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情感 > 蚕说

蚕说


  
  民国二十八年,日军围剿太行山,林虑大旱。
  禾苗枯,树叶焦,桃花沟的桃花未开,清凉溪的流水也干涸了。
  春茧欠收,秋蚕断种。
  石板头的蚕农犯了愁。
  听说老申要返乡,大家的眼睛亮了。
  老申家住桑树湾,在桃花沟最深处。全村三十一户,家家养蚕。据村口碑刻记载,明朝万历年间,这里就是石板头最有名的蚕场,碑上有诗曰:
  蚕娘自天降,落户桑树湾。
  绿叶吐翡翠,甘果压青枝。
  可见其源远流长。
  据说老申六岁时,曾梦到仙女教他暖蚕,醒来后,能诵出许多养蚕经,说是仙女所教,什么“堂房遇冷火初架,风雨如来户始关”,什么“茧儿择完防蛾变,置于凉处要薄摊”,什么“厚薄不分茧大小,公母只看顶尖圆”,什么“僵白属冷焦属热,肿黄回土撒高槽。若见水肿速挑去,或晒或烘病可痊”,这些蚕经韵语从一黄口小儿嘴里道出,见者无不称奇。他从小瘦弱多病,十八岁时,状若孩童,身高不足五尺,但天资聪慧,心灵手巧,跟随父母养蚕,想出许多诀窍。二十岁时,已开班授徒。无奈山中雨旱不定,他和父母下山奔了保定,在白石山上一干就是四十年。如今年过花甲,父母离世,他想回家。
  四十年后的老申,腰背驼了,胡子白了,但面目并未改变。眯缝眼,宽鼻梁,矮个子,精瘦中透着精明。一身米黄色丝织衣裤,显露出几分富贵。他说,养了一辈子蚕,没穿过丝绸衣,这是返乡时东家送的。他在保定府给大户养蚕,京津地区皆知其名。他收的茧丝质好,出丝多,篷松度高,是柞蚕丝中的上品。
  听说老申不走了,乡亲们高兴。老申说了,自己光棍一条,土埋脖子了,能把手艺传给家乡,是他的念想。
  没想到,刚立脚,就遇上灾年。
  山里人养蚕,皆用土法。从暖蚕到放蚕,从冬眠期喂养,到蚕茧收摘,全靠手工。要养得活,养得好,养得多,真不容易。
  老申说:“这东西灵怪,娇嫩,像伺候女人坐月子,不,比伺侯月子还难!”
  养蚕难,放蚕难,但没有蚕种,都是空话。老申背着半口袋熟土豆,掖把雨伞上了山。
  石板头乡在林虑山西部,属太行中山。清凉河自山西漳坪流入乡南南坪,然后沿峡谷向北贯穿全境,两岸山高沟深,林木森森,其中最茂密最古老者就是栎树,本地人叫橡树,是秋蚕的重要食源。当时,京津一带流行的河漕丝,产地就在石板头。
  老申想,秋后的山林中,或许能找到漏收的蚕茧。他从西岭到南坪,从东君岩到北盘龙,走遍了峡谷两侧的山山岭岭,跋山涉水,攀崖越崭,奔波一个多月,腿都跑细了,还是失望而归。
  寻找蚕种,成了老申的心病。
  农历十二月十二日,是蚕的生日,老申天不亮就起了床。推开屋门,冷气扑面,但见院中青石板上蒙了厚厚一层霜,左邻右舍的屋顶,白皑皑一片。老申大喜。照老辈人讲,要是在蚕的生日能看到白色物,那就预兆着来年蚕茧丰收。他的眼前似乎豁亮许多,腿脚也变得有劲了,拎起柳筐,上山捡橡壳。他想顺便再瞅瞅,看是否能遇到蚕种。
  俗话说靠山吃山,橡树壳子也是山民一项经济来源。每年秋后,橡籽熟时,松鼠们会倾巢出动,用它们锋利的牙齿将成熟球果的把儿咬断,让果子落地,然后跳下树来,扒开球果鳞片,咬碎种皮,取出橡壳里的籽粒,运回巢穴,贮作冬粮。冬闲时,山民们便将松鼠残留的果壳捡回家中,晾干,装袋,卖给药商,据说能治痢疾恶疮等疑难杂症。
  老申跨过村西木桥,攀上南坡。这里沟谷幽深,林密坡陡。传说当年高欢兵败时曾在此屯兵布阵,至今还有残留的石础墙基。他沿着橡树林,漫无目标地游荡,手捡橡壳,心想蚕种,嘴里不禁喃喃自语:“皇天保佑,给乡亲们一条生路吧!”他想起儿时听到的嫘祖养蚕的故事。嫘祖小时跟父母打猎,看到桑枝上吊着白色黄色的小果果,觉得好玩,于是摘回了家。来年春天,桑树发芽,嫘祖梦入天宫,王母娘娘说,去年送你的蚕种你扔筐里了,现在春天来了,蚕宝宝就要出世了,你要把它们养好啊。嫘祖醒来,果然听到筐里有扑棱扑棱的声响,前去一看,几只飞蛾正煽动翅膀,努力朝筐外爬。嫘祖恍然大悟,这就是王母娘娘送我的蚕种吧!于是,在梦中王母娘娘的指点下,她学会了养蚕、抽丝、纺织、裁剪,华夏族的人们从此有了衣服穿。想到这里,他不禁脱口而出:“王母娘娘啊,您老人家神通广大,也赐我几个蚕种吧!”但沟壑中传来的,除了寒风吹打橡叶的瑟瑟声,便是他经久不息的回音。
  老申东游西转,自说自话,叩天问地,神神叨叨,地上的落叶像在响应,哗啦啦直响。突然,他停下脚步,一片踢飞的霜叶上闪现出三个浅黄色斑点,花生大小,亮晶晶的,他赶忙上前,定睛察看,是三粒山茧。天啊!王母娘娘果然显灵了!他捧着那片黄叶,看了又看,亲了又亲,像孩子一样喊着:“我找到了!找到了!”他手舞足蹈,仰天大叫,壁立的峰峦像宽厚的老者在朝他微笑,茂密的橡树像列队的士兵在向他致敬,脚下的落叶像厚厚的地毯,走在上面飘飘欲仙,他兴奋,他快乐,感觉陡坡变缓了,寒风变爽了,连那深不可测的沟谷似乎也能一跃而过。他将蚕茧捂在胸口,橡壳筐子也忘了背,一溜烟跑下了山。
  老申家的供桌前有两尊牌位,一尊是土地神句龙,一尊是先蚕娘娘嫘祖。老申把蚕花圆子端出,装成两盘,供在桌上。他想,百里大山也许就剩这三粒蚕种了,能让他捡到,定是天意,当精心呵护。他将茧放在桌前的长笸箩里,找出一堆棉絮,轻轻裹上,拉上窗帘。蚕种怕光,怕烟,怕异味,不得有半点闪失。月底就要立春了,他更加高兴。常言道“有春好开蚕,无春好种田”。看来,正是养蚕的好年头。
  冬去了,春来了,桃花沟的冰凌融化了。三只灰色的蛾子破茧而出,开始产卵了。看着纸板上萝卜籽一样的黑色蚕卵,老申心中的石头落了地。他从村边地头寻来鲜嫩的艾蒿,圈在笸箩周围,不一日,艾蒿上便爬满半寸长的褐色蚁蚕。看到那毛绒绒的小东西在蚕帘上蠕动,老申的心都要融化了。他将刚出芽的桑叶切碎,轻轻撒入笸箩,隔段时间,用筷子轻轻拨动一下它们的身体,大气不敢出。他知道,此时的蚕最娇嫩,出口热气都会致病。看着蚁蚕一天天变白、变胖,变成五彩的颜色,他的快乐也一天比一天高涨起来。他想起一出老戏里的唱曲:
  一眠再眠蚕愈多,
  十株五株叶渐少。
  安得妾身化蚕代蚕饥,
  妾身化叶与蚕饱!
  唱的真好!好像说的就是他自己。此时此刻,他恨不得代蚕哺食,快点长大,恨不得化成桑叶,让蚕快点吃饱。蚕,就是他的命啊。
  清明时节,桃花溪两岸的桑树绿了,叶子窜出半人高,成丛成簇,青翠喜人。它们是春蚕的好食粮。照礼俗,头年蚕歉收,清明要断烟火。虽有头天剩下的糠饼,老申却没心思吃。他守在蚕簾旁,按时给蚕投食,从早到晚,不敢有半点马虎。数日过后,蚕开始蜕皮了。到小满前后,油菜结籽杏子黄,碧绿的麦田也要灌浆了,“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老申的蚕已开始第四次蜕皮。但见蚕体浑圆,背上的脉管清晰可辨,他知道,这些娇嫩的精灵,在经过几番脱胎换骨后,吐丝结茧的工作就要开始了。
  大笸箩里,每条蚕都在忙碌。它们借助蚕簾,找准支点,然后从嘴里吐出一段雪白的丝,脑袋左摇右摆,两三个闪回,便织成一个“8”字形丝圈,再次闪回,又是一圈,如此反复,每织二十个丝圈便挪动一下身体,用丝把自已一圈圈围起,变成一个透明的球。虽然是方寸之地,它们却游刃有余,左拉右扯,一刻不停地编织着,编织着。两天之后,茧球厚了,不再透明了,看不到蚕虫了。第三日,第四日,一个完整的丝茧织成了。老申面前的笸箩里,满眼都是洁白的丝茧,粒粒饱满,精巧圆润,状若硕大的珍珠,清光闪耀,把屋子的角落都映亮了。
  这年春天,老申收蚕180个,秋后增加到1300个。
  蚕种的问题解决了。
  老申把蚕种分送给各村,石板头家家户户都有了他培育的蚕种。
  这可是老申数月的心血啊!捧着到手的蚕种,乡亲们感动了,个个铆足了劲。
  岂料春天来了,日军再次侵袭,又恰逢大旱。天灾人祸,春蚕普发脓病,全乡的蚕户总共收茧200多个,老申的梦想破灭了。
  
  二
  
  此时,石板头乡已是解放区,归共产党林北县管制。闻知灾情,区长梁永德专程上山:“申师傅,丝绸是解放区的急需品,请您想想办法,看能否把咱乡的蚕业复活。”
  “乡亲们担心成本难回啊。”
  “不要怕,一切损失由政府补偿。”
  “有你这句话,俺就踏实了。”
  老申拿出精心保存的几张蚕种让区长看:“这里满山是宝,乡亲们却在受穷,我也不甘心啊。”
  看到老申对家乡的深情,梁区长放心了。为了协助工作,他派来一个叫石三的烈属后代跟老申做徒弟。看到石三年刚十六,长得清秀精明,老申自然欢喜,当场向区长拍了胸脯。
  区长问:“何时行动?”
  老申说:“抓明年春蚕不迟。”
  养蚕一再受挫,养蚕户心灰意冷,有人感觉生活无望,拖家带口,迁出了山。老申带着石三走村串户,宣传政府政策,鼓励大家振作精神,并把自家的蚕种全部拿出,分给各户,群众总算发动起来了。但他知道,光养土蚕不行,没有良种,也难得好茧。
  可是,从哪里能得到优良蚕种呢?
  老申犯了难。当年在保定打工时,白石山区坡岭开阔,地接平原,风调雨顺,气候温和,周边蚕蛾往来频繁,良种极易获得,而石板头地势高寒,属深山区,外来蚕种要到此生存,真的比登天还难。
  在通往北盘山的羊肠道上,老申和石三边走边看。这里的橡树多在阳坡,也许会有新的发现。老申想。北盘山地处石板头北段的西部山巅,峰峦叠嶂,地势险要,森林茂密,人烟稀少,许多地方需弯腰爬行才能通过。太阳出来了,红红的火球悬挂在东君岩的上空,大峡谷雾气蒸腾,一片云海。老申想起梁区长的嘱托,感到身上有千斤重担。他们在树林中搜寻,高悬的橡叶,蓊郁的桑丛,椿树、榆树、柘树、野葡萄、蒲公英,只要和蚕有关,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日已过午,浑然不觉。石三说:“回吧,咱这儿祖辈养的都是土蚕,还没听说过有别的蚕种。”徒弟的话也在理,但他心有未甘,继续朝前搜寻。
  路过桑园,一个十多户人家的小村。他感到累了,让石三到住户讨口水喝。就在此时,路旁灌木中突然飞出一对蛾子,那蛾通体黑黄,身体笨拙,飞动缓慢,快要撞到人了,才恍然惊觉,似乎犹豫了片刻,才朝一边逃去。老申眼前一亮,弯腰从地上抓了把土,朝空中一扬,截住了它们的去路,于是双双降落到不远处的桑枝上。老申轻手轻脚地靠近,小心翼翼地捏住蛾子的翅膀,仔细察看它们背上的千里镜,但见色彩浅淡,宽厚壮实,呈赤褐色,认准是从远路飞来,且是一雄一雌,正在追配。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了一遍又一遍,把蛾儿举在头顶,大声喊道:“真正的外地蚕种啊!我们有救了!”石三见状,也乐懵了,围着老申又蹦又跳,两人高兴得唱了起来。
  老申觉得,头顶的天空变高了,变蓝了,高得深远莫测,蓝得像墨水洗过;远方的山峦如笋如笏如削如劈,悬崖上的苍松石栈清晰可见;清凉河像一条翠绿色的丝带飘荡在脚下的峡谷深处,蜿蜒绵长,不见首尾;脚下的路变平了,变宽了,知了在头顶欢唱,蝴蝶在身边狂舞,连常年酸痛的老寒腿也突然显得灵便有力了!
  师徒俩回到村中,人们看到他手中的蚕蛾,纷纷围上。他兴奋地给大家讲述遇到蚕蛾的经过,众人皆感蹊跷。石板头山高地远,外地蚕蛾飞入,可是闻所未闻。有人说,是老申的善心感动了先蚕娘娘,也有人说,是老申的苦心换来了回报,老申说:“不管咋的,好蚕种来了,就是上苍给咱的机会,好好培养,到明年,准有盼头。”
  老申和石三夜以继日,精心款待这对小贵客,让它们与当地的蚕蛾杂交,冬季来临时,蚕蛾产下的蚕种,已经缀满了几张蚕纸。目睹此景,老申老泪纵横,竟“呜呜”地哭了。他知道,能在高山峻岭得到外来蚕种,不是上天恩赐,也是百年不遇的巧合啊。
  第二年,石板头乡的杂交蚕籽像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春蚕在户,秋蚕在山。老申原来放养的山坡不够用,又在南坪选了一面山坡。为了照看其他蚕户的蚕场,他索性和石三一道,卷起铺盖住进山上的石庵里。
  放蚕的季节来到了。
  这是老申最为兴奋的季节。他和石三将刚出壳的幼蚕背到蚕场,再一点点地送到橡树上,那蚕似乎通灵一般,扭动着细小的身躯,沿着树枝,爬上阔大的叶子,不假思索,埋头开吃。听着满山遍野蚕食树叶的沙沙声,像是在听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师徒俩心里乐开了花。
  石三问:“它们这么小,刮风下雨,会不会掉下来?”
  老申说:“餐风露宿,食叶吐丝,到死方尽,这就是蚕。我们要做的,就是整修枝杈,帮它们驱赶天敌。”一
  
  民国二十八年,日军围剿太行山,林虑大旱。
  禾苗枯,树叶焦,桃花沟的桃花未开,清凉溪的流水也干涸了。
  春茧欠收,秋蚕断种。
  石板头的蚕农犯了愁。
  听说老申要返乡,大家的眼睛亮了。
  老申家住桑树湾,在桃花沟最深处。全村三十一户,家家养蚕。据村口碑刻记载,明朝万历年间,这里就是石板头最有名的蚕场,碑上有诗曰:
  蚕娘自天降,落户桑树湾。
  绿叶吐翡翠,甘果压青枝。
  可见其源远流长。
  据说老申六岁时,曾梦到仙女教他暖蚕,醒来后,能诵出许多养蚕经,说是仙女所教,什么“堂房遇冷火初架,风雨如来户始关”,什么“茧儿择完防蛾变,置于凉处要薄摊”,什么“厚薄不分茧大小,公母只看顶尖圆”,什么“僵白属冷焦属热,肿黄回土撒高槽。若见水肿速挑去,或晒或烘病可痊”,这些蚕经韵语从一黄口小儿嘴里道出,见者无不称奇。他从小瘦弱多病,十八岁时,状若孩童,身高不足五尺,但天资聪慧,心灵手巧,跟随父母养蚕,想出许多诀窍。二十岁时,已开班授徒。无奈山中雨旱不定,他和父母下山奔了保定,在白石山上一干就是四十年。如今年过花甲,父母离世,他想回家。
  四十年后的老申,腰背驼了,胡子白了,但面目并未改变。眯缝眼,宽鼻梁,矮个子,精瘦中透着精明。一身米黄色丝织衣裤,显露出几分富贵。他说,养了一辈子蚕,没穿过丝绸衣,这是返乡时东家送的。他在保定府给大户养蚕,京津地区皆知其名。他收的茧丝质好,出丝多,篷松度高,是柞蚕丝中的上品。
  听说老申不走了,乡亲们高兴。老申说了,自己光棍一条,土埋脖子了,能把手艺传给家乡,是他的念想。
  没想到,刚立脚,就遇上灾年。
  山里人养蚕,皆用土法。从暖蚕到放蚕,从冬眠期喂养,到蚕茧收摘,全靠手工。要养得活,养得好,养得多,真不容易。
  老申说:“这东西灵怪,娇嫩,像伺候女人坐月子,不,比伺侯月子还难!”
  养蚕难,放蚕难,但没有蚕种,都是空话。老申背着半口袋熟土豆,掖把雨伞上了山。
  石板头乡在林虑山西部,属太行中山。清凉河自山西漳坪流入乡南南坪,然后沿峡谷向北贯穿全境,两岸山高沟深,林木森森,其中最茂密最古老者就是栎树,本地人叫橡树,是秋蚕的重要食源。当时,京津一带流行的河漕丝,产地就在石板头。
  老申想,秋后的山林中,或许能找到漏收的蚕茧。他从西岭到南坪,从东君岩到北盘龙,走遍了峡谷两侧的山山岭岭,跋山涉水,攀崖越崭,奔波一个多月,腿都跑细了,还是失望而归。
  寻找蚕种,成了老申的心病。
  农历十二月十二日,是蚕的生日,老申天不亮就起了床。推开屋门,冷气扑面,但见院中青石板上蒙了厚厚一层霜,左邻右舍的屋顶,白皑皑一片。老申大喜。照老辈人讲,要是在蚕的生日能看到白色物,那就预兆着来年蚕茧丰收。他的眼前似乎豁亮许多,腿脚也变得有劲了,拎起柳筐,上山捡橡壳。他想顺便再瞅瞅,看是否能遇到蚕种。
  俗话说靠山吃山,橡树壳子也是山民一项经济来源。每年秋后,橡籽熟时,松鼠们会倾巢出动,用它们锋利的牙齿将成熟球果的把儿咬断,让果子落地,然后跳下树来,扒开球果鳞片,咬碎种皮,取出橡壳里的籽粒,运回巢穴,贮作冬粮。冬闲时,山民们便将松鼠残留的果壳捡回家中,晾干,装袋,卖给药商,据说能治痢疾恶疮等疑难杂症。
  老申跨过村西木桥,攀上南坡。这里沟谷幽深,林密坡陡。传说当年高欢兵败时曾在此屯兵布阵,至今还有残留的石础墙基。他沿着橡树林,漫无目标地游荡,手捡橡壳,心想蚕种,嘴里不禁喃喃自语:“皇天保佑,给乡亲们一条生路吧!”他想起儿时听到的嫘祖养蚕的故事。嫘祖小时跟父母打猎,看到桑枝上吊着白色黄色的小果果,觉得好玩,于是摘回了家。来年春天,桑树发芽,嫘祖梦入天宫,王母娘娘说,去年送你的蚕种你扔筐里了,现在春天来了,蚕宝宝就要出世了,你要把它们养好啊。嫘祖醒来,果然听到筐里有扑棱扑棱的声响,前去一看,几只飞蛾正煽动翅膀,努力朝筐外爬。嫘祖恍然大悟,这就是王母娘娘送我的蚕种吧!于是,在梦中王母娘娘的指点下,她学会了养蚕、抽丝、纺织、裁剪,华夏族的人们从此有了衣服穿。想到这里,他不禁脱口而出:“王母娘娘啊,您老人家神通广大,也赐我几个蚕种吧!”但沟壑中传来的,除了寒风吹打橡叶的瑟瑟声,便是他经久不息的回音。
  老申东游西转,自说自话,叩天问地,神神叨叨,地上的落叶像在响应,哗啦啦直响。突然,他停下脚步,一片踢飞的霜叶上闪现出三个浅黄色斑点,花生大小,亮晶晶的,他赶忙上前,定睛察看,是三粒山茧。天啊!王母娘娘果然显灵了!他捧着那片黄叶,看了又看,亲了又亲,像孩子一样喊着:“我找到了!找到了!”他手舞足蹈,仰天大叫,壁立的峰峦像宽厚的老者在朝他微笑,茂密的橡树像列队的士兵在向他致敬,脚下的落叶像厚厚的地毯,走在上面飘飘欲仙,他兴奋,他快乐,感觉陡坡变缓了,寒风变爽了,连那深不可测的沟谷似乎也能一跃而过。他将蚕茧捂在胸口,橡壳筐子也忘了背,一溜烟跑下了山。
  老申家的供桌前有两尊牌位,一尊是土地神句龙,一尊是先蚕娘娘嫘祖。老申把蚕花圆子端出,装成两盘,供在桌上。他想,百里大山也许就剩这三粒蚕种了,能让他捡到,定是天意,当精心呵护。他将茧放在桌前的长笸箩里,找出一堆棉絮,轻轻裹上,拉上窗帘。蚕种怕光,怕烟,怕异味,不得有半点闪失。月底就要立春了,他更加高兴。常言道“有春好开蚕,无春好种田”。看来,正是养蚕的好年头。
  冬去了,春来了,桃花沟的冰凌融化了。三只灰色的蛾子破茧而出,开始产卵了。看着纸板上萝卜籽一样的黑色蚕卵,老申心中的石头落了地。他从村边地头寻来鲜嫩的艾蒿,圈在笸箩周围,不一日,艾蒿上便爬满半寸长的褐色蚁蚕。看到那毛绒绒的小东西在蚕帘上蠕动,老申的心都要融化了。他将刚出芽的桑叶切碎,轻轻撒入笸箩,隔段时间,用筷子轻轻拨动一下它们的身体,大气不敢出。他知道,此时的蚕最娇嫩,出口热气都会致病。看着蚁蚕一天天变白、变胖,变成五彩的颜色,他的快乐也一天比一天高涨起来。他想起一出老戏里的唱曲:
  一眠再眠蚕愈多,
  十株五株叶渐少。
  安得妾身化蚕代蚕饥,
  妾身化叶与蚕饱!
  唱的真好!好像说的就是他自己。此时此刻,他恨不得代蚕哺食,快点长大,恨不得化成桑叶,让蚕快点吃饱。蚕,就是他的命啊。
  清明时节,桃花溪两岸的桑树绿了,叶子窜出半人高,成丛成簇,青翠喜人。它们是春蚕的好食粮。照礼俗,头年蚕歉收,清明要断烟火。虽有头天剩下的糠饼,老申却没心思吃。他守在蚕簾旁,按时给蚕投食,从早到晚,不敢有半点马虎。数日过后,蚕开始蜕皮了。到小满前后,油菜结籽杏子黄,碧绿的麦田也要灌浆了,“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老申的蚕已开始第四次蜕皮。但见蚕体浑圆,背上的脉管清晰可辨,他知道,这些娇嫩的精灵,在经过几番脱胎换骨后,吐丝结茧的工作就要开始了。
  大笸箩里,每条蚕都在忙碌。它们借助蚕簾,找准支点,然后从嘴里吐出一段雪白的丝,脑袋左摇右摆,两三个闪回,便织成一个“8”字形丝圈,再次闪回,又是一圈,如此反复,每织二十个丝圈便挪动一下身体,用丝把自已一圈圈围起,变成一个透明的球。虽然是方寸之地,它们却游刃有余,左拉右扯,一刻不停地编织着,编织着。两天之后,茧球厚了,不再透明了,看不到蚕虫了。第三日,第四日,一个完整的丝茧织成了。老申面前的笸箩里,满眼都是洁白的丝茧,粒粒饱满,精巧圆润,状若硕大的珍珠,清光闪耀,把屋子的角落都映亮了。
  这年春天,老申收蚕180个,秋后增加到1300个。
  蚕种的问题解决了。
  老申把蚕种分送给各村,石板头家家户户都有了他培育的蚕种。
  这可是老申数月的心血啊!捧着到手的蚕种,乡亲们感动了,个个铆足了劲。
  岂料春天来了,日军再次侵袭,又恰逢大旱。天灾人祸,春蚕普发脓病,全乡的蚕户总共收茧200多个,老申的梦想破灭了。
  
  二
  
  此时,石板头乡已是解放区,归共产党林北县管制。闻知灾情,区长梁永德专程上山:“申师傅,丝绸是解放区的急需品,请您想想办法,看能否把咱乡的蚕业复活。”
  “乡亲们担心成本难回啊。”
  “不要怕,一切损失由政府补偿。”
  “有你这句话,俺就踏实了。”
  老申拿出精心保存的几张蚕种让区长看:“这里满山是宝,乡亲们却在受穷,我也不甘心啊。”
  看到老申对家乡的深情,梁区长放心了。为了协助工作,他派来一个叫石三的烈属后代跟老申做徒弟。看到石三年刚十六,长得清秀精明,老申自然欢喜,当场向区长拍了胸脯。
  区长问:“何时行动?”
  老申说:“抓明年春蚕不迟。”
  养蚕一再受挫,养蚕户心灰意冷,有人感觉生活无望,拖家带口,迁出了山。老申带着石三走村串户,宣传政府政策,鼓励大家振作精神,并把自家的蚕种全部拿出,分给各户,群众总算发动起来了。但他知道,光养土蚕不行,没有良种,也难得好茧。
  可是,从哪里能得到优良蚕种呢?
  老申犯了难。当年在保定打工时,白石山区坡岭开阔,地接平原,风调雨顺,气候温和,周边蚕蛾往来频繁,良种极易获得,而石板头地势高寒,属深山区,外来蚕种要到此生存,真的比登天还难。
  在通往北盘山的羊肠道上,老申和石三边走边看。这里的橡树多在阳坡,也许会有新的发现。老申想。北盘山地处石板头北段的西部山巅,峰峦叠嶂,地势险要,森林茂密,人烟稀少,许多地方需弯腰爬行才能通过。太阳出来了,红红的火球悬挂在东君岩的上空,大峡谷雾气蒸腾,一片云海。老申想起梁区长的嘱托,感到身上有千斤重担。他们在树林中搜寻,高悬的橡叶,蓊郁的桑丛,椿树、榆树、柘树、野葡萄、蒲公英,只要和蚕有关,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日已过午,浑然不觉。石三说:“回吧,咱这儿祖辈养的都是土蚕,还没听说过有别的蚕种。”徒弟的话也在理,但他心有未甘,继续朝前搜寻。
  路过桑园,一个十多户人家的小村。他感到累了,让石三到住户讨口水喝。就在此时,路旁灌木中突然飞出一对蛾子,那蛾通体黑黄,身体笨拙,飞动缓慢,快要撞到人了,才恍然惊觉,似乎犹豫了片刻,才朝一边逃去。老申眼前一亮,弯腰从地上抓了把土,朝空中一扬,截住了它们的去路,于是双双降落到不远处的桑枝上。老申轻手轻脚地靠近,小心翼翼地捏住蛾子的翅膀,仔细察看它们背上的千里镜,但见色彩浅淡,宽厚壮实,呈赤褐色,认准是从远路飞来,且是一雄一雌,正在追配。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了一遍又一遍,把蛾儿举在头顶,大声喊道:“真正的外地蚕种啊!我们有救了!”石三见状,也乐懵了,围着老申又蹦又跳,两人高兴得唱了起来。
  老申觉得,头顶的天空变高了,变蓝了,高得深远莫测,蓝得像墨水洗过;远方的山峦如笋如笏如削如劈,悬崖上的苍松石栈清晰可见;清凉河像一条翠绿色的丝带飘荡在脚下的峡谷深处,蜿蜒绵长,不见首尾;脚下的路变平了,变宽了,知了在头顶欢唱,蝴蝶在身边狂舞,连常年酸痛的老寒腿也突然显得灵便有力了!
  师徒俩回到村中,人们看到他手中的蚕蛾,纷纷围上。他兴奋地给大家讲述遇到蚕蛾的经过,众人皆感蹊跷。石板头山高地远,外地蚕蛾飞入,可是闻所未闻。有人说,是老申的善心感动了先蚕娘娘,也有人说,是老申的苦心换来了回报,老申说:“不管咋的,好蚕种来了,就是上苍给咱的机会,好好培养,到明年,准有盼头。”
  老申和石三夜以继日,精心款待这对小贵客,让它们与当地的蚕蛾杂交,冬季来临时,蚕蛾产下的蚕种,已经缀满了几张蚕纸。目睹此景,老申老泪纵横,竟“呜呜”地哭了。他知道,能在高山峻岭得到外来蚕种,不是上天恩赐,也是百年不遇的巧合啊。
  第二年,石板头乡的杂交蚕籽像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春蚕在户,秋蚕在山。老申原来放养的山坡不够用,又在南坪选了一面山坡。为了照看其他蚕户的蚕场,他索性和石三一道,卷起铺盖住进山上的石庵里。
  放蚕的季节来到了。
  这是老申最为兴奋的季节。他和石三将刚出壳的幼蚕背到蚕场,再一点点地送到橡树上,那蚕似乎通灵一般,扭动着细小的身躯,沿着树枝,爬上阔大的叶子,不假思索,埋头开吃。听着满山遍野蚕食树叶的沙沙声,像是在听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师徒俩心里乐开了花。
  石三问:“它们这么小,刮风下雨,会不会掉下来?”
  老申说:“餐风露宿,食叶吐丝,到死方尽,这就是蚕。我们要做的,就是整修枝杈,帮它们驱赶天敌。”
  的确,驱赶天敌,使放蚕成为老申最紧张的季节。
  如果和保定相比,白石山地区树种单一,除了橡树,就是桦杨松柏,天敌也少。而石板头地形复杂,树种繁多,林木茂盛,万物勃生,所有的生物都是蚕的天敌。
  在老申眼里,“蚕”字由“天”“虫”构成,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神虫,它从高高的云端降临人间,如同天使,美丽纯洁,灵怪而又无私,勤奋而又短命,沉默静守,温驯善良,只知退守,从不进攻。古时的国王以帛书为礼,两国讲和叫“化干戈为玉帛”,帛代表友好,那全是蚕的美德所致啊。但要化蚕为茧,得到丝帛,又谈何容易!在嚣杂浑莽的大山里,它是最圣洁之物,又是最脆弱之物。上天似乎在故意考验人类,要想活得体面,成为万物之灵,要想平息争斗,获得和平安宁,就必须适应环境,经受八方邪魔的所有考验。
  这种考验有多大,只有老申知道。
  在每棵橡树的周围,老申都会发现草丛中有数十上百的蚂蚁窝。用镢头刨开,大大小小的地下孔道四通八达。蚁穴内有无数的房间,或如拇指,或如拳头,还有像人头那么大,它们有的作储藏室,有的作交配室,有的作育儿室,肥胖的蚁后还有专门的寝宫。简直就像一个国家。那蚂蚁也是奇形怪状,黑色褐色黄色红色,大头小头尖尾圆尾,数以万计地簇拥在不同的洞穴里,专等蚁王一声令下,随时准备出击。在它们眼里,蚕是秋季最肥美的大餐。每到太阳升起,地皮升温,它们会成群结队涌出洞穴,沿着草丛、灌木、石缝、土坡,从四面八方汇聚树下,然后兵分数路列队而上。发现目标后,分工包干,两三只蚂蚁抬一条幼蚕,兴高采烈地将战利品搬下树去,运回巢内。治蚁要治本,老申和乡亲们除了用开水灌、用药水喷,就是挖地三尺,清除蚁窝。但面对满山遍野的蚁族,哪里能够除尽。精疲力竭中,只能眼睁睁看着一条条蚕儿被拖走运走。
  令老申触目惊心的虫类不光是蚂蚁,还有螳螂、瓢虫、蜘蛛、草蜂,蝼蛄、蜈蚣、蝎子、臭虫,短者寸许,长者半尺,有的长毛,有的长刺,或隐或显,或蹦或飞,令人防不胜防。他发现一种昆虫,皮黑如漆,长约两寸,毛中藏刺,刺中含毒,爬行缓慢,这种东西老申从未见过。它们爬上树后,干脆就在蚕的身边安营扎寨,从头吃到尾,或从尾吃到头,吃完一条,再换一条。但见那黑虫齿下,蚕体皮开肉绽,黄绿色的汁液流淌着,蚕的身体痛苦地扭动着、抽搐着,令人毛骨悚然。这种虫子就像流浪的吉卜赛人一样,下树后到处游走,居无定所,他跟踪数日,最终也未找到它们的巢穴在哪。
  东君岩是一道灌木丛生的石坡,南北十余里,坡上橡树低矮,伸手可触。在其北侧,老申发现许多黄脊背白肚皮的土蛇,鸡蛋粗细,四五尺长短,它们居然也吃蚕。蛇上树后,会用长长的身体将树枝围住,收紧,使树枝拢在一起,然后抬起头,据说是向蚕喷出一种毒气,不一会儿,橡叶上的蚕便自动松开后腿,落入张大的蛇口之中。凡是被它们袭击过的橡树,很难找到一条偷生的蚕。老申惊呆了,他养了五十多年的蚕,从未见过这阵场。按照土方,他将硫磺、酒精涂在树干上,短时有效,两三日后,或一阵风吹雨洗,蛇照吃不误。
  对游人而言,鸟语花香会令人陶醉,但在老申耳中,每一声鸟鸣都让他胆战心惊。因为鸟是蚕的最大天敌。乌鸦、喜鹊、布谷、山雀、斑鸠、石鸡,成群结伙,黑压压呼啸而来,占领一棵橡树后,便集中兵力,狂叼海啄,一阵叽喳乱叫,几百条幼蚕便葬身鸟腹。每天天不亮,老申从石庵里钻出,主要任务就是驱赶鸟雀。秋天的石板头寒风刺骨,露水重重,他披着塑料布,穿着雨鞋,联合周边的蚕户们漫山赶鸟。最原始的方法是喊叫,但鸟雀听多了,渐渐不屑一顾,“人来鸟不惊”。于是,要借助响器来轰。老申先是摔响鞭,将犁地赶牛的鞭子在山上摔起来,会发出清脆的响声,连抡数次,山谷回声不断,鸟们会四散奔逃。但这活儿需要力气,老申个子矮小,年纪又大,力量不够,于是换作敲锣。锣是响器中效果最好的,尤其是戏班子里的大筛锣,站在山尖,“咣”的一声,响彻云霄,不经意间人都会吓得心脏一颤,更别说鸟了。往往锣声过后,不惧人声的山鸟会从林间“扑棱棱”直飞半空,在蚕坡上空徘徊,再敲几下,飞往对面的山头去了。但山里人哪去找锣,老申向换糖人小贩买了面破铜锣,脸盆大小,效果也不差。此物用了不到半月,鸟儿又不怕了。于是他用上了枪,一种装黑火药的自制土枪,枪管很长,立起来足有老申两个高。他背着土枪漫山跑,见有鸟群就朝天轰一家伙。起初,枪声响起,如同炸雷,山鸣谷应,气势如虹。鸟雀被吓得“忽啦”一声,顿时无影无踪。但时间一长,它们照样我行我素。这天,老申搂火后,看到一只山雀在树枝上睬也不睬,照常啄蚕。他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看着。那山雀啄住蚕头狠劲撕拽,蚕用后腿紧紧抓住树枝,抬起上身拼命甩着,想要挣脱。蚕的身体要摔断了,依然在不停地摔,最后被鸟强行扯成两段,残留的肢体紧紧贴在树皮上。旁边另一条更惨,被那山雀硬生生撕去一层皮,留下残躯挂在空中,肢体还在蠕动。看到心中的圣物被如此蹂躏,老申的眼泪夺眶而出,他发疯似地吼叫着,拼命朝枪筒里装火药,狠劲地搂火,从南山到北山,从山腰到山脚,枪声咚咚,硝烟弥漫,山回谷应,经久不息。直到日落西山,百鸟归巢,万籟俱寂,老申的腰已经直不起来了。
  俗话说心诚则灵,诚能感天动地。老申和石板头的蚕户们,在与天敌苦战一个半月后,收蚕的季节来到了。
  这一年,石板头的秋蚕获得丰收,全乡收茧1070余万个,收入200多万元“冀南币”。
  
  三
  
  在石板头蚕业带动下,林北县增加了蚕丝出口业务,任村镇倒闭多年的绸缎生产也恢复起来,河漕丝织被面由德兴货栈收购,在根据地内外畅销,石板头成了小有名气的富乡。
  老申被林北县政府任命为养蚕特级技师,在学习班传授技术,石三是他蚕艺的传人,作了他的助教。那一年,太行五分区命名老申为劳动模范,受到了朱总司令的接见。
  新中国成立后,老申成了县里的养蚕顾问,还和石三合出了一本书,叫《林虑养蚕经》,分发到每个蚕户手中。他编了许多小曲,在当时十分流行:
  如果想养蚕,清明暖蚕帘;拆开袄大襟,蚕种放里边;
  几天就孵化,拽紧筷子弹;震落白纸上,鸡毛扫一团;
  如有猫蹄大,就养一席蚕;蒙在被底下,天冷要防寒;
  抠来嫩桑芽,剪刀轻轻剪;撒在小蚕上,喂养廿六天;
  ……
  据说许多地方传唱的《二十四节气放蚕歌》,就是根据他编的小曲儿改编的:
  正月里来是新春,保管蚕种要经心。
  组织社员开蚕场,扩大面积多放养。
  雨水到来把茧穿,穿完茧串顺温煖。
  温湿均匀不伤热,消灭黄烂老虎病。
  二月里来是惊蛰,种茧加温有半月。
  ……
  五十年代初,老申热爱家乡倾心蚕业的事迹上了国家的报纸,石板头乡也因此远近闻名。
  
  四
  
  五十年代末,“大跃进”来了,中央号召全国农村“以粮为纲”,石板头地区属于老区,更是积极响应。冬闲时节,但见红旗招展,歌声嘹亮,山上山下,到处在修渠筑坝,到处在开垦梯田,开山劈岭炮声隆隆,改河垫地人流如潮。林虑山下,清凉河畔,从春到夏,从夏到秋,小麦、谷子、玉米、棉花,一片葱绿,有的地方还种上了水稻,宛如北国江南。与此同时,蚕丝业明显衰退,县里原先每年一期的养蚕培训班也停办了,老申赋闲在家,料理自己的蚕场。
  文革时期,“农业学大寨”运动在全国推向高潮,石板头的东君山上,用巨石摆成的“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等白色大字数十里外就能看到,为了割“资本主义尾巴”,山民的自留地没了,自留树没了,家里养的猪没了,鸡没了,老申承包的蚕场也被收回去了。改河垫地,伐林造田,原来所剩无几的养蚕户从此绝迹了。
  此时,主抓经济的专区领导梁永德被打成“走资派”,老申也受到牵连。次年秋天,当是放蚕时节,山上却一片寂静。某日,十几个戴红袖标的民兵持刀弄棒涌进桑树湾,喊着“打倒黑专家”的口号,将老申押出了门。造反队伍走在通往县城的山道上,边走边喊口号,引得周边山民纷纷驻足观看,这一看不打紧,个个惊得目瞪口呆。押解老申的队伍里,走在最前面的,口号喊得最响的,拳头举得最高的,居然是老申的徒弟石三。
  石三跟老申养蚕,本学得一身技艺,却吃不惯餐风露宿的苦,早想找机会跳槽。恰逢文革兴起,他感觉机会来了,仗着自己是烈士后代,根红苗壮,跑到县委会,很快受到造反派的重视,成为一名敢打敢拚的活跃分子。
  石三等人将老申押到县委大院,逼他交代与梁永德勾结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此时老申已八十八岁,步子都迈不动了。看到石三如此无情无义,他一言不发,只是不住地落泪。第二天,正是中秋节,石三带领两个民兵打开禁闭室,发现老申端坐于主席像前,一动不动,早已停止了呼吸。
  老申死后,葬在桑树湾东南的橡树坡下。据说那年秋天,他的坟墓周围飞满了蚕蛾,那蛾小有寸许,大若巴掌,色彩艳丽,以白黄居多,成群成团,遮天蔽日,昼夜不息,驱之不去。老辈人惊诧,活了大半辈子,从未见过这种景象。有人说,老申是蚕神转世,专门来救这一方生灵的;有人说,老申是百蚕之王,来人间走了一遭,又回了蚕界;还有人说,老申死后化成了蚕……
  当时,公社革委会让下放劳教的牛教授出来辟谣说,老申养了一辈子蚕,身上有种特殊气息,蚕蛾皆熟悉,死后气息尤在,故有此象。
  这一说法似乎科学,但石板头的人没一个相信。他们都认为,老申化成了蚕,是这一方山林中的蚕仙。
  
  五
  
  老申死了,关于蚕的故事并没有结束。
  话说老申的传人石三,文革后因打砸抢被判了三年徒刑,出狱后,石板头蚕业复苏,曾有人邀他合作办蚕场,未果。他看中了古董生意,石板头方圆百十里,几乎所有古迹都被他翻了个遍,和尚墓,道士塔,无梁殿,灾荒碑,赵国的长城,唐代的寺院,明朝的庙观,清朝的秀楼,凡是能搬动的物件,都被他洗劫一空。连老申的那面破锣,也被他收去。他把搜来的东西运到广州、深圳,也不知卖给了什么人,总之挣了一大笔钱,然后在清凉河畔开了个金属镁厂和一个石料厂。两个厂子的生意都不错,不到五年,将周边数十家小厂全部吞并,成立了一个大公司,成为石板头乡的纳税大户。石三获得省里颁发的劳动奖章,还被推举为市里的人大代表。
  石三给地方带来了税收,却给刚刚复苏的养蚕业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清凉河两岸的大山被劈成了阴阳脸,橡树没了,河水臭了,桑叶受到污染,养蚕户越来越少,最后彻底绝迹了。乡亲们将问题反映到县里、省城以至京城,但关掉厂子,地方收入就要大打折扣,加上石三多方打点,厂子还是照开不误。
  1996年,石三要做房地产。县城东关街的村子全部搬迁,数十幢小高层拔地而起。就在工程收尾交工之时,突然传来消息,石三砍伐森林、破坏农田被查,很快,他的公司、工厂和几十幢小高层全被查封了。
  一年后,石三在被审查期间患了食道癌,没过半年,死了。
  
  石三死去二十年后,有石板头籍教授名二淘者还乡,抱着一卷发黄的《林虑养蚕经》到处访问,打听石三其人,很少有人知道;了解养蚕往事,多数人一脸懵懂;问起老申,只有八十岁以上者还依稀记得:“蚕仙啊,那可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然后,从民国二十八年说起,断断续续给他讲述了上面这段故事。
蚕说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35625244@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如果您有优秀的作品,汉江南岸会帮您宣传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