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杂文 > 第一次学书法

第一次学书法

2003年1月16日,这是个难忘的日子——首次参加北京军区政治部举办的以退休老干部为主要对象的书法学习班。授课老师是干部部退休大校张连生。张老师的书法在军区机关是出了名的,多处悬挂着他行云流水般的精致耐看的书法作品。我想,名师出高徒,在这样优秀的老师教授下,定会出成绩。
  那时,我退休十年来,刚完成378万余字的军区团以上单位党组织史资料的合编工程。为丰富退休生活,修养高雅情趣,就饶有兴致地参加了书法班学习。
  练习用毛笔写字,最早应该是解放前夕上小学时开始的。那时是按照红格子写大字,依葫芦画瓢而已。真正意义上的学书法,是从66岁进书法班开始的。今天,重新翻阅20年前的《学书记》,颇有一番感慨。
  
  任何一项艺术,都有丰富的内涵与功底,有它的起源与历史,作为国之瑰宝的书法艺术更是如此。学前想得简单,认为写毛笔字,只要照古人碑帖临摹,多写多练就可以,久而久之就出成果。但开课之后,听老师教授,步步深入展开,就感到练书法,把字写好,并非百日之功,而需长年累月,坚持不懈,刻苦研习。
  张连生老师的课,首先从备好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开始,接着练习横、竖、撇、捺基本笔法,进而说明读帖临帖的重要,最后要求练到自成风格的程度。
  张老师的课,讲得深入浅出,荡气回肠。他凭借自身深厚的功底,悟性的透彻,书写的娴熟,示范各体的写法,大都从解剖一个字入手,把结构笔划,如何下笔行笔提笔,边讲边演示,详尽细致,滴水不漏,丝丝入扣,易被学员接纳消化。故此,入学两年就有明显的长进。军区《战友报》副刊编辑了解情况后,让我题写刊名“金色晚年”。
  
  当然,毕竟书法艺术深奥无极,要真正做到挥洒自如,写出精品,难而又难,需要苦功加悟性。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书法家郭绍虞所言:“书学小道本寻常,稍涉玄微转渺茫;悟到我行我法处,随心弄笔又何妨。”这就是说,书法在未领悟到其真谛时,不过是寻常小道。若不得其法,越涉及到其中玄妙精微之处,便会越发觉得迷茫,甚至陷入死胡同。而一旦玄机妙悟、茅塞顿开,领悟到书道真谛,眼前就会展现出一片新天地,臻达心手双畅的境界。即便随意挥洒、信手挥运,也自出机抒、自成佳构,成为力作精品。这就充分说明悟性在学书中的重要性和关键作用。
  我学书最有感触与收获的是认真读帖,领悟真谛;苦心临摹,以求相似。主要临古人的碑帖,尤以行楷为主。对王羲之的《兰亭序》情有独钟。为循规蹈矩一丝不苟地临习,我将《兰亭序》字体放大后打上米字格(当时不知有此教材),不仅练笔划,而且学结构,使每一笔落到恰当部位,严丝密缝,写得像些再像些,追求形神兼备。
  
  2005年1月27日军区机关老年大学开课,政治部的书法班一并归入,聘请孙有志老师授课。孙老师原为中央广播交响乐团团长,60岁后自学书法,功底颇深,曾任过几所老年大学书法老师。时年75岁,知识渊博,精神矍铄,和蔼可亲。我尤其喜爱他的行楷字体,遒劲大气,潇洒自如,引人入胜。我曾将他课堂上的示范墨迹,视为珍宝,汇集成临《孙有志老师书法小样选编》,刻意研习,不久就基本达到酷似程度,有的几乎能够以假乱真。曾得到孙老师当面评析点赞!
  
  由于较为刻苦地投入,越学越有兴致,不时看到有所长进的收获,曾多次参与校里举办的书法展览,课堂上悬挂我的一大溜多幅作品。还总结了一些学习心得,登载在《老战友书画》报上;并深有体会地写了七绝《翰墨情缘》,在课堂朗诵:老年大学锐气旺,学书歐王翰墨香;老师倾心善教导,学员专注图雄强;墨道深邃勤为径,坚持跋涉定见长;莫望成家榜留名,陶冶情操利健康。涂鸦习作汇成册,自娱自乐自欣赏;锲而不舍勇攀登,晚霞夕照亦辉煌!
  
  学书为乐,其乐无穷。2009年底,在老年大学全体学员一年一度的学习总结会上,我代表学员,作了发言: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许多感悟激荡心房。这是一个回忆的时刻,也是一个总结的时刻,更是一个畅想的时刻。一年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经历各种各样的事。就我而言,最值得面对与尊敬的人是孙老师,最值得总结与感悟的是学习书法的经历。所以,我发言的题目是《归功老师教诲,刻意模仿求进》。接着就说学习体会感悟与成效。最后说:学习书法必须静下心来,狠下功夫,饶有兴趣地练习模仿。明天我就73周岁了,要有所成就,就要“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奋斗!“法取兰亭存气韵,书随时代见精神”“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愿以此与学友们共勉。言毕意犹未尽,激情满腔,别出心裁地唱了一首依《一剪梅》调,我作词的《老年大学情谊长》(之后刊登《中国老年报》),把总结会推向高潮!
  
  《老年大学情谊长》:人生像一条大河,波浪滚滚上下起伏;你想留住幸福浪花,每天都能快乐度过。人生像一棵大树,叶落叶黄花开花落;你愿叶茂花枝招展,精神焕发青春永驻。老年大学给你希望,其乐无穷舒畅;学习书画陶冶情操,翰墨怡人飘香。夕阳余晖,越看越美;老年大学情谊深长。
  许多事情,有“第一次”的开端,未必有从始而终的坚守。2012年初,我随军区政治部退休人员移交朝阳区军休十五所,开始任党支部书记、总支宣传委员,不久老伴病重,无暇顾及需常练不息的书法,未能向自成风格更上一层楼迈进,只到临摹有素就忍痛割爱,无奈搁笔,转向了所里的宣传报道工作。如今回忆起来,虽有遗憾,但赏试了“第一次学书法”的乐趣,裨益匪浅,还留下了许多装裱好的书法作品和近百幅课堂习作,觉得令人欣慰!
  
  作者简介:朱炳初,男,汉族,江苏宜兴人,1937年3月出生,1954年7月入伍,1956年7月入党,大专文化,1988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92年9月退休前任北京军区(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室副师职研究员。退休后进行文学创作,先后结集出版《青春寄语》《夕阳漫笔》《回顾与思考》《晚霞拾零》四部文集,达148万余字,目前正撰写第五部文集《耄耋心声》,拟出版总量达200余万字,圆人生文学梦想。
  (2022年12月16日于北京市朝阳区军休十五所,作者系86岁休干)
  
  
第一次学书法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35625244@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如果您有优秀的作品,汉江南岸会帮您宣传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