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方案精品八篇

方案具有一定的督导性,使我们可以克服惰性,为了公司下达的相关任务。往往需要预先进行活动方案制定工作,如何写一份让需求方满意的方案?小编对“调整方案”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并搜集了相关资料,赶快将本页添加到您的收藏夹方便日后再次查看!此外,您还可以浏览范文大全栏目的设计学期教学计划(集锦11篇)。

调整方案 篇1

2016年企养老金调整方案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13日发布2016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方案。调整后,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每月人均增加305元,平均养老金水平将提高到每月3355元。

据介绍,此次调整采取挂钩调整、定额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办法。挂钩调整体现多缴多得原则,增加的额度与缴费年限挂钩。根据规定,缴费年限满10年及以上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一次性增加35元;对于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一次性增加52.5元。

定额调整即按绝对额普遍增加,同时向低收入者适当倾斜。北京市将退休人员2016年年底前的基本养老金由高到低划分四档,分别是4550元(含)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100元;3550元(含)至4550元之间的每人每月增加120元;3050元(含)至3550元之间的每人每月增加140元;3050元以下每人每月增加160元。为了兼顾公平,针对少数退休人员按绝对额调整养老金后低于下一档的,还将进行差额补足。

适当倾斜主要针对特殊人群:一是适当提高高龄退休人员调整水平。原工商业者、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调整后不低于全市养老金的平均水平。

据介绍,北京市自1994年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制度以来,这是第23次连续调整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将惠及228万企业退休人员。

一、调整基本养老金的人员范围和时间

2015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职)手续的企业退休(职)人员(包括已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五七家属工”,不含符合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范围内的建国前参军的退休老工人),从2015年1月1日起调整基本养老金。

二、调整办法和标准

(一)退休(职)人员符合国家、省规定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特殊工种折算年限,下同)每满1年(不足1年按1年计算,下同),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2元。其中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部分,每满1年,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1元。

(二)退休(职)人员每人每月以本人2015年12月份应领取的统筹项目内基本养老金为基数,按0.5%的比例增加基本养老金。

(三)退休(职)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分别按以下标准增加基本养老金:

1、符合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的建国前参加工作的退休老工人,每人每月增加130元。

2、1949年1月1日至9月30日参加工作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25元。

3、1949年10月1日至1953年12月31日参加工作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20元。

2013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18元。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10元。

5、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0元。

2、1949年1月1日至9月30日参加工作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25元。

3、1949年10月1日至1953年12月31日参加工作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20元。

2013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18元。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10元。

5、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0元。

调整方案 篇2

近日,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财政厅印发《关于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从2023年1月1日起,调整2022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退职人员基本养老金。按照原工资100%享受基本养老金的离退休人员不参加调整。

调整增加的养老金包括三部分

一是定额调整。退休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40元。

二是挂钩调整。退休退职人员按照本人缴费年限每满一年每月增加1元;按照本人2022年12月发放的月基本养老金的1.4%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

三是倾斜调整。对高龄退休人员,1948年1月1日至1952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20元;1943年1月1日至1947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1942年12月31日及以前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对艰苦边远地区人员,一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15元,二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20元,三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25元。驻省外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退职人员,当地艰苦边远地区类别高于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

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本次调整后其基本养老金达不到当地当年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的,补足到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基本养老金水平。

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将于7月31日前发放到位。

通知全文如下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北省财政厅关于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改革发展局,省本级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单位: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人社部发〔2023〕28号)规定,经省政府同意,现就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调整范围和执行时间

2022年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退职人员,从2023年1月1日起调整增加基本养老金。其中:机关事业单位按照国务院国发〔1986〕26号、厅发〔1985〕67号、厅发〔1986〕340号、劳人薪〔1985〕22号和劳人险〔1983〕3号等文件规定,企业按照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按照原工资100%享受基本养老金(离退休费)的离退休人员不参加调整。

二、调整办法和标准

(一)退休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40元。

(二)退休退职人员按照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一年每月增加1元(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按照本人2022年12月发放的月基本养老金的1.4%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

(三)截止2022年12月31日,退休退职人员1948年1月1日至1952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20元;1943年1月1日至1947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1942年12月31日及以前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

(四)符合冀劳社〔2009〕3号和冀劳社办〔2009〕19号文件规定范围的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退职人员,按照所在地艰苦边远地区类别增加基本养老金,一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15元,二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20元,三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25元。驻省外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退职人员,当地艰苦边远地区类别高于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与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相同的,按照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对应的调整标准增加基本养老金。

(五)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本次调整后其基本养老金达不到当地当年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基本养老金水平的,按照国家及我省有关规定补足到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基本养老金水平。

三、资金渠道

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按照参保人员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各占基本养老金的比例,分别从其个人账户余额和统筹基金中列支;个人账户余额为零时,全部从统筹基金中列支。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调整所需资金由原渠道解决。

四、基本养老金发放

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统筹的退休退职人员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未纳入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统筹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退职人员增加的基本养老金,由原渠道发放。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的退休人员,暂参照本办法调整基本养老金,待试点规范到位后,再进行调整,多退少补。

五、工作要求

各地要按照国家和省总体部署,结合当地实际,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调整方案,调整信息系统,搞好经办服务,强化监督检查,确保7月31日前退休人员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全部发放到位。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河北省财政厅

2023年7月11日

调整方案 篇3

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1%缴费年限)

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月缴费工资指数(计算本人平均月缴费工资指数时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工资指数)。

本人平均月缴费工资指数=(Z1+Z2+……+Zm-1+Zm+1n)÷Z1、Z2……Zm-1、Zm为参保人员的月缴费工资指数。月缴费工资指数按照参保人员退休前1月、2月……m-1月、m月本人月缴费工资基数除以对应的本市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计算结果保留四位小数)。

参保人员2010年底以前实际缴费年限的月缴费工资指数统一按照1计算。

n为参保人员视同缴费年限的月数。视同缴费年限的月缴费工资指数统一按照1计算。

N为参保人员累计缴费年限的月数(含视同缴费年限的月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按照沪府发(2007)27号文件规定执行,即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中人”个人账户储存额不含“虚账实记”的金额及其利息)除以国家规定的计发月数。

参保人员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按照其周岁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年龄在40周岁至70周岁的,计发月数按照国家新办法的规定确定;参保人员退休年龄不满40周岁的,其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40周岁对应的计发月数计算;参保人员退休年龄超过70周岁的,其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70周岁对应的计发月数计算。

调整方案 篇4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近年来,我县林业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林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按照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高标准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为目标,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使全县林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县目前仍存在着认识不足、林种单一、缺少龙头企业、林业二、三产业滞后等问题。为加快我县林业发展步伐,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经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我县林业发展形势,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局将重点抓以下工作:    一、任务目标    到****年总的发展前景和目标是:实现在公路和河流两侧形成集用材林与观赏树相结合的绿色长廊,把县城建成绿树成荫、花草遍地的花园式城市,形成“田成方、林成网、绿化苗木满金乡”的靓丽风景线,呈现出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生态环境,使金乡成为林业大县和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县林地面积达到12.92万亩,农田林网化面积84.2万亩,村镇植树300万株,林木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林木总覆盖面积34.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6%,林业年产值达到3.5亿元,初步实现林业产业化。    二、整改重点    (一)大力发展林下种养,提高农民收入。发展林下种养,可使林业长期效益和牧业短期收益有机结合,有效地解决林业收益周期过长的问题,既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又能提高单位土地的产出效益,形成林牧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下步,要以卜集乡林牧型速生丰产林和肖云镇林药间作模式为重点,大力推广林果、林菜、林菌、林牧等多种间作形式,以短养长,提高林业经济效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建设以北大溜、新万福河、老万福河、大沙河、新西沟等河堤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带。    (二)稳步发展名特经济林。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加快发展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新果品和时令果品以及错季果品;调整树种结构,稳定梨、苹果等大宗果树面积,适度发展油桃、冬枣、沙果、樱桃等优质小水果、干杂果品种面积;调整品种结构,压缩中熟品种,增加早、晚熟品种比例。同时大力发展保护地栽培等增产、增效新技术,提高果品品质,品种以桃、杏、葡萄为主发展面积要达千亩以上,形成规模效益。抓好不同树种、不同品种的重点乡镇,形成特色经济,重点抓好以司马镇为主的金南万亩大樱桃基地和优质杂果基地的示范建设,通过抓典型、建精品、树样板,促进果品生产上档次、上水平,加快果品产业化步伐。       (三)加速苗木花卉业发展。按照道路和城镇绿化的需求,以乡镇道路、城市绿化为方向,抓好名优稀特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形成速生、常绿、灌木以及花卉多元化发展。以国有林场、苗圃为依托,积极培植一批苗木花卉生产专业村、专业户,发展一批“苗木大乡”、“苗木大镇”。到****年,形成以胡集镇、羊山镇、金乡镇、卜集乡为重点,集中连片发展、初具规模的林木良种、花卉繁育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乡镇、村把苗木花卉基地建设与发展观光旅游农业结合起来,尝试开展“农家乐”经营活动,探索新的农业经营模式。    (四)扶持林产品加工业。林产品加工是延长林业产业化链条、增加林木附加值的关键环节,下步要逐步调整林产品加工企业数量,限小扶大、优扶劣汰,提高技术、设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档次。要大力开发拼板加工、高密度板、胶合板、刨花板、纤维板、工艺品、木浆、家具、果品贮藏、果汁果脯等多种产品,逐步形成以鸡黍镇刘楼、张寨村为主,沿枣曹线发展的木材加工基地和以金贵集团为龙头的果蔬加工基地。规划建设全县木材交易市场,大力发展木材销售专业村、专业户,积极发展各种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逐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骨干、以林产品市场为依托,生产、加工、销售相互衔接,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益明显的现代林业产业。    (五)搞好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进一步落实完善林木病虫害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及时与各乡镇签订森林病虫害防治目标管理责任状,建立健全病、虫情测报体系,对杨尺蠖、杨蛀干害虫、杨食叶害虫、锈色粒肩天牛、杨溃疡病等几种主要林木病虫害要进行重点测报,适时指导防治。    三、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把林业作为一项产业来抓。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发展林业还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我县要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创汇农业,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创建绿色金乡、人文金乡,就必须大力发展林业,通过林业改善现有的生态环境、改变金乡的对外形象、营造新的生态优势。在农业的比较效益中,林业明显高于粮、棉等农作物,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粮、棉、油的市场价格可能下跌,而林业作为一种全球性战略资源,木材及其加工制品出口前景看好,林业的比较效益会更高。只要发挥优势,选准市场方向,运用产业化手段,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林业完全能够做大做强,发展成为富民强县的一大支柱性产业。    (二)政策引导,建立灵活的运行机制。要加快林业产业的结构调整,推进林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和灵活的运行机制。要对重点工程基地建设、林果产品加工的重点龙头企业、果树优良品种培

调整方案 篇5

(一)优化配置城乡建设用地

——统筹调控城乡用地规模。按照上级下达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指标,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和新增规模。加强对城乡建设用地的供给控制和需求引导,各项新增城乡建设用地要优先利用空闲、废弃、闲置、低效土地。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加强建设用地内部挖潜,优化建设用地内部结构和城乡建设用地格局。到 20xx 年,全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9253.0 公顷以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控制在2070.0 公顷以内。

——科学保障重点区域用地。按照统筹城乡与区域用地的要求,推进城区经济升级发展。在建设用地安排上,“优先中心,优化两片,突出两带,支持多点”,优先保障丹东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需求,优化保障辽宁丹东临港产业园区和汤池镇综合产业园的城镇发展用地,突出保障汤池镇特色农业带和休闲旅游观光带必要的建设用地,支持保障新农村建设中确定的中心村集中居住点的各项建设用地,保障城区经济增长的合理用地需求。

——合理配置城镇工矿用地。集约配置城镇工矿用地,促进城镇工矿连片开发、规模经营、集聚发展,提高城镇工矿用地的集聚效益和辐射能力。新增城镇用地向丹东市中心城区、各镇(街道)的城镇镇区集中布局,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增工矿用地向各类产业园区集中,推进以无水印染节能环保技术为代表的节能环保产业和以“石油探井设备”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园区建设。到 20xx 年,全区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 7451.4 公顷以内,新增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 2068.0 公顷以内。

——整合规范新农村建设用地。围绕宜居乡村建设,优先保障宜居示范乡、美丽示范村、宜居达标村建设用地。新建农村住宅尽量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和村内空闲地,不占或少占农用地特别是耕地。鼓励农村住宅、村办企业向建制镇和中心村集中,合理安排农村民生用地和乡村旅游用地,引导农村居民点有序布局。从严控制农民超用地标准建房,村内有空闲地、原有宅基地已达标的,不再安排新增宅基地。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推动农村居民点用地由自然形态向规划形态转变。到 20xx 年,全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控制在 1801.6 公顷以内,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控制在 2.0 公顷以内。

——拓展城乡建设增量空间。在严格做好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环境影响等评估论证,保障生态、地质安全的前提下,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科学稳慎引导城镇和园区建设中开发利用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力争拓展城镇和园区发展空间 30.0 公顷。

(二)保障必要基础设施用地

——优先保障交通水利用地。不断完善以公路和铁路运输方式为主的交通基础设施,重点保障丹东滨海公路改扩建工程、复兴至文安滩公路、S314 丹交线汤池镇至花院段、接佛路等公路改建工程、西水道卧泊基地工程等交通项目建设;东市鸭绿江水源整体上移工程等水利项目建设。到 20xx 年,全区新增交通运输用地控制在 15.0 公顷以内,新增水利设施用地控制在 5.0 公顷以内。

——重点保障能源环保用地。以清洁、高效利用能源为导向,鼓励支持大型能源项目和区域电力供给项目建设,重点保障国门湾 66千伏输变电工程、市政 66 千伏输变电工程、环保园 66 千伏输变电等工程的建设,为振兴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完善的能源基础设施条件。加强污染源源头控制,深化水、气、声等污染治理,逐步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设施均等化服务网络,加快宜居宜业宜游新城区建设步伐,重点保障城市垃圾填埋场、城镇污水处理厂、疫病畜禽无害化处理等环保项目建设。

——合理保障旅游通信用地。以高丽街、七经街及安东老街为中心,发展具有民俗传统文化特色的休闲购物旅游区;依托萌芽水库、汤池温泉等优势旅游资源,在汤池镇集龙线周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娱乐旅游。推进信息网络宽带化进程,促进信息网络演进升级,加快构筑现代信息网络,保障必要的通信设施用地需求。到 20xx 年,全区新增风景名胜设施用地控制在 5.0 公顷以内。

(三)强化振兴城区用地控制

——振兴城区规划控制范围。按照强化振兴城区土地利用控制的要求,结合丹东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振兴城区的规划控制范围,包括振兴区城区、帽盔山街道、花园街道、江海街道、浪头镇的全部土地以及安民镇和汤池镇的部分土地。20xx年末,振兴城区规划控制范围总面积为 13833.7 公顷,振兴城区现状建设用地规模为 6110.8 公顷,人均建设用地为 144 平方米。

——振兴城区城市开发边界。以振兴城区的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为基础,依据丹东市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规模和资源环境限制条件,将振兴城区的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定为城市开发边界,以优化城市布局和形态,防止城市无序扩张。城市开发边界一经划定,不得擅自更改和突破。到 20xx 年,振兴城区城市开发边界内土地面积为 8878.3 公顷。

——振兴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根据振兴城区建设用地的适宜性,结合城市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和上级下达的新增城镇用地指标,合理确定振兴城区用地规模。到 20xx 年,振兴城区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1695.0 公顷以内,振兴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7805.8 公顷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 174 平方米以内。

——振兴城区土地用途管制。根据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土地适宜性和未来土地利用方向,将振兴城区土地划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用地区、风景旅游用地区、林业用地区 7 类土地用途区,按照土地用途管制规则实行差别化用途管制。其中,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为 1267.7 公顷,一般农地区面积为 1459.9 公顷,林业用地区面积为 1424.3 公顷,城镇建设用地区面积为 7224.4 公顷,村镇建设用地区面积为 1362.9 公顷,独立工矿用地区面积为 50.8 公顷,风景旅游用地区面积为 14.6公顷。

——振兴城区用地空间管制。结合规划期内建设用地的扩展态势,划定建设用地规模边界和扩展边界,将振兴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划分为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按照城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规则实行差别化空间管制。其中,允许建设区面积为 7805.8 公顷,有条件建设区面积为 1072.5 公顷,限制建设区面积为 4955.4 公顷。

(四)推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按照上级下达的建设用地总量指标和增量指标,强化节约集约用地,统筹各类、各业、各区域土地利用,合理安排建设项目,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促进全区国民经济实现振兴发展。到 20xx 年,全区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 10533.5 公顷以内,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2095.0 公顷以内。

——加强建设用地时序控制。强化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对新增建设用地时序控制,重点做好城镇工矿用地和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用地的年度用地计划。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和分类用地指标,加强各行业、各部门规划协调,统筹安排建设用地的供应规模与时序。

——大力盘活存量城乡用地。完善农村低效建设用地退出机制,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全区力争实现农村低效建设用地退出规模不低于 289.0 公顷。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逐步扩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模和范围,全区力争形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30.0 公顷。积极改造旧城区、旧工矿和“城中村”,全区力争通过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释放存量建设空间 30.0 公顷。

——规范开发园区集约用地。保障以老城区、安民新城为中心的城镇用地和辽宁丹东临港产业园区、汤池镇综合工业园等建设用地管理。鼓励产业用地向工业集中区集聚,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相关规定,限定工业集中区土地的投资强度和工业建设项目非生产性建设用地比例,严格按照集约用地指标加强审核,促进工业集中区集约用地。工业项目的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等土地使用标准要符合相关标准或规定,并严格控制工业项目内的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

调整方案 篇6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和市场条件的根本性变化,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由单纯的资源约束转向了需求约束。在此形势下,农业进一步发展,须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一、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

       改革以来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虽然得到了较快的调整,但是与变化更快的市场关系相比,却总是慢半拍。特别是最近几年,伴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巨变,我国农业发生了重大的阶段性转变,农产品出现供给过剩,农民收入增加受到“卖难”和价格下跌的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矛盾变得非常突出。

       二、政府与市场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动态过程,特别是目前,农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要求对农业进行战略性调整。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又要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在原计划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完全是政府的行为,是通过中央计划、层层下达任务的自上而下的方式实现的。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调整主要是通过价格信号的诱导机制实现的,是农业生产者的行为和自下而上的变化。但是,由于我国农民经营能力十分有限,市场发育离成熟完善的程度还相差甚远,加之农业特殊的产业特性,致使广大农民很难顺利实现结构的调整。这表明,目前微观决策与宏观供求关系之间的矛盾,是制约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障碍。因此,政府必须充分关注我国农民人数众多、经济容量狭小和抵御风险能力很弱这一特点,既要看到市场化改革给农民带来的巨大利益,也要认识到市场经济对个体小农的冲击。

       因此,在市场化改革中,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民的利益问题,并在政策安排上有充分的体现。特别提出以下几点:1.调整农业结构,首先要调整总量供求关系。2.保持农民利益,妥善处理财政负担与农民收入的关系。3.加强信息服务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结构是否能够得到优化调整,取决于产品和要素的价格信号是否真实、准确,即在发展市场农业的过程中,价格信号是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向、规模和速度的核心因素,进而是引发结构变化和资源配置效率水平变化的基本动因。

       三、进一步调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政策建议

       1 1.扩大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增加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实现农产品质的提高,也有利于缓解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的矛盾。通过提高农产品优质率,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步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程度如何,归根结底是取决于科技进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必须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从本国国情出发,大力推广和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科学种植和科学养殖的水平,提高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优质率和产出率,使我国农业的整体科技含量能有一个明显的上升,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取得较好的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2.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逐步优化生态环境。长期以来,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国土荒漠化趋势加重,自然灾害频繁,都是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很大关系。而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和开垦草原。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不是权宜之计,不是在粮食充裕情况下的一时安排,而是长远的战略性措施。

       3.调整农业布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除了要从全国着眼农业总体结构外,还必须从各个地区着手调整农业区域结构。全国的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和各个地区的区域结构有着直接关系。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既有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也有各自的缺陷和劣势,只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业产业结构,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确立较为有利的地位,进而形成一个具有活力的全国农村产业结构,并且促进和保持农业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各个地区的区域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区域优势没有很好形成,更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4.健全农业产业体系,保证农民收益增加。农业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应当是生产、加工、流通等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完整的农业产业结构,不仅包括农产品的生产环节,而且包括农产品的加工环节和流通环节。在农业发达国家,农业早已不是指单纯的农产品生产环节,而是包括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在内完整的农业体系。相比之下,我国农业至今基本上仍然没有摆脱单一生产环节的束缚,总体上存在着与加工、流通环节脱节的结构缺位,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个举足轻重的任务就是解决结构缺位问题,逐步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连成一体、协调运转的农业产业体系,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带领农民有组织走向市场的组织形式,形成有利于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利益分配机制

调整方案 篇7

(一)收入预算调整情况

全县财政总收入预计完成83068万元,比年初预算79757万元超收3311万元,同比增长7.28%。其中:县本级69645万元,风陵渡经济开发区13423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37025万元,比年初预算37660万元短收635万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县本级30825万元,风陵渡经济开发区6200万元。

县本级财政总收入预计完成69645万元,比年初预算69757万元短收112万元,降低0.16%,同比增长1.6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30825万元,比年初预算32660万元短收1835万元,降低5.62%,同比降低3.26%。

风陵渡经济开发区财政总收入预计完成13423万元,比年初预算10000万元超收3423万元,增长34.23%,同比增长51.0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6200万元,比年初预算5000万元超收1200万元,增长24%,同比增长31.94%。

(二)县本级支出预算调整情况

1. 财力增减情况

根据目前收入和上级财政部门一般转移支付补助情况,可支配财力预计为167569万元,比年初预算138335万元增加29234万元,主要增减因素:

(1)一般预算收入30825万元,比年初预算32660万元减少1835万元;

(2)均衡性转移支付60825万元,比年初预算56828万元增加3997万元;

(3)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19418万元,比年初预算17596万元增加1822万元;

(4)农业人口市民化奖励1035万元,比年初预算154万元增加881万元;

(5)乡镇工作补贴1381万元,比年初预算788万元增加593万元;

(6)市配套村级运转经费254万元,比年初预算172万元增加82万元;

(7)新增特殊转移支付16078万元;

(8)新增抗疫特别国债3700万元;

(9)新增县级增收返还奖励388万元;

(10)新增环境空气质量奖948万元;

(11)收回存量资金3400万元;

(12)市局补扣2018年12月-20xx年11月地表水跨界断面水质考核生态补偿金820万元。

2. 预算内项目调整增加财力情况

年初预算内一般性项目、配套项目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和上级补助情况,可调整出财力2500万元。

(1)一般性项目减少支出2000万元;

(2)政策配套项目减少支出500万元。

以上两项增加财力31734万元。

3. 增加财力拟安排支出建议

为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根据上级积极财政政策要求和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安排,增加以下支出:

(1)已安排县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的追加项目26452万元。

(2)本次会议报告拟追加项目403万元。其中:供电公司“煤改电”配套电网工程154万元;一般债券利息79万元;教科局教师招聘及面试工作26万元;军休所机关服务22万元;财政局业务支撑平台和涉农惠民资金管理系统18万元;陌南中学校舍及附属设施改造17万元;芮城中学听评课系统14万元;第一职校基础设施更新12万元;其他单位运转经费61万元。

(3)新增抗疫特别国债3700万元。其中:住建局污水处理厂运营、乡村垃圾收集及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提升1149.9万元;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楼500万元;农业农村局农村厕所革命400万元;疾控中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393万元;退役军人事务局退役士兵社会保险接续资金239.95万元;妇幼院新建业务综合楼260.05万元;民政局阳城敬老院运营160万元;企业养老中心企业养老保险126.02万元;风陵渡镇政府开发区东外环路及中基等村雨水和生活污水收集改造工程74.26万元;水利局农村饮水安全维护养护72万元;县中医院筹建核酸检测实验室及信息化建设40万元;卫健体局疫情防控28.54万元;畜牧中心重大动物疫病疫苗22.44万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费233.84万元。

(4)政府性基金年初预算支出项目转入公共预算安排1179万元。

以上支出项目共需安排资金31734万元,其中涉及政府采购项目比年初政府采购预算增加4059万元。

(三)风陵渡经济开发区支出预算调整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6200万元,比年初预算5000万元超收1200万元,超收部分拟安排用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调整方案 篇8

为贯彻落实区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快我区产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提升产业整体实力和经济综合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根据省、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决策部署及区委、区政府作出的关于2018年在全区开展产业升级攻坚年活动的决定,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区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牢牢把握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发展战略,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抓手,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推进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更加融合,实现现代农业特色发展、新兴产业规模发展、服务业跨越发展,着力打造XX区产业升级版,为奋力开创新时代XX美好幸福新局面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总体目标

到2018年底,我区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1.综合实力有新提升。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农业生产总值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8.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2.经济效益有新提升。实现工业总产值45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利税同比增长20%以上。

3.创新动能有新提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个,新认定“三品一标”产品10个,农产品专利20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0%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长10%以上;建设特色电商小镇1个、电商示范村2个;2018年新增领军人才3名、市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3个,新增2个博士后工作站。

4.绿色发展有新提升。规上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大力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各类污染物排放量,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以上;新增国家级2A以上景区5至8家,省级优秀旅游乡镇1-2家。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制造强区建设,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主动跟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坚持扩大增量和优化存量并举,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工业经济加速转型升级。

1.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加快铜基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等三大主导产业,推动产业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形成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力争到2018年底,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5%。

一是编制出台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分别确定牵头负责区领导和相关责任部门,强力推进三大产业规划的组织实施。

二是推动铜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充分发挥铜冠铜材等铜基新材料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铜基新材料产业链延伸,持续拓展延伸铜基新材料区域特色高技术产业链,打造一系列上下游关联、横向间支撑的企业集群,重点实施有色阳极泥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九星控股铜材加工项目、旭晶粉体技术改造项目、卓翔热解熔析技术年处理2万吨废漆包线及覆铜板粉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力争到2018年底,产值规模达300亿元。

三是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坚持以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服务型制造为引领,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依托日飞轴承新能源汽车轮毂轴承、汇宇实业机车空调系统产业化、爱阀科技年研发组装20万台(套)阀门等项目,培育发展汽车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阀门及水处理设备、轨道交通设备、智能装备及工业机器人等产品群体,力争到2018年底,产值规模达15亿元。

四是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化发展。优化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补齐产业核心基础环节短板,培育发展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电子信息产业高端化发展,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加快推进国展电子LED电路光源一体化模组、江威精密表面处理产业园、牡东通讯室内光缆、三诺电子智能式物料配送测控装备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18年底,产值规模达20亿元。

2.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起点高、规模大、技术强、产品优、环保好的发展导向,有效推进传统产业走高端化、品牌化、生态化发展之路,促进化工、钢铁、建材传统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

一是加快重点项目改造提升。扎实开展新一轮技改行动,重点实施圣奥化学橡胶防老剂6PPD和中间体RT培司生产线,安固工业废弃物水渣、钢渣、煤渣、高炉煤气资源综合利用,旋力特钢烧结余热、尾气综合利用,金马锂电池、神虹化工硫化钠绿色生产热溶工艺等一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2018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00亿元。

二是扩大新型绿色建材规模。严格控制水泥熟料产能,重点发展高标号水泥、功能性专用水泥和特种水泥;瞄准建筑产业发展方向,推进节能新型墙材研发,促进建材产业与钢铁产业融合;充分利用工矿固废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工业。

三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倒逼、经济手段与依法治理相结合,完善企业退出机制,淘汰一批能耗、环保、安全技术达不到标准和相关产品质量达不到强制性标准及使用落后产能的设备和工艺;持续加强矿山综合治理,依法关闭整合8座矿山。

3. 培育发展新型产业。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新能源和生物科技产业发展,培育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培育发展新能源产业。重点实施皖江生物质新能源年产20万吨成型燃料、铜陵国电节能环保技改、上峰水泥和旋力特钢的余热发电及尾气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力争到2018年底,产值规模达20亿元。

二是促进生物科技产业发展。重点实施禾田药业中药材基地、同仁堂年产500吨食用油脂生产线技术改造、荣京凤丹生物科技凤丹深加工、和平姜业姜参茶保健品等项目,力争到2018年底,生物科技产业产值规模达10亿元。

推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加强规划引导和资源整合,加快拓展新园区,改造提升老园区,促进金桥开发区升级转型。

一是完善园区发展规划。以滨江经济循环园、东联工业园、牡东工业区等园区整体并入金桥开发区为总体框架,启动金桥经济开发区新规划修订,进一步理顺金桥经济开发区的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依法依规扩区升级;逐步推动金山工业园及原有园区外工业项目向工业园区搬迁,引导产业园区朝创新型、集约型、生态型方向发展。

二是深化园区“二次创业”。加快拓展新园区,大力推进金桥高端装备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闲置用地和厂房清理盘活力度,提高工业用地集约节约水平和产出效益,坚定稳妥处置“僵尸企业”。加快完善园区生活配套、污水管网等公用设施建设,积极争创循环化改造、两化融合等试点示范园区,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三是优化园区发展软环境。优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去行政化”,精简社会事务负担,实施市场化薪酬制度和全员聘用制度。逐步完善园区商业居住、教育医疗、文体娱乐等公共服务配套,支持园区开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创新平台建设,设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为入园企业创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服务。进一步优化投资审批流程,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四是强化双招双引。坚持“以平台为核心,以产业化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为动力”,强化 “双招双引”,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切实将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转型升级结合起来,积极开展项目谋划,主动与世界500强、大型央企及知名民企对接招商,招引一批项目落地转化、投产达效。

五是推进项目建设。坚持项目在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严格落实重点项目建设“四督四保”工作机制。各职能部门要在抓项目建设、项目储备、项目服务上共同发力,建立策划生成一批、招商储备一批、前期推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建成投产一批“五个一批”的转型升级项目储备库,实现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重大突破。

六是强化为企服务。深化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常态化推进“暖企行动”,充分发挥“过桥资金”和产业基金的作用,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创新政策服务,实行差别化政策,扶持一些重点企业,优势产品,培育新的增长点。强化信息和技术服务,鼓励第三方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和信息开发服务。强化政策落实,认真落实好中央关于清费减负的政策规定,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依托铜陵国家科技园区、铜陵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全力提升现代农业、大力推进生态农业,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1.着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铜陵凤丹、铜陵白姜、蔬菜、水产畜禽、优质稻等主导产业。加快铜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桥高科技示范园标准果园建设,提升水果质量、安全、效益水平。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加大白姜、凤丹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营销推介力度,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业和企业品牌。2018年,力争获批“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农产品专利20件,安徽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2个。

2.全力提升现代农业。积极创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争创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家。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甲级队”,重点支持区内龙头企业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开发营养均衡、养生保健、食药同源的加工食品,2018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达28亿元以上。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家庭农场20家。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努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3.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大力推广示范稻渔综合种养、稻鸭综合种养、水稻和马铃薯连作高效栽培等技术模式,实现亩产千斤粮、亩增千元钱的“双千效应”。探索关闭农贸市场活禽交易,开展家禽集中屠宰建设试点工作。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创建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十佳休闲农庄1个,三星级以上农家乐10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年收入达到12亿元以上。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

依托五松镇中心城区,以东部城区和金桥开发区发展为平台,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实现服务业转型升级。

1.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三次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以产业服务能力提升为核心,全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构建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体系,为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一是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发挥铜陵“长三角经济圈”与“武汉经济圈”两点合一的独特区位优势,依托丰富的长江深水岸线资源以及东部交通枢纽地位,围绕新亚星港务、旋力特钢等大企业积极发展配套物流;依托徽风物流、永冠物流等本土物流企业发展多式联运、城乡快递等现代物流。加快编制我区中长期物流规划,推进顺安河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和港城国贸码头等项目建设,构建现代物流产业格局,实现物流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

二是拓宽金融服务业渠道。继续深化政银企合作,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落实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大力推广“税融通”业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银担合作,推进“暖企”行动,让更多企业享受“过桥资金”政策。支持服务业企业上市(挂牌)融资,鼓励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等债务融资工具进行融资。积极创造条件,引进更多金融机构在我区落户。

2.加快提升生活性服务业。重点推进文化旅游、现代商贸、房地产等贴近人民群众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推动生活消费方式由生存型、传统型、物质型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

一是形成文化旅游业品牌优势。贯彻落实《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实施旅游精品战略,重点开发建设天井小镇文化旅游区、凤凰山景区、永泉旅游度假区、十里长冲、梧桐花谷、九华湖、明塘文化艺术村等一批重点项目,以项目建设增强景区竞争力,确保天井小镇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目标迈进,力争新增国家级2A以上景区5至8家,省级优秀旅游乡镇1-2家,实现年游客接待人次达到300万人次以上,旅游收入17.5亿元。

二是加强现代商贸业体系建设。加快东部城区商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打造三月三城、汇森商业文化广场为新的商贸区;提升意大利风情街街区活力,建设现代商贸服务集聚区;加快各类专业市场建设,发展连锁经营、集中配送、仓储式超市、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新型流通业态;完善城区商业中心和餐饮文化功能,推动住宿餐饮规范发展;促进商贸市场改造升级,盘活利用优质闲置资源,提升城市商贸服务品质;实施“农超对接”、“新网工程”,建设特色服务网络体系,拉动服务消费。力争全年底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0%。

三是保障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完善房地产服务体系,鼓励物业服务企业规模化发展。完善房地产中介服务体系,构建包含物业服务、房地产经纪、房地产评估、房地产咨询等在内的关联服务网络。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实行棚户区改造1500户、农村危房改造200户,完善保障性住房供应方式,通过多种方式满足住房需求。

3.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紧紧围绕互联网产业与产业融合发展这一主线,加强工业、农业产品的网络推广和销售,加大对相关企业触网转型、电子商务园区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区打造和特色网商品牌培育等重点领域的扶持,大力推进新兴服务业发展。

夯实电子商务业发展基础。在电子商务进农村及实现电商农村网点全覆盖的基础上,立足区域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电商群体;建立适度规模的电商集聚区(电商园、一条街),培育较强带动力的电商龙头企业,推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加强平台建设,建立一定规模的电商培训、宣传展示、产品展销、公共服务、物流快递等场地、场所,提升电商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积极创建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建设特色电商小镇1个、电商示范村2个,力争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12亿元。

(四)推动产城一体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升级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产城深度融合为导向,按照“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联动、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城乡融合发展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并走出一条空间布局科学、产业活力强劲、发展成果共享的产城融合发展新路子。

1.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工业强区为主导,加快工业集聚化、产业化进程,做强工业。推进以金桥开发区核心,建立“一核三区”的产业布局,推进工业园区整合共建,把园区打造成“特色化、集聚化、高端化、创新化”的产业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主要平台。以农兴工,加快一、二产业融合发展,加速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做优农业;加快推进以农业示范园为核心,发展现代农业,接二产连三产,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以东部城区为核心,加快顺安、钟鸣、东联一体化进程,提升城市载体功能,做大服务业。

2.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坚持“产业和城市共生、生态与人居和谐”的原则,全面落实产业集聚、工业提升、农业转型、服务升级发展举措,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结合东部城区产城一体融合发展战略,促进园区融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为一体,形成产城融合的互动机制。以产城互动、调整、提升区域功能定位,通过搭建平台、聚集人才,推动产业、城市融合发展。

3.推进产业互联互通。利用互联网的开放、平等、互动等特性,以重组运营流程、优化资源配置、重构商业模式等手段完成转型升级,提高创新力和生产力,着力提升效益效率和竞争力。实施“智能制造提升工程”,打造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升级,促进传统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而转型升级。

4.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发挥大众智慧和创造力,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力。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和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更多社会成员兴办经济实体。培育各类创业创新主体,鼓励科技人员创业创新,支持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再创业,鼓励其为内部员工和外部创业者提供资金、技术和平台。支持大学生、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农村劳动力就地创业等。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XX区2018年产业升级攻坚年”活动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各乡镇、园区和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区经信委、区农业局、区商务局等各牵头单位和配合责任单位要加大工作推进进度,确保分解目标落实到位。

(二)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分解“工业产业升级攻坚年”活动的具体工作任务,压实乡镇、园区和相关部门工作责任。各相关单位要把“产业升级攻坚年”活动列入本单位年度重点工作,建立起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部门分工抓落实的协调落实机制。

(三)严格考核督查。对照年度任务分解目标,各牵头单位和配合责任单位要加大工作推进进度,确保分解目标落实到位。区政府督查室不定期开展工作督查,督查结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

(四)加强宣传引导。各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工业产业升级攻坚年宣传引导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平面媒体、公交广告及互联网等渠道宣传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进展、新举措和新成效,及时发现典型、提升典型和推广典型,引导和汇聚各界力量共同推动全区产业升级。

调整方案精品八篇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35625244@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如果您有优秀的作品,汉江南岸会帮您宣传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