他有心了。
  “但是,你女儿是谁啊?是“益丰箱柜厂”老板的千金嘛,天下白马王子,由你女儿选呢,哪能随随便便呢,是不是?
  “他黄奕明刚干出了点儿小成绩,能说明啥问题?女儿要看到黄奕明是个管理上规模企业的帅才了,才会下决心呢!
  “妈,女儿认为,现在可以下决心了,就请您和爹全权安排吧!”
  柳小叶听了,觉得女儿比自己当年谈婚论嫁现实到哪里去了,因而很是欣慰,就又揪了一下女儿的脸蛋,说:“好,我们的乖女儿同意,妈和你爹就给你们安排”
  ……
  就在当天吃晚饭时,反正黄奕明也是在和老板一家三口一起吃饭的,还在刚开始吃酒时,柳小叶就突然问:“小黄,你对我们家珠儿是啥看法?”
  黄奕明在老板家吃了两年多饭了,第一次听到问这个问题,心知已经水到渠成了!
  其实,黄奕明自从知道了老板一家的家庭结构后,心里就在打着当上乘龙快婿的主意了。
  但是,头脑灵活的黄奕明,自从总结了刚到内地那两三年的沉痛教训后,心机也变得特别深沉了。
  黄奕明认为,越是好事情,就越要小心谨慎,凡事得讲火候,欲速就会不达!
  所以,黄奕明既不主动向金珠儿表白,也不在老板夫妇面前现殷勤,只以晚辈和职业经理人的身份来尊重老板一家人,就一直默默地表现自己的才能,暗暗等着机会。
  黄奕明内心还认定,你金家的千金,总是要嫁人的!
  我还不信,我黄奕明一个帅小伙子,把你金家企业救活了,做大了,你招女婿,会放下我不招,去招你们不了解的人?
  因而,老板一家竟一直没有看出黄奕明对金家有任何企图。
  听了老板娘的问话,黄奕明故作惊讶和意外状,好像感到很突然似地回话……
  
  第7章 黄奕明身份镀金了
  黄奕明听柳小叶突然问起对他们家珠儿是啥看法,心里就知道,水到渠成了!
  但是,早就瞄准了金家乘龙快婿职位,只是隐忍不发的黄奕明,反而感到很突然似地回话:“柳总,我对珠儿妹子的看法,一直都是很好的啊,她为人诚恳,工作踏实,能力很强的呢!”
  柳小叶当然不知道黄奕明内心的那些九九,就进一步问道:“小黄,我是说,如果说珠儿和你耍朋友,你觉得珠儿咋样?”
  黄奕明刚喝下一口酒,哈气张着的嘴,停了一下才合拢:“我、我,柳总,我就一来自贫困地区的穷打工仔,哪儿敢和您家珠儿耍朋友啊?
  “我、我真的不敢有这种非分之想呢,真的,请您们相信我!”
  黄奕明装懵,还真装神了!
  因为,只要说起工作上的事情来,他黄奕明,可是口若悬河的呢,此刻不但结结巴巴,还脸红筋胀的呢!
  此刻的金珠儿,却有了一种自尊心满满的自豪感!不过,她只是红着脸没开腔。
  金远益说:“小伙子,你理解反了,你听你柳孃继续给你说嘛!”
  其实,黄奕明的心里,明亮着呢!
  黄奕明嘴里还是说:“金总,您们家是什么地位?珠儿妹子是什么身份?我哪儿敢打歪主意呢?这不成了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了吗?”
  柳小叶说:“要是你刚到我们厂那阵,你这么说,倒还贴切。
  “可是,小黄,自从你让我们厂起死回生后,我们就在另眼看你了,要不,哪儿可能让你一天三顿在我家里吃饭呢?
  “你听说过有那家企业对打工仔有这种待遇吗?那是因为我们一家都看得起你呀!
  “现在,新厂修好了,搬也搬定了,可以松口气了,所以,我们在征求了珠儿的意见后,想把你们的关系给明确了。
  “小黄,你说老实话,你有没有女朋友?
  “要是没有,要是心里看得起我家珠儿,就干脆看个日子,把婚事办了,你们也好全副身心放在工作上!”
  黄奕明故作沉吟了一番,诚恳地说:“金总、柳总、珠儿妹妹,我自知出身卑微,从来不敢有非分之想。
  “但是,既然你们看得起我黄奕明,那我就说实话了!
  “我对珠儿妹子,虽然从来不敢生非分之想,但不代表我内心不爱慕她!
  “既然珠儿妹子也看得上我,您二位也看得起我,那我也就敢来想想这个事情了。
  “你们想啊,我老家那么贫困,出来打工,还没挣到钱,哪儿敢耍女朋友啊?
  “我原来还想呢,要是到三十岁能成家,就算谢天谢地了呢!
  “如今,你们既然慎重地提出来了,那我就得改变一下人生规划了!
  “我首先表白一下,我对珠儿妹子,一直是深爱的,只是今天之前,根本就不敢爱!
  “我对您们二老,是非常敬重的,即便没有这门婚事,也是非常敬重您们二老的,这两年多,你们应该看得出来。
  “如果我黄奕明能够成为金家的一员,也就是“益丰箱柜厂”的主人之一了,我就不会再满足于把企业只做到现在这个样子,就维持现状,止步不前了。
  “要是我能有幸成为金家的一员,我还有很多想法,要把企业做到年利润上亿甚至过亿!而且,还并不需要很多年!
  “那么,就请二老为我和珠儿妹妹操办吧!”
  说这个话时,黄奕明就不再称金总柳总了,而改成 “二老”了。
  这是双方各自都蓄谋已久的事情,既然说好了,就算是敲定了,柳小叶就说:“那么,小黄,从此刻起,你叫老金和我,就该改口叫爸妈了!”
  黄奕明就巴巴贴贴地叫道:“爸,妈,珠儿妹妹!”
  “哎这就对了嘛!”
  金远益说:“那就这样,今天下班后,我们把厂里的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还是请到老纤夫火锅去,吃顿火锅,宣布两个孩子的关系,算是定婚吧!
  “然后找人看个日子,最迟下个月,把婚事办了,也算了却一桩大事!”
  柳小叶说:“奕明,等日子看定,你就早点儿通知你老家父母前来吃喜酒哟!”
  黄奕明说:“我先代表我父母感谢爸妈的美意了!只是,我的母亲,在我还在读高中时就过世了。
  “我的父亲倒还健在,但因我哥嫂长年在外打工,要为我哥嫂照料家里和孩子,根本走不了。
  “我就只能等啥时候厂里能抽个七八天时间了,再和珠儿妹妹回去,请家里人和亲戚邻居吃顿喜酒了。”
  “嗯,这样也好,奕明你考虑得很周到。”
  ……
  隔了二十多天,金家就在镇上一家四星大酒店里,为黄奕明和金珠儿完了婚。
  因为是姐姐结婚,金盛丰也特意请了假,回来参加了姐姐的婚礼。
  而这时的金盛丰,已经在读大学了。
  ……
  从此,黄奕明当上了乘龙快婿,身份就也是老板了。
  黄奕明因为还有更宏伟的打算,虽然身份已经鲤鱼跃龙门了,但他这个厂长,对于下属,还是保持了威严加尊重的特点,没有让下属感到他因为变了身份就盛气凌人。
  有了用电脑设计的设计师,黄奕明要推出什么新产品,就叫设计师按他的想法设计,把设计图打印出来,请金远益看了后,觉得可行,就试制打样。
  一个系列一个系列的样品打好后,就请专业机构拍照印书,家大业大了,就不再印折页了,而是印成豪华图片书。
  一般情况,外出推销,就是销售部的事情了,除非是大经销商或地区总经销,黄奕明是不会亲自出差的了。
  另外,还在本市的几个家具商场里租了店面,开了几个零售兼发展经销商的展示窗口。
  于是,在大大扩大了产能的情况下,黄奕明多方拓展销售渠道,不断扩大着市场范围。
  新搬了工厂不过两年,“益丰箱柜厂”的年产值,就增加到了两个亿!
  而这个过程中,金远益在企业组织上,自行卸去了职务,放手让女婿去经营,只有女婿来找他最后拍板时,他才操心企业的事情了。
  又经营了一年,年产值还是两个来亿,因为新工厂的产能,就撑了,死也只能够能产出这么多了。
  一天吃午饭时,金远益说:“奕明,你看哈,今年的产值,几乎没有继续增长,是不是又该扩厂了?”
  “爸,这段时间,我也在想这个问题呢。
  “但是,我从我们的经销商们在各地商城租店营业来看,也从我们自己在本城的几个家具商城租店营业看,我觉得,一味增加产能,不是很好的选择。”
  “那,奕明,你有啥想法呢?”
  “爸,妈,我和珠儿妹妹已经多次闲聊到过呢,本市那几家员工过万的巨型家具企业,销量稍跌一点儿,老板就着急了!
  “因为,摊子太大,每月的工资,就是天文数字了,还有各种有没有销售都得开支的项目呢!
  “像那些企业,一旦市场出现了拐点,可就麻烦了。
  “所以,我和珠儿妹妹都认为,因为我们做的是耐用消费品,不可以一味扩大产能,而应该在同一条市场链上,另辟蹊径。”
  “那你们两个想到了路子没有呢?”
  
  第8章 用好资源,迅猛扩张
  现在的金远益,对女婿的意见,已经极少有反对的时候了。
  既然女婿觉得不宜再扩大产能了,他也同意,就追问女婿有没有其他路子。
  黄奕明答道:“爸,妈,你们看哈,就说我们本市的随便哪个大型家具商城吧,哪个不是开头投资大一点,后来就日进斗金呢?
  “而且,还远远没有经营工厂操心!
  “我们不说月租两三百元一平米的吧,就拿那家区位不是很好的家具商城来说事吧。
  “他们楼上楼下各有五百来家门市,加起来一千余家,最少的租四十平米,多的租三四百平米,我们就按平均租八十平米算吧。
  “零头不算,就算一千家整数,就是八万平米。
  “他们的月租金,平均只有六十元,一月净入四百八十万,他们实际净入超过五百万,这样算来,他们一年就净入六千万呢!
  “六千万,要是工厂,那得要五六亿的年产值,才能净赚到六千万啊!
  “要是把那家商场用来改做工厂,我敢说,一年撑死了能做到两亿产值,也就我们厂现在这个样子,而且远比开商场操心多了!
  “而且,水、电、网费,还是租户自己出呢,那点儿商场物业管理成本,能与生产工厂的成本相比吗?
  “如果他们的区位好,也能租到两三百元一平米,爸,妈,你们想想,一年能净入多少呢?又才需要几个成本呢?
  “所以,我和珠儿妹妹闲聊时,就是聊的,我们也来搞一个大型家具商城,而且招商的门类更全一些,把跟家具相关的家电、家饰、厨卫、装修材料、板材木材,五金油漆,家具机械,全都招进来,分区布局!
  “那样的话,我们就既有一个能年净赚两三千万的工厂,又有一个不需要像办工厂这样操心劳累,就能年净赚两三个亿的商城了!”
  柳小叶说:“是的,我也早就听说,家具业界,赚松活钱的,赚大头的,不是制造工厂,而是家具商场呢!”
  金远益说:“奕明,你这个主意好是好,可是问题来了
  “第一,开家具商城,没个五六百亩土地,是成不了规模的,没有规模,就不好招商。
  “第二,修建一座巨型商城,不算买土地的钱,没个七八亿投资,是不敢动工修建的,不像修工厂,有个三五七八千万,就能修出来一个上规模的工厂了。
  “我们现在的积蓄,因为修了新厂,目前还没到亿呢,在银行贷款,哪儿可能贷到十几个亿那么多呀!
  “第三,建一个商城的用地,可不是建一个工厂,地少了是不行的,可是,这两年拿地,可远没有我们二十几年前初建厂那阵那么好拿地了呢!
  “这些,奕明你们两人想过没有?”
  黄奕明说:“爸,妈,我们都聊过了的。
  “爸,您不是和省市一些领导都有私交吗?您啥时候带我去拜访拜访那些大领导,让我先和他们攀上关系!”
  黄奕明说到这里,金远益心里不由得盛赞自己的女婿,还真是个办企业的料呢!
  当年,自己就是巴结到了省市领导,才拿到那么多暴利钢皮柜订单的啊!
  “官场上是有一些朋友,可都是退休一届两届了的呢,他们都没实权了呀!”
  “没事,只要爸把我介绍给他们了,我再通过他们介绍几个有用处的在任领导,这不就把关系接上了?”
  拉官场关系,金远益可算是老手了。
  听了女婿这一说,金远益觉得可行,就问:“那么,当和领导建立起关系后,奕明你打算怎样操作呢?”
  “我是这样想的,爸,我先请他们吃饭、洗澡、唱歌,给他们送名烟名酒,把面子混熟。
  “然后,视职务的高低和项目的关联性,分别给他们送上十万到五十万不等的见面礼,说出我的项目,开出给他们赠送商城股份的条件,请他们给我搞定地皮。
  “当然,搞地皮的过程中,可能还要送许多按百万计的银行卡,不过,凭他们关系压下来的土地价格,没准就够给他们送银行卡了。
  “我们自己呢,只需要在拿到土地以前,花点儿自己的钱,只要拿到了土地,就用土地抵押,到银行去贷款修建。
  “爸,你是知道的,银行还巴不得多贷款出来呢,只是既没抵押又没硬关系的人,没法贷到分文。
  “其实,这几年,好多迅猛扩张的工厂,就是那么操作的,先用自有资金拿地,有了地就贷款,这样就跨过了原始积累的漫长过程呢!”
  这些思路,对于金远益来说,那是一点即通的,所以,他听了女婿这么一说,十分认同建商场确实远比继续扩工厂强!
  金远益就说:“奕明,爸没想到,你把怎么来操作,都想好了呢!
  “还有,等不到商场修好,你弟弟也就完成了实习,应该毕业了,我们就又多了一个自家人参与经营了!”
  听了这个话,黄奕明心里暗暗打了一个咯噔,但没有表露出来。
  金远益继续问:“那么奕明,一旦上商城项目了,你对“益丰箱柜厂”和家具商城的工商关系,有了打算没有呢?”
南柯一梦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如果您有优秀的作品,汉江南岸会帮您宣传推荐。
上一篇:放下了,人就轻松了
下一篇:雾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