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散文 > 莫言瑞典行

莫言瑞典行

莫言的瑞典之行始于一场风雪。

莫言瑞典行

12月5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迎来入冬以来最猛烈的一场风雪,记者住所外的积雪深至大腿。市区行人寥寥,反倒是亚洲面孔频繁出现,大多身背或手提大号箱包。

距市区约四十公里的阿兰达国际机场近乎瘫痪。5号航站楼二层出发大厅聚集着行程延误的旅客,一层抵达大厅的旅客出口几乎被中国媒体包围。

莫言人未到,“莫言热”的气氛已开始弥漫。

低调亮相

6日上午,在赫尔辛基滞留一夜的莫言终于飞抵瑞典。经机场贵宾通道,躲过众多媒体的围追堵截,莫言与夫人杜勤兰乘坐诺贝尔基金会的宝马轿车,抵达斯德哥尔摩宏大酒店。

身穿灰蓝色羽绒服,头戴黑色鸭舌帽,手提灰色软包,莫言这身“行头”在瑞典名气最大的五星级酒店里丝毫不显光鲜,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到来立即令大堂里的过客驻足侧目。两名瑞典“粉丝”绕过警卫阻拦,将早已准备好的书和笔递到中国作家手中。

莫言下榻的酒店在瑞典具有极高地位,每年前往瑞典领取诺贝尔奖的获奖者均下榻于此。顶层正中的“诺贝尔套间”可俯瞰波罗的海港湾,直面对岸的瑞典王宫与议会大楼。今年,诺贝尔基金会将这间独一无二的海景房留给了莫言。

经过短暂休息,换了一身西装的莫言从酒店出发,前往瑞典文学院。中午12时,莫言的新闻发布会准时开始,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完成了此次“领奖之行”的第一次正式亮相。

对大部分参加这场发布会的记者而言,这是第一次同莫言面对面的接触。莫言入场后的五分钟,是留给媒体的拍照时间,闪光灯与快门声此起彼伏。摄影师们试图以各种角度和镜头记录他的每一个动作与表情。

与媒体的对话持续了一个小时。莫言的语句平实而不浮夸,语调平淡而不起伏,但让记者感受到了语言传递的力量,包含自信与底蕴、智慧与机敏。幽默时,舒逸似按摩师的化骨绵掌;反击时,力道如拳击手的一记勾拳。

与发布会结束几乎同步,莫言占据了瑞典各大纸媒、电视台、广播电台的网站头条。

心存温暖

莫言抵达瑞典时,斯德哥尔摩气温大约零下六摄氏度。莫言说,一下飞机,觉得瑞典真冷,但参观赫尔比中学的活动让他温暖起来。

这所学校位于斯德哥尔摩郊外的利丁厄岛上,也是一所地处富人区的知名学校。经过校长努力争取,莫言此行唯一一场与中学生的交流活动被安排在这里。二十多名学习中文的瑞典学生接待了莫言。

“这些孩子为我演唱了《红高粱》里的一段插曲。当年那帮人唱这首歌的时候,嗓子越哑越好,声音越粗犷越好,但这些孩子把这首歌唱得非常温柔,听上去像情歌一样。”

莫言在中国驻瑞典使馆为他举行的欢迎酒会上讲述这段经历时,听众大笑。但莫言随后概括出一个严肃话题:地域间文化差异造就了人类文化生活的趣味,保护多样性、创造多样性是文化工作者肩上的重要责任。

作为沟通不同文化的桥梁,翻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莫言此行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自己作品译者的感谢与敬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不会外语的遗憾。

诚然,莫言面向瑞典民众或媒体的每一场活动必有翻译或译稿在场。但无论是新闻发布会,还是面向公众的演讲,无论是汉英还是汉瑞互译,现场翻译有意无意的欠准确表达的确令人惋惜。

以莫言在斯德哥尔摩大学(以下简称“斯大”)的演讲为例,莫言提到自己前往瑞典驻中国使馆办理赴瑞签证时要接受检查,但现场的瑞典语翻译——一名斯大中文系研究生因使用冠词不当,又忽略了“办理赴瑞签证”这一内容,导致瑞典听众理解为莫言前往中国驻瑞典使馆也要接受检查……

难怪,莫言在讲起同赫尔比中学学生交流时,用“加倍幸福”来描述自己的心情,以至于感叹,要对一个国家人民的内心精神生活有准确理解,必须学习该国语言,各国人民相互学习语言,是“将来人类交往最可靠的保证”。

“生死疲劳”

网络上有一段戏言,说最美好的生活是“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瑞典与中国七个小时的时差是否影响莫言的睡眠我们不得而知,但说莫言在瑞典“签名签到手抽筋”,这一点也不夸张。

莫言此行共有四场与瑞典各界华侨华人的见面活动,几乎每一场招待会,最后都变为签名会。一张新闻照片凝固着这样一个瞬间:莫言被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团团围住,无数只拿着莫言作品的手从各个方向伸向“主角”。

这种近乎失控的火爆场面往往迫使活动主办者迅速调整,干脆摆好桌椅,请莫言就坐,请“粉丝”排队,甚至安排安保人员维持秩序。

莫言在斯大演讲时,一名听众在提问时恳请莫言签名。莫言回答,可以免去后面的问答环节,改为为现场听众签名。潮水般的掌声立即响起。

可惜的是斯大方面依然按照预定计划,完成了互动问答,不少听众盼望的签名最终落空。有人当场高喊,对主办方“不解人情”的做法表示抗议。

对此,斯大工作人员也颇为无奈地说,这场演讲有一千二百多名听众,如果人们都涌向舞台索要签名,一来无法保证安全,二来莫言的手恐怕真要签到不听使唤了。

报道莫言瑞典之行的媒体同行开玩笑说,如果用莫言的一本书来形容他在瑞典的状态,那就是《生死疲劳》。

在记者看来,索要签名、合影等追捧莫言的做法当属人之常情,珍藏一本有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签名的书无可厚非;但另一方面,按照莫言自己的说法,希望大家把对莫言个人的关注,转移到对中国文学以及中国广大作家的身上,以莫言获奖带动人们对文学的热情,进而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

你幸福吗?

莫言在斯大的演讲结束前,一名中国留学生问了一个不久前出名的问题:“你幸福吗?”在场观众中,中国学生与华侨华人占据多数,熟知这一典故,因而哄堂大笑。

莫言反问:“你是中央电视台的吗?”现场笑声更大,掌声持久热烈。

此前,莫言接受央视《面对面》栏目专访时,曾被主持人问过“你幸福吗”这个问题,当时,莫言的回答是“我不知道”。他说:“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忡忡,能幸福吗?但是我要说我不幸福,你就会说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奖还不幸福。”

但在斯德哥尔摩,面对上千名听众,莫言坦率地说:“这么多读者来听我讲话,看到这么多年轻人脸上的笑容,因此我幸福。”

一小时后,莫言出席下一场活动,在一家电影院为数百名学习中文的瑞典学生、教授中文的瑞典教师以及中国留学生上了“特殊的一课”。他主动提起刚刚在斯大发生的这段趣事,告诉大家:“今天能和这么多学生在一起交流,我感到特别幸福!”

【原载2012年12月14日《国际先驱导报》】

莫言瑞典行 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
上一篇:静听幸福的声音
下一篇:追击顺风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