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6年来,参与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全体人员迎难而上、敢打硬仗、连续奋斗,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培育了新时代北斗精神,要传承好、弘扬好。
相比于“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这一伟大物质财富,“新时代北斗精神”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伟大精神财富。传承和弘扬好这精神,意义非凡。
那么,新时代北斗精神有哪些内涵呢?从当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概括: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北斗精神当然也不例外。她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天降神物,她是在继承发扬的基础上、在逐梦复兴伟大征程的时代沃土上培育和造就起来的!可以说,她的每一个维度都渗透散发着伟大民族精神的古老底蕴和时代气息。
独立自主、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历来崇尚、新时代越来越需要的精神。独立自主,是个体生存发展的基础。“穷则独善其身”“侍人不如自侍”,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党的革命史也一再证明了独立自主的重要性。比如,早期,我党是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在其领导下开展工作的。然而,天高路远、山川异域,大革命的血雨腥风、攻打中心城市的以卵击石、反围剿的惨痛失败,无不迫使我们不得不摸索着走自己的道路。血的教训让我们认识到“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新中国成立后,对内我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对外我们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完全地挫败了一切帝国主义,为我们今天的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创新创造,是个体发展进步的需要。古人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日新之谓德盛;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我国人民执着创新、不懈创造,硕果累累,产生了老子、孔子、庄子等闻名于世的思想巨匠,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等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科技成果,推出了诗经、楚辞、唐诗等一个个文化巅峰,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故宫等气势恢弘的工程。新中国成立后,汲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训,我们尽揽天下人才,举国主导,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奋力追赶,从“两弹一星”到“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从“杂交水稻”到“潜海探空”,从核潜艇到航空母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我们的成就让世界惊叹。今天,聆听着总书记的谆谆教诲:“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14亿人民的创新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
开放互鉴、交流融合是中华民族历来崇尚、新时代越来越需要的格局。“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文明是多彩的,因此具有了交流互鉴的价值;“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文明是平等的,因此具有了交流互鉴的前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文明是包容的,因此具有了交流互鉴的动力。中华文明既是本土文明,也是同其他外来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大文明。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葡萄、苜蓿、石榴等西域文化成果。唐代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流的活跃期,通使交好的国家达70多个。15世纪初,郑和七下西洋,到了东南亚很多国家,一直抵达非洲东海岸的肯尼亚。明末清初,欧洲的天文学、医学、数学等纷纷传入我国,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萌芽。从四大发明到文艺复兴,从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到儒、道、法诸家,从中药、丝绸、瓷器到钢琴、水彩、歌剧,各种文明不断激荡交融,正所谓: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是唯一不曾中断过的人类文明。今天看来,其强盛的生命力不正是开放与包容的结果吗?现在,高度发达的现代交通和信息技术早已把整个地球缩小成一个村落,而共同的利益、挑战和希望则已把全人类凝聚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开放互鉴、交流融合已成历史潮流,霸权主义、单边主义、逆全球化注定要失败!
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是中华民族历来崇尚、新时代坚若磐石的基础。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到“人心齐,泰山移”,再到“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都指向了团结的重要性。是的,个体的力量终究是十分有限的,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共襄盛举;一代人的力量到底也是十分有限的,只有一代代接力前进才能庚续伟业。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我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特别是近代以后,在外来侵略寇急祸重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各族人民手挽着手、肩并着肩,英勇奋斗,浴血奋战,打败了一切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捍卫了民族独立和自由,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保卫祖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现代社会,越来越复杂的工业化大生产要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造成了行业壁垒越来越高,行业差距、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个西方难以克服的问题,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却能很好地解决。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和国家利益,个人事业、命运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命运中,如此万众一心、团结一致、爱国奉献,则何愁共产主义的共同目标不能实现?正所谓“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今天,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不正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我们的道路优越和制度优越吗?是的,团结就是力量,14亿人团结起来就是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追求卓越、梦想不息是中华民族历来崇尚、新时代越来需要的传统。“我欲乘槎,直穷银汉,问津深入”“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千里”“一思尚存,此志不懈”,这些都阐明了同一个道理:梦想不息、追求不止。从盘古开天到女娲补天,从伏羲画卦到神农尝草,从夸父追日到精卫填海,一个个古老的神话故事无一不像一粒粒梦想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田,启迪着我们奋勇前行。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我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不仅形成了小康生活的理念,而且孕育了天下为公的情怀和勇于追求、敢于实现的奋斗精神。我们相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近代以来,实现民族复兴成为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百折不挠、坚忍不拔、持续奋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个梦想。“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看吧,梦想在前、蓝图展开,北斗精神必将成为激励我们逐梦新征程无往而不胜的伟大精神力量!
北斗精神——新时代的民族精神
北斗精神——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如果您有优秀的作品,汉江南岸会帮您宣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