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我真的老了吗?正因为一件事在叹息。
突然接到妹妹的语音电话,要给我寄点豆角丝等干菜,我婉拒了。家里人口少,吃不过来,这边天气易潮湿,不好存放。
“你们那边人多,留着自己吃吧。”我一般不直接拒绝家人的盛情,都会绕个小弯儿。
“家里还有‘老鼻子’了。”妹妹的直率,几十年不改,“家里‘老多了’。”
妹妹忽然意识到自己讲了方言,马上又改口,但还带了个“老”字,是很、特别、相当的意思。我有些感动了,尤其听了妹妹的乡音。“老”这个字,一直与我结缘,伴我前行,温暖着呢。
一
我是家中三个男孩中的“老幺”,是家中的“老儿子”,女孩只有妹妹一人,可叫“老闺女”,也叫“老姑娘”。当然,这也要讲究语境,如果将一个上了年纪未嫁的女人叫“老姑娘”,就有不恭的成分了。在东北农村,女孩子长大后迟迟未嫁,是要被说闲话的,这闲话咸,齁人。我在乡亲们口中,也有叫我“老末”、“老疙瘩”的。这些个“老”字不外乎是宝贝之意。我读大学时,寝室里八个兄弟,老八即“老疙瘩”来自大兴安岭,年龄比我们要小两三岁,说话办事有时稚气未脱,很好玩,都觉得他的“老”有点嫩。一次,因为乙肝被隔离出去,和我们分宿分餐,他慢慢竟和我们生分了,上课时见到我们竟不说话,除非我们主动搭讪他,他才轻轻应一句,我们都暗地里觉得他孩子气。后来,他跟老二说,少说话是尽量降低传染别人的可能。我真小看了他,一下子觉得他并不幼稚,反而老道。
我们的班主任,比我们学生也就长个一两岁,我们就一口一个“老师”地叫着了,年轻的“老师”。当然我也知道,在这个词里,“老”也就是个词头,没有实际意义,就像说“老虎”“老鼠”,小的也在名前加个“老”字的。有一段时间,我们没有固定教室,全校的教室基本都是开放的,有位置就可以坐,不需要分系分专业分班。一次,我们开班会,有外系同学想要进来上自习,走进来几步,被我们的嘘声轰了出去,原因是他没看见班主任“老师”在,“老师”几乎和我们同龄,坐在我们中间讲话,没特别引起他注意。可惜,毕业后听说,在救灾捐款活动中,这位年轻的班主任犯了点错误,被处分了,后来想不开,竟然跳楼了。为他心痛,有几次看见他在《毕业纪念册》上端正的留言,想不通,这留言怎么就成了他的遗言。看来“老师”这个“老”字,起码应该像“老豆腐”,炖了只有更香,就是不碎。传说历史上“老师”通常年纪比较大,但现在时代进步了,“老师”普遍年轻化。“老师”一词比较普及,我这个岁数,在单位里,很多人见面都叫我“老师”,听了,我抚摸着办公桌,如同抚摸着讲台,泪水在眼圈里打转。
说起老师,这是我喜欢的职业。我毕业三年后,曾有机会调进市里的一所大学教《经济学概论》。试讲的效果还可以,唯独的缺憾是板书写得斜了,像一座山坡,这是否预示我的职场之路像爬山一样艰难?调动果然没成,厂里不放。但那是我的一个梦,今天有人这样叫我,时而叫我跌进梦里,时而在唤醒我的梦。朋友提醒我,乐为人师,大忌。但叫我“老师”,和叫我“老同志”一样舒服。刚调进市里工厂财务科不久,比我年纪还大几岁的出纳员就毫不避讳地送给了我一个外号——“老同志”。我严肃,认真,不入流,看着有点沧桑,如此就被“老”了。其实,当时,同事都很喜欢我,工作生活他们都很照顾我,他们一直叫着,我不在意,叫着叫着就亲切了,就把彼此叫成亲人了。母亲说过,没有外号不发,发财的“发”。
二
到上海后,我惊喜地发现,上海话中有很多词汇也是“老”字开头,这突然在交流上抵减了我对上海的陌生感。“老好了”,夸赞一个人或菜肴的味道,我听到次数较多是在用餐的时候,那一刻,酒菜飘香,四壁辉煌。当然有时用“老灵额”替代,灵光闪闪。还不得不提到的是“老嗲额”,形容女子撒娇,讲话甜美可爱。当然,这个词也被移做他用,在赞美天气风和日丽、房间宽敞舒适、服饰靓丽可人等时候,极尽多少豪华的形容词,都不如简单直接的一句莺声燕语:“老嗲额”。还有一个流行词“老法师”,是上海的俗语。这个词在“老师”中间加个字,那层级扶“法”直上,如果称你“老法师”,基本就在认可你是“老专家”。这个词,在单位里使用非常广泛,赞许某人在哪一方面特突出,就用这个词“现场颁奖”,当然是精神鼓励。我因能写会算,财务工作经验丰富,带出小徒弟一个又一个,就曾多次获此殊荣。这些“老”词儿,有双重身份,讲沪语用,讲普通话也用,没人计较。
“老公”“老婆”这两个资深词汇,南北通用,但觉得上海似乎“出口率”更高。这个“老”字饱含尊敬之意,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印象中,长江以北更喜欢称另一半为爱人,既雪花飘飘又春风扑面。也有很多上海人更喜欢将爱人称先生和太太,让人闻到了咖啡和香水的芬芳,挥之不去。
我还发现,很多“老”字开头的词语,尤其针对上了年纪的,大有不敬之嫌,什么“老头子”、“老东西”、“老不死”之类,我在此列,所以,带头反对对我使用这些词。文明的称谓,最好叫年长者为“老人”好了,泛指,要是客气点,就叫“老人家”吧。如已到耄耋之年,来个封顶的头衔吧,叫声“老爷子”,更是贴心暖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句话里出现三个“老”字,今人喜欢用“老”字,不知是否受到孟子影响。但在孝敬老人方面,我们却做得不够好。拿自己来说,因离老家远,工作忙,疫情严重,不能“常回家看看”老母,电话打得也越来越少。总算有条件回家了,却是一拖再拖,老是觉得来日方长。再比如我们对门邻居,婆婆是从老家来帮着带孩子,一天中午,不知什么原因,老人敲了许久的门,里面就是不开,被挡在门外。屋子里,传来小夫妻激烈的争吵。等我再从猫眼望出去,见老人正在默默往楼下走,背影落寞,老难受了。
三
作为山东人的后代,习惯将父亲叫爹。年轻时,有一次,趁父亲高兴,管他叫过几次“老爹”,那是我故意调皮,想逗逗从来不苟言笑的父亲开心一下,可他却不笑。我只是灵机一动,照瓢画葫芦。后来,在贵州一个古镇游玩时,听过有人这样叫,但显然所指不同。
八十年代初,我们村前面开矿,排水淹了地,父亲是大队支书,多次去市里讨说法,每次回来,都带几个面包,油蜡纸上浸透的油渍,仿佛一块块中国地图,叫我产生无尽的遐想。打开紧系的纸绳,那面包状若一座小山丘,赫然耸立。面包的皮甚至有点焦苦味,但吃下去酸甜可口。这些年,怀旧风劲吹,“老面包”在经历了长长的漂泊之后,终于找到了我。果断买下,带回家里吃,却觉得味道不对。为此,我还从哈尔滨网购过,吃下来还是找不到感觉。是现代技术太精细做不出那时的粗犷?还是今天太甜蜜感知不到昨日的辛酸?我思前想后,想明白了,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老面包”无论怎样做,都不好吃,“老面包”老了。其实,许多老字号生产的点心、蜂蜜等等,即使配方没变,但做的人变了,人的心情变了,那味道就不一样了。
从我这辈起,儿子上学不久,就改口叫我“老爸”了,每次听到他叫,我都为自己自豪,在天空这口大锅里,我被时光熬成了父亲。当然,也就是从这时起,单位里有人叫我“老韩”了,我起初不习惯,慢慢听着就耳顺了,我甚至怀疑,耳顺之年提前了。总觉得这称呼好熟悉,哦,是三十年前,乡亲们这样称呼我的父亲,那时,他才三十七八岁。而有意思的是,人们喊我的母亲为“小韩子”,每次听见,母亲都笑靥如花。人生从来不是流水线,子女却常常要复制父辈的命运,小到一个称谓。如今,我终于成为“老韩”了,一个真实的我背倚一棵老树,倾听繁花落下的声音,陶醉于构思自己的春天。
但在母亲面前,我不敢言老,我永远是她的孩子。只是,母亲真的老了!这几年回去看望她,看她满头白发,因病说话前言不搭后语,心碎。如果能叫母亲年轻些,我愿意别人每天多叫我几声“老韩”,把“老”都送给我吧,所有的岁月,我都愿意为母亲扛着,只为唤回母亲的曾经。
四
我“老花眼”,有时看字模糊,但我知晓“老”字确实还有许多现实的用法。比如形容采摘青菜要摘嫩的,不采老的,“老”的煮不烂,不好吃,青菜也有芳华。炒菜如果过火了,那就会炒“老”了,比如小炒牛肉,炒五香牛肉丝,火候很重要。如果本来就是老牛,那只能厨师背黑锅,厨师离锅最近。
刚刚读完《道德经》,沉醉于“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说法,一会懂了一会儿又糊涂。顺便了解下老子,老子姓李名耳,也有说李姓源于老姓,现在同事中没见这个姓,但听过同事发火时说:“别惹我,老子不吃那一套!”此“老子”非彼“老子”,但这话如果被2594岁的老子听见了,就有点尴尬。
我的专业不是说文解字,无力对几百条“老”的词组逐一解读,但我会一直保持对“老”字的敏感,可能自己真地的“老”了。
去年年底考核完毕后,领导约谈。领导是好领导,从来不打官腔。我刚刚落座,他开口就说我的优点是:“守纪律、老实。”随即,也指出了我存在的不足。前三个字我喜欢,“老实”这两个字,我琢磨了很久。
查了下在线《汉语词典》,只有四条解释:诚实、坦率、规矩、不聪明,远没有百度上解释的五花八门,看来,这个字典也够老实的。
诚实——我最崇尚的,做财务的,不做假账,我驻外时,办公室里挂的牌匾就是——诚信走天下。
坦率——我本本分分做人,上下班两点一线,说话办事,每天向筷子学习,直来直去,绝不回避夹到一块鸡肋,算老是一根筋。
规矩——听领导的话,按领导的指示去办,严格执行制度准则,不越雷池一步,不正是企业文化中提倡的执行力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像我母亲说门口一个孩子的用词——老规矩了。
不聪明——就是愚笨呗,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化快。说的时候,我大智若愚,做的时候,我笨鸟先飞。如果到老,我肯定也是“老糊涂”了。
如此看来,“老实”终归还是个褒义词,这叫我开心,有人泼冷水:老实人吃亏,我更开心了:吃亏是福。
一个“老”字,让我说了这么多,算不算“老生常谈”,我必须坦白的是,我有个望文生义的“老毛病”,必须改,不能有下一次了,不能老犯错。
怎一个“老”字了得
怎一个“老”字了得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如果您有优秀的作品,汉江南岸会帮您宣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