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经周折,我们进入了村子。当然,此行还跟随一个记者。一只大公鸡正勾着脑袋打鸣,它哪里知道我们是为一桩悲伤的事而来呢。在村街上,我们见到的尽是些老人妇女和小孩,年轻人几乎一个也没遇见。是啊,年轻人都该像陈留根一样,跑到城里打工去了。
说老实话,这趟差我也是硬着头皮来的,我真的不忍心,试想想,一个母亲失去了儿子,这个安抚工作是何等的艰难。而且,领导在给我分派任务时,一再叮嘱务必要把这个工作做好,因为陈留根的壮举,是当下一个很好的典型。
事情发生在昨天上午,打工者陈留根从一辆拉渣土的卡车车轮下救出了一个孩子,而他却被大卡车夺去了年轻的生命。事后,我们很快掌握了陈留根的有关信息,他是南部山区的人,25岁。据反映,他是个踏实厚道的小伙子,而更让我们感动的是,陈留根曾当过兵,曾在驻我市的一个部队服役,退伍后,他选择了外出打工,回到他曾服役的城市。他的老家还有母亲和一个哥哥,他哥哥是本村的村长。动身前,我们曾商量过,安抚工作就从陈留根的哥哥入手,他既当村长,就应该是个明白事理的人。
我们找到了陈留根的哥哥,这是一个憨厚的男子汉,他也不问我们找他干什么,就非要给我们烧水泡茶。我把情况和他说了,他当然很悲伤,但也表示能理解,并支持我们的工作。
接着,我们商量出了一个方案,先由陈留根的哥哥告知母亲这一噩耗,然后是劝慰和说服,强调人死不能复生的道理的同时,重点放在她是英雄的母亲这一点上,就是说,务必要表现得坚强和得体,千万不能呼天抢地,像个村野农妇。陈留根的哥哥安抚母亲一番后,我们再出面,进一步做抚慰工作,进而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陈留根的哥哥带我们来到他母亲的家。一进家门,只见一个头上包着头巾的农家妇女在院落墙角处圈羊,两只大羊和三只小羊正被赶进羊圈里。陈留根的哥哥对我们说,这就是我妈。我走上前去,双手握住了她的一只手。这只手比老树的皮还要粗糙。这样看去,母亲约有六十几岁的样子,满脸皱褶纵横,充满沧桑。她一面热情地把我们往屋子里让,一面呈出疑惑的表情。这当儿,陈留根的哥哥对母亲说,妈!我跟您说个事。他一边说,一边往屋子里走。母亲怔怔地看我们一眼,跟随儿子进到屋子里去了。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农家院落,房子已经很老了,很多部位的墙皮也已脱落。天井里还是泥土的地面,从大门口到屋门口是一条石子甬道,看来是防下雨踩泥水的。兔子和鸡在院子里悠闲地溜达着。我的一颗心似乎被提了起来。
忽然,从屋子里传出撕心裂肺的哀嚎。我想,这个过程也是必然的,待到母亲的情绪略略平伏后,我们再进屋不迟。果然,母亲的悲声逐渐减弱,陈留根哥哥的劝说声越来越明晰。我那颗被提起来的心也渐渐落了下来。
接着,陈留根的哥哥来到屋门口,向我们招手。我们走进了屋子。母亲满脸泪痕,怔怔地望着我们,依次从我们几个人的脸上看过去,好像是把我们的长相努力印记一下似的,或者是她想从中辨认出什么人来。
我坐在她的身旁,默默握住了她的手。沉默了一会儿,我想我必须说话,于是,我说了一番人死不能复生的道理,肯定了陈留根的英雄行为,当然,还有抚恤金的落实问题。母亲一言未发,偶尔轻微地点点头。看得出,因为悲伤过度,她有些走神儿。
当天,陈留根的哥哥和他的一个叔叔就和我们一起回来了,准备处理陈留根的后事。
在我们回来后的第二天,登载有陈留根巨大照片和事迹的长篇报道见诸报端,这篇文章是随行的记者连夜赶出来的。三天后,陈留根的后事妥善处理完毕。领导对我所做的工作也给予了肯定。
那天,我们把陈留根的哥哥和叔叔送回了村子。下车后,我们直奔母亲的家,准备把抚恤金落实到位。老宅子静悄悄的,我们进了院门。陈留根的哥哥向屋里喊道,妈,妈,领导来看你来了。
屋子里传出一阵轻微的响动。在屋门口处,碰上了正往外走的母亲。她十分憔悴,但却面露微微的喜色,接着,她撇过我,一把拉住了年轻记者的手,说道,小根小根,你可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