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武汉之行
踏上回汉征程
自2013年7月来到爽爽的贵阳——避暑之都,今年已经是第二次踏上回武汉的征程啦!之前身处武汉,从无感知独在异乡为异客的酸楚,贵阳美丽凉爽,玉带缠腰(群山包围)有“颜值”、有“格调”、有“内在”,堪称中国避暑之都第一(世界避暑排名第九)只是在茫茫人海,不免有孤寂之感,有时候忍不住要停下脚步,就近探问一声,同样停下来的过客,会不会竟是同乡人呢?假若果然是同乡,攀谈几句,应该可以安慰漂浮的心怀吧?就像在人生道途上,看见仿佛与自己同样心性的人,那也免不了要停下来试一试,或许可以交换一些爱意。不自禁,就有几分泪在潸然。
望雪思乡
2016年1月25日,满怀激动,我带着小宝,还有老爸回武汉啦,卧铺上几乎一夜未眠,望着窗外渐去渐远的重峦叠障,离武汉的山山水水又近了一步,多少回梦萦魂绕,生我养我的七房湾,长江水,热干面,龙虾……跟武汉有关的一切,都是那样令我无法释怀!因为生意的原故,只有在过年才能回去小住。当冬日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进车厢,靠近咸宁地段,随处可见的白雪,人说月是故乡明,我说雪是故乡白,在贵阳也能见到雪,只是不似武汉这般厚重,这么亲切。当贵阳下雪的时候我会想武汉是否也在飘雪?是不是也这么冷,踩在雪上面发出嘎吱的清脆嘻笑声……随着列车员的一声:列车进入武昌火车站,要下车的乘客做好准备……我才知道,我终于踏上了武汉的热土,那种欣喜自是无以言表。
宗关探亲
稍作休息,晚上和弟弟,老爸去宗关大伯家吃饭,第一次去大伯家是2002年底,那时的宗关到处都是低矮的小楼,虽然身处闹市,多少有点破败感,如今旁边已经建起了沃尔码、高驾桥,高楼耸立,83岁的大伯保养得当,身体硬朗,看到我从贵阳带回的酒,很是高兴,愿他老人家身体健康。
故知重逢
第二天去看了我的好姐妹小耿,(如今她在武汉已有住房门面)我们相识十余载,哪怕我来了贵阳,我们依然保持密切联系,真的,得一知己,夫复何求焉?太平用车送我去汉口火车站坐地铁,之前在武汉时曾无数次到过汉口火车站,对它可说是了如指掌,如今我发现在这我分不清东南西北了,高楼林立,高架横纵交错,再也不是6年前我离开的样貌,虽然身在贵阳的我时常查阅楚天金报,早就知道2012武汉就通了地铁,这还是我第二次坐地铁(第一次是2004年在上海),地铁真的很方便,以前去小耿那可能要半个小时,地铁只坐了十分钟不到就到了,我们在常青花园小耿家附近见了面,一如当年的一见如故。这还是我武汉以前的印象吗,天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连武汉周边都如此繁荣,电影院,高档酒店,KTV,购物广场一应俱全,我们在二楼吃了烤鱼,蛋糕,闲话家常,这是我们分别6年以来第一次见面。武汉不愧是九省通衢,融汇了南北菜系,南来北往,兼而有多,各有特色,我想这就是: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的真实写照吧!原本打算看场3D电影,二姐有事急诏,不得不匆匆惜别。
美丽大武汉——光谷步行街
二姐家在江夏,途中要穿过大半个武昌,据太平说现在光谷的房价在武昌是涨得最快,最好的,记得09年我和杨明星去他堂哥那作客,到过光谷步行街,那时还处在建设中的光谷,人烟稀少,走路的都没有几个,如今繁华之盛,堪比当年的江汉路,是集购物、餐饮、旅游、健身、商务于一体的多功能超级商业步行街区,令人咂舌!也听说了楚河汉街,据说是世界最长纯步行商业街,还能观赏到最美晚耀眼的灯光秀,只是时间仓促,未能成行!
中山公园会玩伴
从二姐处回来,我和儿时的玩伴伟玲相约在中山公园见面,以前的新华路依旧繁华似锦,我们在武广对面的中山公园门口碰了面,公园一如当年的设置,湖水贯穿整个公园,仿佛给公园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假山秀水林中绕,玉宇楼台园中倚。02年我在武汉学电脑的时候第一次一个人逛了中山公园迷路了(因为门太多)我就画了一个地图,甚至哪里有座桥,哪里有游乐设施都记下了,那时候还不能百度地图。我们在假山冰雕合影留念,假山底座有泉水喷出,遇冷结冰,冰雕玉啄,美不胜收。值得不提的是设在公园中央位置的喷泉,每到节假日,就会开放,喷泉由5个大水柱和10个小的水柱组成,,大水柱喷涌而上,几十米高,再落在小水柱上,微风咋起,注意,近观的人就会浅一身水,遭受洗礼,左右两排5个交辉相映,场面之壮观,人山人海!公园里也是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有拉二胡的,有唱歌的,有练水笔的,还配备了凉亭,非常人性化。
香辣虾的诱惑
我们相约去吃江汉路吃香辣虾,到了江汉路王府井,我发现我找不着北了。王府井,曾经我闭着眼睛都能走出去,如今,不是伟玲在,我可能真的迷路了,还好江汉路并无太多变化,以前一些低矮小楼被大楼替代,欧式建筑诸如中国银行还是保存了下来。中西合壁,古今合,江路路上六渡桥因地铁缘故已被拆除,但繁荣程序不减当年,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卖场减价声此起彼浮,累了我们在中心百货对面的大屏幕下等弟弟过来吃香辣虾,这里跟从前差不多,仿佛回到多年前夏天,很多人喜欢在步行街这个广场上乘凉,有看大屏幕免费电影的,有聊家常的,有光着背摇蒲扇的。太太忙完生意过来已是华灯初上,他带我去的1258香辣虾居然是09年我去过的那家,没想到还在,生意比从前更红火,虾是不知名的香料炸酥的,还配有黄瓜条和藕条,虾脆而爽滑,黄瓜椒香,藕条爽脆,一如武汉人的性格,吃完虾,底料再佐以热干面,麻花,暑粉,午餐肉,那叫一个美味,口齿留香,只愿一人尝千次,不愿万人品一回。
江滩踏风过浪
也许是太久没在武汉,顶着即将下大雪的风寒,我们去了江滩,远远的就能看见汉口江滩几个耀眼的红色大字,在门口就被它一江春水逐东流的壮观所吸引,倚靠在专供涨水时观景的栏杆,长江大美尽收眼底,沿着岩石画壁下去,棵棵杨柳迎风摇拽,似乎在说:冬天来了,春风还会远吗?有时上空有几只风筝飘过,如果是在夏天还会看到“下饺子”的壮观景象(很多人在水边游泳解凉)沿着长廊往前走,岸边林木环绕,还能听到岛叫声,林中有专供儿童玩耍的游乐设施,滑滑梯,鱼水台,鹅卵石、座椅,应有尽有。记得江滩刚开放的2002年十一,我就来玩过,当时树木都很小,如今弹指一挥间,都长成参天大树,林荫密布。
步行到王家巷,小宝第一次乘座游轮,愿浩瀚的长江给她广阔的胸襟。站在船头,任调皮的风儿穿过颈项,一眼望去,两江之水隔三岸,千湖山水育楚汉。不愧为东方芝加哥。远离江岸的嘈杂,只须敝开心扉,任江水踏浪而过。穿江而过,踏顶长江大桥,大江东去浪淘尽人生一樽还未湖,放眼天下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莫非才是人间仙境?
七房湾是——我心中永远的乐土
回武汉岂有不回七房湾之理。七房湾,有着与我们息息相关而又独特的味道,早上睡梦中依稀的鸟叫声,河里凉快的水,喝一口清甜无比,捉鱼摸虾,空气中花香四益,折一串草、淡淡的泥土芬芳,没有金钱的味道,有的只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记忆中的儿时,父辈们好像是基本上不用花钱,吃自家种的稻谷,喝河水长大,不用电器,吃着新鲜的有机蔬菜……如果再让我选,我还是喜欢七房湾,喜欢那种:“我自闲町慢步,任凭风吹雨打“!
家乡味的年
武汉的过年很有特色,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二十八、二十九两天,大家都要做黄陂三鲜——鱼丸子、肉丸子、肉糕,肉都是爸爸亲自己手工剁的,说这样吃起来比较有口感.做肉丸子的方法比较有讲究,里面是瘦肉大半,肥肉少部分,再放些鱼,鸡蛋,筒子粉,姜,蒜白,不停的搅拌,待油烧至八成热,放到里面炸,那叫一个香.刚炸好的肉丸子又香又脆,,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肉糕是用蒸的,恰好相反是肥肉大半,瘦肉少许,也要鱼、鸡蛋、筒子粉,大火蒸香就可以起锅了,吃起来滑不溜丢的。鱼丸子只用鱼,搓成圆形,水里放猪油烧开,煮熟,每次都是一口一个,既有鱼的鲜味,又油而不腻,最重要的是都是鱼肉做的没有刺,放心食品。
初五去了六年了,我们姊妹相聚在舅舅、表哥位于堤角的新家,游赏了家门口的堤角公园,谈起这六年来的一切,欢笑声此起彼浮。
二十多天的行程,虽然短暂并快乐着,武汉,不须此行,也许,不久的将来,我还是会选择武汉,那里有我的家人,朋友,同学,太多太多我割舍不下的东西,还有我心心念念的一切一切!已呆武汉二十载,不辞常做荆楚人!
(原创首发)
春节武汉之行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如果您有优秀的作品,汉江南岸会帮您宣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