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哲理 > 行在方圆之间

行在方圆之间

唐代李泌说:“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人生是一个“方圆”与“动静”的过程。

儿时,有一段时间迷上了练习毛笔字,也许是受到父母有关做人思想的影响,在几本字帖中,我独独喜欢上了柳公权的字,比如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笔力遒劲峻拔,结构严谨,有着好朗开阔的精神,清劲方正的风采,不像赵体字过于柔和圆润。而且我还特别喜欢柳公权说过的一句话,穆宗一次问柳公权用笔之法,他答道:“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做人必须方方正正便成了儿时的标准和圭臬。

小的时候,好强的我总想出人头地,无论在什么事上,总想露一手,超过别人。在念初中一年级时,学校组织书法竞赛,凭着几年所下的苦功夫,我幸运地获得全校第一名。此后,同学们甚或老师见到我时,经常会夸上一句:“方圆几十里内,在毛笔书法上没有谁能比得上你。”这不过是一句恭维话,可我听后心中不知有多受用。

正在我心中总有一股得意的春风拂拂吹动时,学校举行春季登山活动,并决出前十名,予以奖励。那是一个和风送暖阳光明媚的星期天,经过一番准备后,上午十点钟,同学们准时出发了。那山路算不上陡峭,整个路程约六公里。开始时,我留些体力,打算最后一公里时冲击。

由于平时耽于练习毛笔字,运动太少,离目标还有一公里想冲击时,却根本没有力气了。这时我看到两位同学拐进了一条小道,那条路我也是知道的,比脚下的这条路陡峭了许多,可它到终点却缩短了四百多米的距离。“这不是取巧吗?”尽管我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脚下发软乏力,但这两位同学的做法我是看不起的。

这一次活动,我没有获得名次,抄小道的两位同学分别获得第三名和第七名,学校对这个成绩也认可了。我是第十二名,也就是说,要是那两位同学的成绩不能作数,我刚好进入前十名。学校说,将终点选在那个地方,就在于有那条岔道,虽说比正常的道路近了四百多米,可那条路要陡峭些,同样也要付出体力。

对学校的说法我有些不服气,在我看来,这两位学生的行为算不上是方正,是一种圆滑,甚或说是在作弊。当我对父亲说起这件事时,父亲对我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但学校并没规定不能走那条小路。故而,人要‘随方就圆’,也就是说,处事要顺应形势和情况的变化。学校这次登山活动的目的,大概除了要考验学生的体力外,还要考察大家对环境的变通及适应能力。”

在授奖大会上,针对我提出的疑问,校长也讲了许多,他说:“‘方圆难周,异道不安’,方和圆的问题对人生是极为重要的,许多时候是不可混淆和变通的,在一般情况下,方和圆难于相互通融,只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才显出高尚品德。但非关政治和原则的问题,就要随机应变,而不能固守成规,拘泥呆板……”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对方和圆也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比如“方枘圆凿”,把方榫头放到圆卯眼里去,这样的事根本不成,所以有诗曰,“一官寥落误儒绅,枘凿方圆迕世情”。

人也要“智圆行方”,知识要广博周备,行事要方正不苟;既有雄才大志,又要品正行方,实现德和才的相互结合,相得益彰。黄炎培也曾说过:“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故而,人要“文圆质方”“外圆内方”,对非原则的事做到随宜、变通,尽显自己的智慧,可内心一定要方方正正,有所执守。

要知道,圆滑的东西是堆不高的,方方正正才能够垛得高入云霄;但要走得远,必须靠圆润,比如车轮、轴承,只要稍稍有一点凹陷弯曲,行驶速度就会大打折扣。

再回头说到练字,柳公权的字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构严谨,其实也汲取了颜真卿、欧阳询的圆润之长,又融会新意,也就有着“颜筋柳骨”之说。

人不可以不方,也不可以不圆,该方就方,得圆就圆,能做到此,全在于把握方法和准则。要是把握住了,也就能逞才遂意,“一为制方圆”。

行在方圆之间来源于互联网,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其网站所有,本站虽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但由于诸多原因,可能导致无法确定其真实来源,如果您对本站文章、图片资源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我们(35625244@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如果您有优秀的作品,汉江南岸会帮您宣传推荐。
返回顶部