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米寿
父亲今年八十八岁,谓之为“米寿”。
早前,我不知道八十八是“米寿”,是几年前读宗璞回忆其父冯友兰的文章,始知“米寿”一说。
宗璞说她的父亲与金岳霖同庚。1983年,两位老先生在做八十八岁“米寿”(米字拆开是八十八)时,冯友兰写了两幅对联,一幅给自己,一幅送金岳霖。给自己的一幅是:“何止于米,相期以茶;胸怀四化,意寄三松(三松即三松堂,冯友兰的居室)。”意思是不能止于“米寿”,期望能活到“茶寿”(茶寿:是108岁,“茶”字上面“艹”是二十,下面也可拆为八十八)。给金岳霖的对联是:“何止于米,相期以茶;论高白马,道超青牛。”(金岳霖是哲学家,冯友兰称赞其学问修养高超,白马指公孙龙,青牛指老子)。原来,八十八是由“米”字拆开的,汉字真是博大精深,奥妙无穷。
米寿的父亲,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做着三件事,忙碌而有规律。
父亲每天起得很早,无论春夏秋冬,天麻麻亮就起床了。洗漱后,就急匆匆地到村东头开庙门,打扫、敬香。父亲曾不止一次很骄傲地告诉我,原先村里的庙很大,香火很盛,每年三月三迎会,那场面很是了得。文化大革命中,庙里的菩萨被烧了,庙成了生产队的仓库。大约十多年前,包括父亲在内的几位老人,看到别村建庙了,便寻思着将闲置的仓库,恢复成庙。倡议一经提出,得到村民们的支持,家家户户出钱出力,不多时,破庙整修完工,从苏州请回菩萨。从那时起,父亲便有了一项固定的工作,保管庙里的钥匙。庙门不是每天都打开的,但平时只要需要,父亲是随喊随到,极负责任。
庙里的事情停当后,父亲就回家烧早饭。我和弟弟在外地工作,父母仍生活在农村老家。母亲长父亲两岁,母亲的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大病没有,小病小痛不断。服侍母亲,操持家务,便成了父亲生活的主要内容。
去年中秋节前后回家,看到父亲正跪在浮箱码头上汰衣服,我的眼睛立即湿润了,父亲不会游泳,万一滑下去,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我责怪父亲不该如此大意,父亲若无其事,连说,不碍事,做惯了。想想,父亲也是无奈,我们在外地,衣服总不能等我们回家洗。虽然姐姐嫁在本村,也不能事事留给姐姐做,用父亲的话说,“他们家里事情也多”。父亲小时候娇生惯养,家务从不染指,是生活逼着父亲学会了做家务,学会了服侍人。
今年春节后不久,我的三舅妈去世了,按说,母亲九十岁了,可以不去,通知我们一声就行了。可母亲执意要去,对前来送信的娘家人说:“小伙他们忙就不去了,我们去,我和弟媳相处几十年,没有红过脸,现在她走了,去送送她”。父亲陪着母亲去了娘家。偏偏那几天特别冷,母亲回来后就生病了,气管炎、肺炎并发,挂了几天水也不见效。我请教县医院的专家,开了药,送回去。母亲躺在床上,有气无力。父亲也不断地咳嗽,流清水鼻涕。
我说,爸,你怎么也感冒了。父亲说,你妈妈身体不好,夜里要喝几次茶,我都要起来倒。说着说着,父亲的眼睛红了。父亲感到委屈?痛苦?
母亲的脾气我是知道的,性子急,做事快,父亲的笨手笨脚难免遭到母亲的白眼,真是难为了父亲。父亲这样无微不至地照料母亲已经多年。父亲是为我们做的,如果我和弟弟在家做农民,父亲的负担兴许会轻些。
虽然只有父母两个人生活,但开门几件事也是少不了的,何况还要应付门面户差,本家的红白大事,因为我们不在家,父母虽年迈,也得去帮忙,纵然不做什么重活,一天坐下来,也够呛。因而,父亲成天闲不住,有了空闲,还要种菜,父母居所旁有一块两分地的菜地,种些常规蔬菜。我们戏言,那块菜地是父亲的健身广场。我们同意并帮助父亲整理菜地,其用意也是让父亲活动活动筋骨。
我说父亲成年累月做着三件事:烧香、做家务、种菜。其实,事套事,事连事,何止三件。
前些年,父亲还打打小麻将,自从母亲身体不好,不能做家务后,麻将也不打了,成天围着家转,围着母亲转。
但父亲活得快乐,活得充实。我每次回家,老人家必早早地等候在村后的停车场旁,走的时候,也一定陪我一路走一路谈,腰板挺直,步履稳健,声音洪亮,怎么看也不像一位八十八岁的老人。
父母健康长寿是子女的福份。我希望父亲健康快乐地活着,希望父亲搀扶着父母欢度百岁,走进茶寿。
母亲的眼光
1973年夏季,我初中毕业,在升高中问题上还出现了一点波折。那一年升高中与往年有所不同,那一年是邓小平复出搞整顿,学生升学不能只凭推荐,还要看成绩,因此是学校、大队联合推荐与考试相结合。学校推荐意见有分歧,有老师以我调皮为由,拟不予推荐,是班主任的一句话帮我解了围,班主任说,“哪个小孩不调皮,只要没有原则性问题就行了,再说,他家成份好”。“他家成份好”是关键,那时,政审很严格,家庭出身不好,是不可能被推荐上学的。学校关算是过了。当然是谁说的,为什么说,后来我是知道的,不去说它。大队推荐一路绿灯,大队干部比较开明,他们的观点是,“不管哪家的孩子,只要符合条件,就让他们上”。
更大的阻力在家里。我们家比较特殊,等我初中毕业的时候,几个姐姐都已出嫁,我下面还有一个比我小得多的弟弟。爷爷奶奶虽分开单过,但还算在一家户头上。全家六人,只有爸妈两个劳力,而且,妈曾经摔过一跤,腿脚不便,真正算起来也就是一个半劳力。那时,生产队分粮分油以及年终决算都以工分多少为依据,我们家因为工分少,因而不仅平时分到的实物少,年终决算还常常超支。如果我能出来,无疑能给家里增加点收入,况且,生产队与我年龄相仿的,都出来挣工分了。因此,爷爷奶奶包括姐姐姐夫都主张,农村人识点字算了,识多少字有什么用,字不能当饭吃,早点出来挣工分才是正途。爸爸始终没有说是也没有说非,大的问题上爸爸的态度一贯如此。
我当时年龄小不懂事,又有几个伙伴劝我出来与他们一同干活,对上不上高中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大人让上就上,不让上就修地球。
我上与不上高中的关键就看妈妈的态度了。
妈妈的态度令爷爷奶奶吃惊。妈说,五丫头(我排行老五,乳名),已经考上了,学校大队又同意,就让他上。再说,他现在身体单,出来也挣不了大工分。爷爷说,一天哪怕挣五分工,一年也是千把分,到底能多分些东西。妈说,工分少点就少点,大不了少吃点少用点。字识到肚子里不得坏。爷爷急了,“我这是在帮你们”。妈说,我晓得,你是为我们好,挣工分的日子长呢,还是让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